第八十九章給你白玉環
趙婉離開了東京,談論哈密國的人卻更多了。
哈密國這個話題無論拿在東窗下密謀,還是放在歌樓舞榭高談闊論都是很好地話題。
人們最喜歡聽的橋段依舊是鐵心源孤身一人笑傲西域最後建立國家的事情。
宋人和別的種族一樣,都喜歡對英雄人物進行誇大之後再說出去。
因此,大宋朝堂知道的鐵心源和百姓們口中的鐵心源完全是兩個人。
所有人中,最沉默的要算是王安石了。
自從成為大宋的財相之後,他說的就遠遠比不上做的多,在哈密的時候他看過哈密國的財報,如今,再拿起大宋的財報,王安石胸中的悲憤之氣就淤積成了海洋。
經營了上百年的大宋財賦手段竟然不如簡單明了的哈密原始手段。
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改變稅收方式,僅僅是每個月找錢來給官員發俸祿,就占用了他幾乎所有的時間。
他一面羨慕鐵心源還有牛腿稅可以收,一面又鄙薄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稅種。
最讓他羨慕的是哈密國有無數由國家來控制的財源,而大宋,除了鹽鐵茶酒這些嚴重損害國家經濟自由度的官營活動。
王安石有時候甚至在想,如果徹底的放開這些官營貨物,大宋是不是會收到更多的商稅?
畢竟,在哈密國,除了武器不能自由買賣之外,其餘貨物都可以由商人來掌握。
他們看起來似乎更有活力一些。
可惜,大宋和哈密國還是不一樣的,哈密國不論是王族,還是相國府,都控制著大量的商鋪,是這些商鋪控制著哈密國的生活物資,而這些商鋪又是哈密國的主要賦稅貢獻者,也就是說,在哈密國沒有不交稅的人……
王安石一想到大宋的現狀,要說的話就更少了。
三司使不說話,整個三司使衙門自然也就悄然無聲。
趙婉離開東京的時候,王安石也在驛站相送,眼見趙婉的車駕遠去,他就覺得哈密國似乎也正在遠離大宋。
「介甫為何一言不發?」
文彥博看起來有些蒼老,鬢間的白髮無論如何都已經掩飾不住了,這對這個素來注重儀表的人來說是痛苦的。
王安石板著臉道:「事已至此,夫復何言。」
「怎麼,介甫還是以為哈密王世子應該成為大宋皇儲?」對於王安石的話,文彥博並不感到奇怪,在這之前,王安石就說過,大宋應該立刻,馬上,將哈密王世子定為大宋皇儲。
王安石木然道:「皇儲還不是帝王,可以立,自然就可以廢,先用一個皇儲之位死死的拖住哈密國,讓他們與大宋緊緊的貼在一起,當我們真正成了一家人的時候,大宋的災難就變成了哈密國的,大宋的隱憂同樣會變成哈密國的。
富彥國還提什麼兩家用兵西夏事,官家也不用提燕雲地,以鐵心源的心胸,他如何肯讓自己的兒子接手一個九州不全的大宋?
我在哈密的時候就發現,鐵心源對哈密國看的並不是很重,如果在利益足夠的情況下,毀掉哈密國成全一個九州齊全的大宋他不是做不出來。」
文彥博啞然一笑道:「終究不過是揣測之詞。」
王安石看了文彥博一眼道:「鐵心源在哈密與喀喇汗國大戰的時候,他的母親,妻子來到了大宋,文相以為是什麼原因?」
「避禍爾。」
「文相所言極是,如果大宋與契丹交戰,情形危險之極的時候,官家可會讓皇家撤離東京嗎?」
文彥博狠狠地看了王安石一眼,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語極為不滿,咬著牙道:「不會!」
王安石笑道:「這就說明,鐵心源在哈密沒有死戰之心,他將母親,妻兒看的比哈密國更重要。
我說過,只要給他足夠的誘惑,他放棄哈密國不是不可能。
只要大宋和哈密國不動武,鐵心源憑什麼憑一己之力來撼動我大宋的根基?」
話說完了,王安石不等文彥博給出反應,就拱手告辭,他在哈密已經習慣了騎馬,跨上那匹從哈密帶來的寶馬,輕輕一磕馬肚子,就一溜煙的回城了。
文彥博攀著一束垂柳再次朝趙婉離去的方向看了一眼,終究還是鬆開了已經綻發了一星綠色的垂楊,自言自語的道:「再看看,再看看。」
趙禎手裡的筷子沒有目的的亂伸,王漸就不斷地把裝滿菜餚的小碟子往趙禎的筷子底下推。
從昨日起,皇帝的心情就非常的不好。
幾筷子沒有夾起一塊春筍,趙禎就煩躁的丟下筷子問道:「公主走到哪裡了?」
王漸連忙道:「按時間算,此時還沒過河呢。」
趙禎的胸口起伏不定,咬著牙道:「這個不孝女,這個不孝女……」
皇帝發怒的時候,即便是王漸也躲得遠遠的,低著頭不敢應聲。
過了好半晌,趙禎喘均勻了氣息,重新拿起筷子吃飯,一連吃了兩碗飯才停下筷子。
瞅著王漸道:「朕還撐得住,撐得住!不用別人幫忙,朕的江山依舊萬世永固!」
王漸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泣聲道:「官家自然萬壽無疆!」
趙禎的眼圈漸漸泛紅,喝了一口茶馬上又恢復了帝王的本色,從袖子裡取出一塊白玉環遞給王漸道:「拿給公主。」
王漸雙手捧過白玉環泣不成聲。
自古以來,玉玦作符節之用,君王把臣子放逐到邊境,若後來要他回來再輔助自己,就賜他一個「玉環」,蓋「環」與「還」同音。
若與他決絕,不准回歸,則賜他一個「玉玦」,因「玦」與「訣」(訣別)和「決」(決絕)同音。
如今皇帝賜下白玉環說明他依舊希望自己的女兒去了哈密之後還能回來。
一騎出了皇宮……
趙婉抱著小兒子,拖著鐵喜站在黃河岸邊回首遙望開封,久久不願離去。
王柔花陪在她身邊,也沒有動身的意思,尉遲雷指揮著車隊緩緩地沿著浮橋過河,拉赫曼則守衛在侍衛外圍,如同鋼澆鐵鑄的雕像一般等候太后和王后過橋。
二月的黃河邊依舊寒冷,也充滿了愁緒,唯有不懂事的鐵喜很想掙開母親的手,去撿拾那些好看的石頭。
冷平坐在馬上矗立在黃河對岸,只要太后和王后過了黃河,他將作為先鋒,為王后開道。
面對滔滔河水,戰馬局促不安,不斷地用蹄子刨著大地,冷平卻沒有半分的不耐煩。
不僅僅是他,隨太后王后去哈密的宋人每一個都清楚這種離愁是如何的煎熬人。
就在鐵喜極度不耐煩,準備大哭一場的時候,一騎快馬從官道上狂奔而來,趙婉滿是淚水的雙眼頓時就變得明亮起來。
一身黑衣還能在近郊官道縱馬狂奔的人,只有宮裡的寺人大官。
王漸坐在馬上,雖然被戰馬顛簸的狼狽不堪,臉上的笑意從未消退過。
遠遠地看見車隊才開始過浮橋,心頭更是歡喜,尤其是看見一身白裘的公主依舊站在河堤上,心情更加的愉快。
遠遠地跳下戰馬,顧不上休息,快步奔上河堤,雙手托著白玉環道:「官家賜下白玉環。」
淚如雨下的趙婉取過白玉環,仰頭看看天空,看都不看王漸一眼,就下令道:「出發!」
王漸笑吟吟的看著調皮的鐵喜,被王柔花捉著不情不願的隨著母親在侍衛的護送下踏上了浮橋。
高聲叫道:「早日回來啊。」
趙婉的身子停了一下,馬上就繼續踩著軟乎乎的浮橋向對岸走去。
終於可以心無牽掛的離開東京了。
想到即將回到哈密,趙婉的腳步就變得非常輕盈,如同一朵出岫的白雲飄過了黃河。
王柔花抱著鐵喜笑吟吟的看著自己心情變好的兒媳婦,這孩子在東京經歷了這麼多事情,終於長大了。
鐵蛋身為通緝犯,自然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便他貴為哈密特使,在包拯眼中依舊是一個殺人越貨的惡徒。
如果不是因為不能進入公主府,鐵蛋這個殺了六十八位西夏使者的罪魁惡首決計不可輕易放過。
一副馬夫打扮的鐵蛋小心的把王柔花扶上馬車,與鐵喜撕扯一陣,就隨著大隊人馬啟程,他決定嗎,此生再也不來東京城了,除非,老包死掉。
車隊一路向西,越走,隊伍就越是龐大,不斷地有回大宋探親的將士歸建。
歸建的哈密將士,以西軍最多,等車隊抵達京兆府的時候,已經是一支足有萬人的龐大隊伍。
也越來越像一支軍隊。
那些原本圍繞趙婉車駕的將門子弟很快就被彪悍的西域將士隔離在侍衛圈子之外,與這些虎狼之士相比,不論是精氣神還是騎術,他們都相差甚遠。
與將門子弟不同,那些讀書人卻對哈密武士充滿了好奇,還以為哈密武士都是拉赫曼這等沒遮攔的西域好漢,沒想到,光頭冷平的出現,更讓他們重新定義了彪悍的含義。
也只有這樣的漢子才能保護自己不受蠻夷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