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宋未來的規劃

  尉遲江晚悶悶不樂的走後,鐵喜又跟晁錯聊了很久。

  鐵喜有一個新想法。

  晁錯不是說,大宋和哈密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宋太大了嗎?

  那問題就很簡單了,如果將報紙只在東京以及周邊的一片土地發行呢?就像新稅制一樣,慢慢往整個大宋鋪開。

  鐵喜想要模仿哈密發行報紙,自然不是因為什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話,而是他認為有一個朝廷和百姓們溝通的地方很重要。

  對於皇帝陛下打算模仿新稅制的想法,晁錯這次沒有拒絕,畢竟這已經算皇帝讓步了。

  半個時辰之後,晁錯離開了垂拱殿之後,之前離開的張愛,也回來了,並且還帶著一份羅守珍和馬寶義的奏章交給了鐵喜。

  大越之戰終於開始了。

  兵分三路,水路並進,一步一個腳印拿下大越。

  這是兩封奏章里表達的意思。

  鐵喜看出來了,說白了,就是因為離開了熟悉的馬戰,加上這場戰爭關係重大,羅守珍也變得謹慎起來了。

  鐵喜看完這兩封奏章之後,抬頭問張愛:「你覺得羅守珍多久可以拿下大越。」

  「我大宋如今國運隆盛,士氣也是正旺之時,羅將軍驍勇善戰,馬大人運籌帷幄,此次出徵兵士又是大宋的精銳之師,依奴婢看,此次大越之戰,最多不會超過五年。」張愛笑著開口說道。

  鐵喜看了一眼張愛說道:「明日朝會上正式宣讀討逆檄文,你現在再給朕擬一份聖旨,此番出征大越的將士,撫恤銀錢提高三成,所徵調士兵之地,全部免除賦稅兩年。」

  「是,陛下。」

  鐵喜靠在椅子上,慢慢合上眼睛。

  從姜超發現新大陸,以及朱啟明發現這個天下是圓形的之後,他就對鐵心源交給他的手札徹底深信不疑。

  因此,大越的土地對大宋來說就十分重要了,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必須拿下來,如此一來,才能在南邊的海域擁有更多的海港,才能徹底征服大海,雄霸天下。

  除此之外,要求宋人多生多育的國策也要開始準備了。

  占領那麼多土地,人不夠可是不行的。

  …………

  南邊,宋軍進攻之前,大越的皇帝就為了避免兩國交戰,做了很多努力。

  無論是派遣使團前往鎮南關,再次向大宋表達臣服,奉上無數金銀財寶,這個奏章到了東京之後,鐵喜只是給羅守珍,馬寶義二人回了一句話,一切按照原計劃進行。

  興師動眾準備這麼久,豈是說不打就不打了?

  鎮南關方向沒有得到回應之後,大越的皇帝就讓自己的兒子,帶上禮物,前往東京,想要親自和鐵喜見面相談,好讓這場沒什麼勝算的戰爭結束掉。

  可惜,大越的使團才剛剛進入大宋境內,羅守珍就開始發動進攻了,馬寶義也順其自然的將使團扣在了苞州城。

  …………

  尉遲江晚從宮裡離開後,第一時間召集禮部官員,前往太學整理官學,太陽還沒落山的時候,尉遲江晚就帶著東西前往了垂拱殿。

  垂拱殿中的鐵喜看著尉遲江晚竟然完成那麼快,也有些驚訝,還以為尉遲江晚就是去拿了一些諸子百家的書準備應付自己,結果低頭一看,就知道尉遲江晚是下了大功夫。

  不僅僅是太學,就連縣學,還有私塾都做了詳細的整理。

  這些東西正好合了鐵喜的心意。

  他讓尉遲江晚收集這些東西,就是想看看太學和太學之外的學子差距,說白了,就是鐵喜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到競爭中來,而不是太學生天生就占有巨大的優勢。

  鐵喜也清楚,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自己即便老死,說不定都看不到那一天。

  他能做的只能是盡力做好自己這一世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增加匠人的地位和待遇,還要解除一些商人的限制,以及削弱士林的影響等等。

  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打破那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話。

  尉遲江晚看著陛下的臉色,變幻莫測,心底也有些沒底,莫非是自己整理的東西不對?

  鐵喜放下手中的東西,而後看向了尉遲江晚。

  」整理的比我想像還好,辛苦尉遲大人了。「鐵喜輕聲說道。

  「為陛下辦差,臣不敢言其辛苦。」尉遲江晚心裡的石頭徹底落下,臉上卻還是一副嚴肅認真的表情。

  「尉遲大人,你覺得朝廷若是將太學擴大,準確說,是讓每一個城裡都有一所太學,而且只要是大宋的百姓,都能進入這種太學去識文斷字,可行嗎?」

  「陛下,此事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光是銀錢方面就是一個大問題,朝廷雖然新稅制開展,有了存銀,可若是大規模的在全國各地興辦太學。一是,先生人數不夠,二恐怕朝廷難以抗住這麼大的花費,陛下不如和推行新稅制一樣,先選擇一些地方試點,然後再看看情況好壞。」

  鐵喜知道,尉遲江晚說的這些話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沒錢。

  他沉默了片刻後,鐵喜輕聲說道:「尉遲大人覺得哪裡先作為試點較為合適?」

  「自然是人口多的州府,而且南方學風盛行,所以才江南開始最為合適。」尉遲江晚趕忙說道。

  鐵喜點了點頭:「我聽說你因為銀戶案,如今在江南的名聲很好啊。」

  尉遲江晚聽完之後,趕忙開口解釋道:「陛下,並不是臣有私心,而是江南確實最為合適,東京周邊雖然也是人口眾多,可太學本來就在東京,並不能起到試點該有的作用,所以還是應該遠離東京一些才對。」

  「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是禮部的尚書,這件事情是你的本職,但考慮到尉遲大人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多有辛苦,這樣,這件事就讓孫躍去做,試點就定在福州吧,七日之內,拿出章程,然後我們在商量。」

  「是,陛下。」尉遲江晚趕忙應道。

  尉遲江晚離開大殿後,鐵喜便對著一旁的張愛說道:「朱啟明離開了嗎?」

  「啟奏陛下,已經離開了。」

  「那些洋人都被安置在了哪裡?」

  「禮部將其安置在了驛站之中。」

  鐵喜點了點頭而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麼,開口詢問道:「朱啟明藏起來的那個女子,是不是也跟著朱啟明去北方了。」

  「陛下,這個倒是沒有,此番前去北方的只有張浩跟朱啟明兩個人,他們走的是海路,直接就先到了平遼府。」

  朱啟明那日試完改進後的火槍後,就來找鐵喜說自己想去見見姜超。

  大海之上,朱啟明一路向東,就是為了找到姜超,都把大海走了一圈,最後也沒能和姜超匯合,這一直都是他心裡憋著的事。

  因此,再正式去海事部之前,他想先去見見姜超。

  朱啟明的這個請求,鐵喜當然不會拒絕。

  姜超負責新大陸,朱啟明則繼續去和西方世界打交道,這是現在鐵喜給大宋未來海上的行動暫時定下的基調。

  姜超在幽雲十六州呆個兩三年,將那些神物大規模種植成功之後,就會再一次的奔赴新大陸,不過這一次可就不是之前的鬧著玩了,而是真正的艦隊和水師官兵前去,要在新大陸建好港口,為大宋占領新大陸做準備。

  姜超的歲數不小了,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

  朝廷擬定的海事部已經開始組建了,在鐵喜的安排下,王志忠,尉遲江晚兩個人都要協助朱啟明組建海事部,並且在沿海的一些地方,正式取消海禁。

  ……………………

  平遼府。

  遼人的部族全部被打散,然後在大宋要求他們生活的地方過著自己新的生活,他們雖然在之前付出了無數鮮血,可一切步入正軌之後,他們也開始享受到了安定。

  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出現過缺衣短食的情況,這全是因為大宋內地的不斷供血。

  當然,大宋也不是一味的供血,平遼府豐富的資源,也讓朝廷以及諸多的商人,賺的是盆滿缽滿,當然,也給遷入北方的宋人全部給予非常大的優待,送田送地,甚至還送老婆。

  這些遼人部族安定下來之後,也開始正式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融入大宋,開始種田務農,可以說,現如今他們與真正的宋人沒有任何區別。

  唯一有些問題的就是,很多遼人的宋語還沒學好,因此許多地方交流方面仍舊有障礙,不過相信用不了幾年,這些問題都會自動消失。

  嘉佑十一年末的時候,姜超來到了幽州。

  他帶來了地瓜的種子,在十六州的土地上開始了第一步的實驗,讓自己帶來的人分散到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村鎮之中,帶領那裡的村民們種植地瓜。

  頭一年種植地瓜的土地都是朝廷還沒有分出去的土地,等確定可以豐收之後,就開始正式在大宋內地推廣,成為宋人們新的口糧。

  北方巡撫劉兆忠也趕到了幽州呆了一個多月,當然也帶著數千名的高麗百姓,全程參與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