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一路前行。
雖然普雷希典距離現如今的諾克薩斯前沿陣地,只有不足五十里的距離,在晴天時站在山崗能清楚的望見城頭。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一路就能一帆風順。
隨著戰爭進入了焦灼的狀態,艾歐尼亞內部的意見逐漸趨向統一————團結艾歐尼亞人,抵抗諾克薩斯軍隊。
也正是因為認同這個觀點的人越來越多,導致原本對諾克薩斯的推進置之不理的艾歐尼亞權貴,徵召了所有前來普雷希典的武士、劍客與僧侶,配合著本土自衛隊緊急拉出了兩個萬人兵團,分散駐守在這不足兩千五百米距離上的各處隘口營地,與易等人的抵抗軍互為犄角,靠著那更加強大的單兵力量,扛住了諾克薩斯人的攻勢。
若是在幾個月前,這兩個萬人隊在諾克薩斯人眼中不足為懼。只要結成陣勢,依託著人數與兵戈之利,艾歐尼亞人就極難發揮出個人的實力。
要知道,登陸納沃利的諾克薩斯軍隊,分散在斯維因以及杜廓爾的手下足足有十萬人之多。
即使沿途需要分散出部分人手駐防在納沃利後方的占領區,能用在戰爭前線的也有一半之多。
只是隨著杜廓爾登陸尚贊開啟對艾歐尼亞東方省份的戰爭,斯維因可調用的兵團被分出了一半。
而這一半,又隨著大統領的「尋找魔法聖物」的命令,被再度調撥了過半人手分散在納沃利各地。
這使得原本占據人數優勢的諾克薩斯方第一次有了人數上的頹勢。
原本面對一個實力強勁的艾歐尼亞劍客武士,一個諾克薩斯三人小隊可以應付,可是現在卻如何也湊不出足夠的三人隊來,甚至到了四月的現在,諾克薩斯連維持戰線都有些勉強,這也是致使近月來雙方戰爭減少的最大原因。
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戰爭,要麼將調撥出去尋找魔法聖物的部隊調回,要麼向諾克薩斯本土請求援兵,
可是這兩點對斯維因而言都無法做到。
原本,若是作為帝國元老貴族世家的嫡子,想要求得援軍那不過是軍部一個報告的事情,
可是壞就壞在他頭頂著的「貴族叛徒」的名號。
作為舉報了父母族人,親手將一眾近百名貴族送上斷頭台的「叛徒」,斯維因被所有貴族元老排斥,
雖然礙於他在恕瑞瑪的功績這些貴族無法明目張胆的對其攻訐,可是想要對付一個人的辦法不止這一個不是麼?
配給物資,補充兵源,後勤保障,任何一個地方被卡,都能讓一個將軍陷入困境,
更何況,現在的斯維因,面臨的是這幾者的結合?
尤里安就從信鳥一號那裡隱晦的得到過一些信息,
現在帝國軍部方面,對斯維因是百般卡扣,
要物資?船隊不夠,晚幾天,
要兵源補給,那更是沒有。
在綠齒峰戰場失利後,帝國最近有些「手緊」,那近十萬的窟窿還未填補滿,又分出了十萬人到艾歐尼亞戰場,現在想要再多要人?
對不起,抽不出人。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說辭,甚至軍部給出的說法要更加的委婉而無懈可擊。
可是尤里安清楚,這一切只是因為斯維因這個「貴族叛徒」。
那些軍部的大老爺們,想要讓他嘗嘗苦頭,甚至即使是因此...!
尤里安都知道的事情,斯維因自然心裡更加清楚。
原本尤里安以為這個將軍會儘量的將戰爭的腳步放慢,拖延下去,維持這個場面或者如何。
可是尤里安沒想到,就在這樣的困境下,斯維因竟然謀劃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而這個計劃的關鍵,就是那夜尤里安見到的,出沒斯維因營房的艾歐尼亞人。
那個艾歐尼亞人,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甚至他的真實身份只不過是一個家僕。
可是重要的,是他背後站著的「主人」。
科希爾家族,一個在艾歐尼亞城興起三百餘年的大家族,大權貴,他們的現任家主尤利希·科希爾。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綏靖派」。
在諾克薩斯剛剛登陸艾歐尼亞的時候,這個人與其家族附屬的派系一邊在普雷希典鼓吹艾歐尼亞古老的傳統,和諧共處,一邊暗地裡聯絡斯維因,企圖與他達成和平的協議。
只是當時的諾克薩斯士氣高昂,兵員充足,斯維因對他派來的人採去了冷處理。
而隨著諾克薩斯人向普雷希典城日漸逼近,科希爾不斷的派出人,目標已經從最初的達成和平協議,到現在的謀求掌控艾歐尼亞大權後,成為諾克薩斯附庸。
只是斯維因的態度永遠是不可置否,既沒有徹底否決,也沒有予以答覆。
只是這種態度卻讓科希爾對諾克薩斯人更加「熱切」,也正是因為有科希爾以及站在他一方的人的「攪和」,普雷希典城才一直處於內部爭吵不休的局面,甚至即使是易等人的抵抗軍在艾歐尼亞揚名之後,也一直沒有排出任何的部隊支援戰爭。
只是隨著近日戰爭局勢陷入焦灼,科希爾在普雷希典的日子卻愈發的不好過了。
越來越多的艾歐尼亞人,對他宣言的與諾克薩斯達成「和平協議」的說辭失去了信心,越來越多的人站到了他的對立面,希望拿起武器來反抗諾克薩斯人。
這讓科希爾心中慌亂不堪。
若是讓「抵抗派」得勢掌控了普雷希典的權柄,那科希爾一系未來的日子必然會不好過,一想到再過不久家族就要從艾歐尼亞權勢的巔峰跌墜,他就惶惶不可終日,私下裡暗自派了好幾撥「使者」前往諾克薩斯營地面見斯維因。
而就在半月前,原本已經有些絕望的科希爾卻得到了斯維因的答覆。
原本已經將自己關在家中數日沒有出門的科希爾一下子「守得雲開見月明」,對斯維因的答覆欣喜若狂,並一下子就同意了斯維因給出的合作計劃————
發動政變,掃清反對勢力,而後打開城門,和平迎接諾克薩斯大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