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那裡得了准信,對此也算是可以徹底放心下來,想著等梁氏趕到都城,然後再進行具體的議親流程,所需時日繁多。【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家族裡面也需有人主持,而且原先商議的白紙生意,要落實下去也需提前準備,所以曲太公便讓曲恩林趕回兗州,自己留在都城籌備此事。
而後等待梁氏趕來都城的日子中,詔令李皓為議郎和冊封曲冷君為昌安君的詔書終於下來了。
只是讓李皓有些不高興的是,自己這個議郎竟然連印綬都沒有,也就是沒有正兒八經的官印,只有御史台下發的身份符節來證明身份。
當然李皓也去了解了一下,這並非是針對李皓一人,而是像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官這類不掌權柄,只做顧問、應對、言議之事的官員,無論品秩高低,都是沒有印綬的。
可道理歸道理,李皓可以理解但還是不太高興,總感覺這官當的差了些東西。
李皓也只能安慰自己,反正現在也不用幹什麼正事,連攻城器械的技術也全部都教授給了少府,那就忍兩年再說,等日後自己出任實職,這印綬自然也就有了。
所以接下來李皓就更加安心的悠閒度日,除了沒事去見見曲冷君,便是在都城與城外莊園之間晃悠。
只是李皓的這番悠閒傳進宮中之後,卻又引起了文帝的不滿,他自己整日批改奏章、處理朝政忙的不可開交,自然對李皓這個拿著朝廷俸祿,卻不干實事的人不太高興。
於是又是一道旨意把李皓召進宮中,李皓接到時是一臉疑惑,不知道文帝這突然要見自己是要幹啥。
不過李皓仔細想了一下自己這些天做的事,確定沒犯啥忌諱,便也是心安理得前往了皇宮。
結果在見到文帝之後,首先就被放在一邊晾了小半個時辰,又讓李皓心中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不是無意中做了什麼惹到了文帝。
當然這肯定不會是什麼大問題,否則文帝也不可能就只是宣自己入宮而已,只是任李皓再怎麼思考,也沒想到問題會出在哪裡。
直到文帝開口說道:「朕聽說你最近過的很是悠閒,時不時得便攜美同游都城,是不是過的很快活啊!」
李皓一聽這話,當即便反應了過來,老闆特意喊你來,說你過的很閒,這意思不就明擺著了嘛,就是嫌你光拿工資不幹活的。
可這時李皓就有話說了,議郎一職本就是沒有實權的散官,主職就是給皇帝提供意見、建議的。
在文帝沒有召見問詢的情況下,李皓就算自己想去管事,也沒有哪個衙門能去插手的,所以這事怎麼能怪到自己頭上。
當然實際面對文帝,肯定不能這麼直接回答:「臣原先是打算儘快返回膠東,去監督改進這白紙製造工藝之事。
這不是承蒙陛下錯愛,助臣定下了一門好婚事嘛,家母在得知了消息之後,已然動身在前來都城的路上。
臣得等到母親來到之後,將議親之事辦妥才好返回膠東。」
聽到了李皓說的一番話,文帝的惱怒頓時就消了不少,畢竟這樁婚事終究是他強壓之下給促成的,事先也沒問過兩人意見,文帝終究沒有他老祖宗那樣的厚臉皮,能完全的心安理得。
李皓說話也就是抓住他的心理才如此回答,否則要換做是面對那個臉厚心黑的傢伙,李皓絕對不會說這番話,而且直接請罪,只希望自己態度誠懇能少遭些罪。
文帝回道:「話雖如此,但你如今已然入仕為官,總不好一直這麼散漫,讓別人看去像什麼樣子。
你既然喜歡搗鼓這些機巧之物,朕打算命你去少府協助下尚方令,直到你離開都城為止,不知你可願意。」
少府幹的活計李皓熟啊,畢竟從職權上而言,這時的少府和宋代的三司有很多相同之處,只是少府更多的是為皇帝服務而已。
至於尚方令主管的就是刀劍弩機等軍器製造,就更是李皓的老本行了,對於李皓沒啥難度。
而且文帝這個老大都開口了,李皓又不是凌不疑那個開掛的,當然不可能拒絕:「微臣領命,明日臣便去找尚方令,看有什麼事情臣能做的。」
看到李皓這個態度,文帝還是挺滿意的,便說道:「好了,此事朕也會和少府打聲招呼的,你可以退下了。」
李皓聞言便向文帝告退,而出宮之後李皓直接便去了曲府,把自己領有了新的活計給曲太公和曲冷君說了一聲,重點說明下自己這段時間估計是沒什麼空來拜訪了。
曲冷君對此自然沒什麼意見,畢竟李皓與她相處時間還不是太長,這感情還沒完全培養出來,所以只是關心了幾句,便沒再言語。
反倒是曲太公比較積極,特意把李皓留了下來,和李皓仔細介紹了下現任少府卿丁恭和尚方令王方的生平。
只見曲太公說道:「現任少府卿丁恭是兗州山陽郡人,此人習公羊嚴氏春秋,為當世大儒,你去少府之後切不可冒犯與他。
當然你只要做好份內之事就不用太過擔心,畢竟同在兗州,他與我家素有來往,自不會刻意為難於你。
至於現任的尚方令王平,此人是宮中宦官,倒是與我們無甚交情,不過看在袁、曲兩家的面上,他也不至於為難你。
只是你需記住,不論他的態度如何,你都不要與他交往過密,畢竟內外勾連容易引人猜忌。」
李皓回道:「您放心便是,此事我明白該如何去做。」
得到了曲太公的指點,李皓對於要如何去和這兩位臨時上司相處,也就有了底。
次日一早李皓便先行趕往少府,少府卿丁恭對於李皓的到來確實表示了善意,特意留李皓說了幾句話。
雖然這話都是沒啥營養的,但至少表明了態度,可能也是因為這點,反正後來李皓去見尚方令王平時,他對李皓也是相當歡迎。
直接說道:「昨日從陛下那裡知道袁議郎前來,可是讓我高興極了。
畢竟上次攻城器械製造之事,還全賴您的鼎力相助,否則我手下那些人也不會如此容易的學會,為此我還得了陛下的誇讚,這還得多謝您呢!」
李皓聞言,連忙回道:「尚方令太客氣了,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何須致謝。
這次陛下讓我來尚方令協助於您,可我原先對少府的職務並無多少了解,只希望您不要嫌棄我礙事才好。」
王平回道:「袁議郎這話太過謙虛了,我們尚方令說到底也就是做軍械的衙門,就以您調教手下匠人的本事,做這些不還是得心應手的很嘛。」
李皓聞言一笑,隨後又與王平互相誇獎了一會,隨後正好有人前來找王平匯報,李皓便提議道:「您這邊有正事的話,就先忙,我就不打擾您了。
還請您派個人帶我去各處匠坊看看,畢竟陛下既然讓我來了,不管這是有用沒用的,總歸是得用心辦事的。」
王平聽後便招來一人,讓他帶著李皓到少府下轄的幾處武庫、匠坊看了看,說實話,看過之後李皓心裡還是有所感慨的。
原先教授製作攻城器械之時,李皓並沒有親自來,而是將手下那些部曲派遣來一對一教授,所以當時對少府情況,李皓並不清楚。
但這次看下來,李皓髮覺如今這少府的軍械製作能力不說比大宋吧,恐怕連先秦都有所退步,這種退步不是說製造工藝,而是在標準化上的退步。
李皓是見過先秦時期留下來的軍械的,其中以弓弩為例,它的弩機、弩臂基本都是能做到零件互換的,也就是說一旦有弓弩損壞,那麼很快就能找到相應部件裝上從而繼續使用。
但如今少府的工坊,卻達不到這個標準了,這其中除了技術標準的流失,恐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監管失利,令工匠們生出了怠慢之心,所以對待有些事情嚴刑峻法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李皓並沒有第一時間就要求整改,首先李皓要去試探一下王平的態度,要是這事他不願意來做,或者是抱有其他什麼心思,那李皓就也不會動。
因為李皓如今只是過來這裡幾天幫忙,而且後續幾年也不會在都城常駐,沒有必要為此來得罪人,尤其是宮中的宦官。
於是李皓有一天找到機會,藉故和王平說起了標準化作業的事,並以自家工匠團隊為例,說起了其中好處。
王平聞言,也是感慨道:「確實如此,在你家匠人來講授打造器械之時,我也在一旁看過。
完全相同的一樣東西,你府中匠人做的就比尚方令的人快,縱使是到了現在也是如此。
原先我不太明白,但如今聽來應該就是這個標準化作業的問題吧,只是不知道此法是否可教授少府匠人,到時有了成效我便為你向官家請功。」
聽到這話,李皓當即明白王平對此是有興趣的,便開口道:「這法子古已有之,我也只不過是借前人之智而已,有何不可教授的。
既然尚方令想要,那我調些人過來,讓他們去指定統一體系,並監督施行下去,只是這麼一來只怕在管束工匠之時要辛苦些了。」
王平對此倒是不以為然,畢竟在他眼裡這些工匠的性命只怕還沒文帝的一句誇獎重要,只要不是出現大規模的傷亡,其他的他估計是不在乎的。
所以王平回答的輕描澹寫,只說道:「您只管派人過來就成,匠人的管理我會命人來管束,保證不會耽誤正事。」
面對王平這番樣子,李皓心中警惕,想著自己選人的時候,一定得吩咐好,讓他們看著點,別自己一番好心鬧出什麼事情來。
李皓心裡想著,但嘴上卻是回道:「好,我回去就挑人,這兩日就把人給安排到位。」
後續的安排,李皓很快就搞定了,人員到位之後尚方令便開始了一場標準化運動。
當然這對於尚方令的原有匠人確實有些彆扭,畢竟在前期適應階段對於效率會有影響,加重了負擔。
但好在少府的管束力量強大,這些匠人縱使是有所埋怨但也不敢真的胡鬧,所以李皓擔心的反抗事件並未發生,讓李皓鬆了口氣。
正好此時有信使前來通報,說是梁氏已然進了河內郡還有兩日便要到都城了。
於是李皓便和王平告假幾日,提前前往迎接,對此王平自然是沒有意見的,還讓李皓好生陪著就是,說若是有事會派人告知的,不需要經常過來。
那李皓自然是欣然接受,正好前段時間忙於正事,來的有些勤了,這次順帶就把關係冷澹一下。
所以李皓便特意出了都城,趕往河內郡迎接梁氏,順便要是梁氏有問題,自己也可以提前和她解釋清楚,讓她能心裡有數。
沿著官道,李皓在平皋縣便碰到了梁氏,不過她見到李皓時,面上倒是沒顯露出多少表情,還是如以往一般平靜。
但行動上,還是把李皓叫進了馬車,問道:「關於你和曲家姑娘的婚事,你的來信之中語焉不詳,不過具體情況我也不想知道。
只是我與你阿父的往事,你是知道的,我這些年一直希望你和你兄長兩人能自己選擇嫁娶之人。
所以我只想問你一句,你是不是真心想娶她,若是你不想的話,我與你父親可以幫你想想辦法,終究陛下並未明旨下發,這事還有轉圜餘地。」
聽了這話,李皓心裡一暖,梁氏雖然平時看著是挺冷澹的,但這愛子之心卻是並未少上半分。
而後李皓回道:「阿母放心,兒子這段時間與冷君相處了不少時間,她鍾靈毓秀足以為兒子佳配,所以兒子是真心愿意的,阿母不用為此擔心。」
「佳配,這世上門當戶對者大多都是世人眼中的佳配,可箇中滋味卻只有當事者才能知曉,所以我希望你能自己想清楚些。」梁氏說道。
「阿母,我說的確實是真話,冷君為人通朗豁達,不是會沉溺於過去之人,至於我嘛,也不似父親那般死心……深情專一,兒子相信日後我與冷君必能琴瑟和弦,共度一生。」
嗯,李皓意識到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就真情流露,把心裡話給說出來了,當即找補了一下。
梁氏聽到這番話,忍不住就橫了眼前這個內涵自己的逆子兩眼,不過心中倒是安穩了幾分,她終究不想讓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若是能這樣,倒也是一件好事。
而李皓說的也是真話,其實他本來就沒什麼非娶不可的目標,再加上曲冷君性情樣貌又都不差,他自然沒什麼要抗拒的。
要換做是文帝的那兩個不靠譜的公主,那李皓非得想盡辦法脫身不可。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