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曲冷君眼中,李皓的變化也是不小,畢竟她最後一次見到李皓之時,李皓還只有九歲。【記住本站域名】
那時的曲冷君卻已然有十三歲,女生本就成熟得早,加上李皓當時有意裝傻,所以在她看來真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
可這兩年,縱使曲冷君身處都城,卻也總能聽到關於李皓的種種傳聞,今日再見到。
只覺他身形雖然還算不得高大,但眉目之間神采飛揚,再添上那股從骨子裡透出來得自信,完全不像是一個十四歲的樣子。
或許是這兩天他父兄經常問她太子的事,讓她不由將二人做了個對比,太子儒雅仁善,與人說話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但或許正是因此,才讓太子看起來比李皓少了一股銳氣。
對於曲冷君心中所想,李皓自然是不知道的,只是規規矩矩的與眾人打了招呼,而後便結伴向宮中走去。
不過還好的是,此番前往的地方是宣明殿,看來文帝相召確實不是為了公事。
待李皓和梁無忌他們趕到宣明殿時,殿中只有文帝、皇后、太子三人在場,文帝和皇后都是看不出什麼,但太子的臉色卻尤其難看。
這情況李皓一眾人怎能不明白,文帝只怕是沒有讓他如意,那要這麼說的話,今日文帝相召只怕沒什麼好消息了。
好在李皓等人也有心理準備,唯獨是曲冷君心頭一痛,或許以前連她自己都沒注意到,縱使她在心中如何安撫自己,可卻依然保留了對太子的一絲期望。
現在曲冷君預感到了,或許這段緣分在今天就能徹底了結。
在眾人施禮過後,文帝便給他們賜坐,而這座位安排就挺奇怪,由曲太公坐到右側上首,接下來是梁無忌、曲恩林、李皓、曲冷君,把人都給混著坐了。
正當李皓在思考文帝這舉動是有何意的時候,文帝便出言與曲太公說起了話,回憶起了當年之事。
說起來,曲家與梁、袁兩家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梁、袁兩家的老輩故去很早,所以梁無忌和袁沛都是很早就掌權了,也是他們主持投靠的文帝,但曲家這邊主持大局的卻是曲太公。
這一回憶往昔,話題便算是止不住了,再加上樑無忌和曲恩林適當的插一下話,最後四人倒是一起唏噓了起來。
不過這樣也好,讓文帝再回憶一下三家的功勞,到時再做出的決定或許就更有利他們。
只是讓李皓沒有想到的是,文帝在聊過這些過後,卻突然感慨道。
「只可惜袁州牧今日不在,這人聚的不齊,想當初曲、梁、袁三家傾力助朕,致家中子弟損失慘重,朕現在想來都尤為心痛。
尤其對於曲家,如今竟然連出仕之人都沒有,朕是尤為愧對。」
聽到這話,曲太公連忙回道:「為陛下效力,本就是我等臣子的本分,陛下不必過於掛記。
當初戾帝殘暴對我曲家殘忍迫害,若非是陛下雄圖偉略撥亂反正,只怕我曲家早已都是冢中枯骨。」
文帝回道:「哎,此話不能這麼說,這有功當賞、有過當罰,曲家有功於社稷自當獎賞才是。
如今曲家雖無可入仕之人,但朕相信日後曲家後輩一定會人才輩出,能為社稷出力。」
這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在某種程度上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是記得曲家的功勞的,日後曲家下一代有人入仕,自有前程。
曲家父子聽後自然是齊聲感謝文帝,但李皓心中卻在想,文帝這練的一手畫餅的好功夫,不是李皓不相信文帝的信譽。
而是曲恩林的長子如今也才六歲,等他們這一代長成,最少都得十年時間,以那麼久遠的事情來堵住現在的嘴,這買賣做的划算。
不過文帝似乎不是這麼沒品的人,除了未來的事情,現在他也是願意下本錢的。
「另外你家女公子才名顯著、品行高潔,皇后對她也是大加讚賞,朕已經擬旨,封她為昌安縣君。」
這話一出,除了皇后和太子兩個事先知情之人,其他人都是大為震驚,雖說縣君實質上並無多大權位,就像是劇中何昭君後面受封的安成君一樣,只能領些食邑,並無實際職權。
但這終究是封君啊,在曲冷君自身未立寸功,曲家又澹出朝堂的情況下,文帝如此做也是要花些力氣的,至少免不了要被御史給煩上幾天。
李皓此時下意識的望了一下太子,心想他這人還是不錯的,這事只怕他從中出了不少力。
結果正巧太子此時也正望過來,當然他的視線主要是看向曲冷君的,只是後面感覺到了李皓的目光,從偏移了一下,形成了對視。
於是李皓就發現,太子這看向自己的眼神怎麼有些奇怪,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讓李皓心中也變得有些微妙,趕緊就移開了目光。
這時李皓髮覺曲冷君還未起身謝恩,轉頭瞄過去的時候,發覺曲冷君在發呆的樣子,不知在想些什麼,趕緊輕聲咳嗽提醒。
曲冷君回過神來,立即回道:「臣女未曾有功績於身,豈敢領陛下如此厚恩,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文帝聞言回道:「曲娘子,這不光為了你,還是為了獎賞曲家功績,你就不要推據了。」
而皇后這邊此時也出言附和道:「是啊,此事陛下自有主張,曲娘子安心接下便是,無需推辭。」
見帝後都這麼說了,曲冷君便起身出列謝恩,然後才退回來的。
話題說到這裡,李皓本以為就大致明了了,畢竟曲家的封賞有了,這就是和曲家的安撫。
接下來曲冷君想嫁到哪裡去,自然由曲家自己安排,只要別帶上東宮就行。
果然,後面文帝說起了這兒女之事的時候,先提起了五皇子的婚事,這時李皓就估計文帝後面肯定會扯到曲冷君的婚事上的。
只是李皓不明白,這件事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非得把自己拉進來聽這一通話。
但讓李皓意外的是,文帝沒有說曲冷君的事,反而是突然對李皓問道:「袁公子,你的年紀與五皇子相彷,不知家中可有給你安排議親了。」
突然聽到這話,李皓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道:「家中還未提及此事,畢竟我那兄長都尚未議親,想來父母應該打算過兩年再提此事吧。」
文帝卻笑道:「你那兄長如今在白鹿山書院一心讀書為學,才名顯著,這成親之事晚些自然無妨。可你這整日忙東忙西、心思不定,又加上你阿父忙於政事,阿母也懶於俗物,早日成親有個新婦在身邊管一管你,也是好的。」
李皓聞言只好回道:「陛下明鑑,我忙的這些可也都有用之物,從未做玩物喪志之事。
不過陛下的話,也確實有理,待我回到膠東之後,就向阿母回稟陛下之言。」
可顯然文帝是不想輕易放過李皓的了,又接著點評道:「你這話說的也是,若是比起你那兩個舅父來,你的行為處事確實是要好上許多。」
這一下子文帝把話題突然引到梁家身上,這轉變弄得李皓徹底湖塗了,不知道他到底是想要幹什麼。
反倒是梁無忌很是清醒,不管文帝的目的是什麼,反正先出來謝罪就是:「臣管束兩個堂弟不利,一時不查竟令他們欺壓百姓,還請陛下責罰。」
文帝回道:「梁卿家何出此言,梁家的情況我又怎能不知,你雖是梁家家主,但礙於梁太公的恩情,又怎好對他們嚴加管束。
只是我覺得那梁尚品行不端,若是讓昌安君嫁給他,豈非誤人終身,到時若是有所差池,也會傷了曲、梁兩家的關係,你說是不是。」
聽見文帝這麼直接的干涉,李皓真是對太子有些刮目相看了,沒想到他還是挺有用的嘛,雖然沒把自己的事情辦成,但能給曲冷君爭取到自由婚嫁的機會,也是不錯的。
當然除了李皓之外,其他幾人也都不約而同的望向太子,雖然其中意義不盡相同,但終歸是看好的。
梁無忌答道:「此事臣也是明白,所以前幾日便已經與曲太公商議過了,此事就此作罷。」
曲太公而後也是接著梁無忌的話回答,證實兩家已經為此達成統一意見。
文帝說道:「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最好的了,只是曲、梁、袁三家以往一直便是有姻親之好,若是就此斷絕,也是可惜了。」
這話一出,李皓腦袋真是湖塗了,這自古以來世家大族聯姻都是常事,可還真沒聽哪個皇帝說這事斷了可惜的。
畢竟皇帝不都是應該擔心世家大族盤根錯節,然後又以姻親關係來掌控地方局勢,以此結黨的嘛。
梁無忌聞言也是疑惑問道:「不知陛下此言何意,可是有什麼想法?」
文帝答道:「哦,我只是認為若是曲、梁兩家結親之事不成,那為何不換上一換,讓曲、袁兩家結親呢。
畢竟袁家這兩位公子,才學品行都是上上之才,與昌安君都算佳配。」
這下在場眾人就不止疑惑了,而是徹底傻了眼,尤其是李皓自己,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原先只是想著把曲冷君救下的,可咋那麼就變成這個情況了。
雖然文帝嘴上說的是袁家的兩個公子,可就前面那番話,不明顯就是在說自己嘛。
李皓的第一反應便是拒絕,這倒不是說李皓討厭曲冷君什麼的,而是李皓下意識的就覺得自己冤枉。
本來在知否世界就是莫名其妙讓皇帝給指婚了,怎麼換了個世界又變成這樣。
結果還沒等李皓開口,文帝便先發制人,對曲家父子說道:「袁、曲兩家交好已久,袁家公子的性情品行如何,想來你們也都是知道的,你們覺得他配不配的上昌安君。」
曲太公這會還沒從這意外中回過神來,還是曲恩林在旁邊輕拍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回道:「這品行自然是配的上的,只是這……。」
「既然配的上就行。」還沒等他說完,文帝就直接打斷了曲太公的話,轉身就對李皓說道:「那你認為昌安君的品行可否成為袁家新婦?」
李皓能說什麼,總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配不上吧:「以昌安君的品行自然是綽綽有餘的,只是……。」
然後不出意外的就被文帝給打斷了,直接總結道:「我看這事確實可行,於三家都是有利的,那便由朕去信一封到徐州去,替你將此事告知袁州牧。
好了,今日之事已了,我也就不留你們在宮中用膳了。」
說完,直接就走,順帶著還把宣皇后和太子也給拉走了,留下在場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這到底是為了啥。
眾人傻愣了一會之後,才在內侍的提醒下出宮,只是出了宮門眾人也未曾散去,而是一同去了曲府,商議看看這是什麼情況。
畢竟這事不好在梁府談,萬一被梁媼母子梁尚沒娶成的人,被文帝指給了李皓,只怕這頓鬧騰輕不了。
而袁家那邊李皓終究來的少,裡面的人也沒具體清點,為了保密需要也不好去。
等眾人在曲家坐定之後,卻還是一陣沉默,最後李皓坐不住得問道:「陛下今日鬧得是哪一出,目的是為何,難不成僅僅是為了斷絕太子的念頭。」
說實話,這個問題也確實困擾著眾人,畢竟要是為了斷絕太子念頭,這能嫁的人多了,為何要專門指定李皓。
梁無忌想了想說道:「今日在場的只有皇后與太子,越妃與三皇子俱都不在,加上陛下今日幾次三番提到三家的姻親之好,讓我們不要破壞關係。
莫不是想讓我們來支持太子,以抗衡景枡諸臣。」
曲太公聞言回道:「最近朝堂並無什麼動靜,你這個猜測是不是牽強了些。」
梁無忌回道:「朝堂上雖說並無動靜,但這底下卻不是風平浪靜,試想一下誰會去傳我們兩家和太子的消息。
這些事情我們能想到,陛下自然也能想到,那為了增加太子的力量,有此作為倒也合理。」
李皓直覺上卻覺得不是因為這個,便說道:「不對吧,若真是這樣,那陛下就應該讓太子納……。」
話說到這裡,李皓突然發覺曲冷君也在,便將後面的給咽了回去。
但這意思,其他人卻也都是明白了,一時間這裡又陷入了沉寂。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