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一日縱敵,萬世之患
房玄齡正想到弘文殿內查詢一下,就接到了招換。
「皇上除了招我還招誰了?」房玄齡見王德通傳後,眼神似有旁顧的姿態,連忙問道。
王德一聽,四處打量一下,小聲說道:「還有衛國公」
「房大人,皇上可著急呢?」
王德見房玄齡站在原地思索,急忙說道:「您快去吧,這一轉眼兒,衛國公就不見了,老奴還得去找他,就不陪你過去了。」
說完,王德追著散朝的人群遠去了
沒敢耽誤,房玄齡往後宮走去,經過幾重宮禁,來到承慶殿的御書房,見到了在房內走來走去,臉色煩燥的李世民。
「皇上,您招臣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李世民將手中的軍報遞到房玄齡的手中:「玄齡,漠北葜必何力急報,在一個多月前,由突厥右賢王李言親自率八十萬大軍,殺入了安北大都督府。」
「突厥人來勢洶洶,一個月之內,幾乎橫掃漠北。」
「打得葜必何力潰不成軍,葜必何力不能抵擋,連戰連敗,已率殘部退往郁督軍山一帶,祈求朝庭發兵救援,你看這如何是好?我們大唐該怎麼應對?」
房玄齡臉色一變,似是被李世民的話給驚呆了:「突厥有那麼多人嗎,一次動用八十萬大軍?」
「二十萬是突厥鐵騎,另外五六十萬是從三韓之地擄去的青壯,雖然那些人戰力不行,只是充數做做炮灰後勤,可只要幾場戰役下來,留下一半的可戰之兵還是沒問題的。」
李世民煩燜的解釋了一句,然後右手握拳狠狠的擊在左掌之中,眼中流出懊悔的神色:「當初在遼東,只想著突厥把這些人弄走,會讓三韓之地更容易的化入大唐,也沒想太多。」
「沒想到這些人竟然被突厥編練成軍,轉眼就成為威脅我大唐的存在了,真是失策啊!」
「遼東城和右賢王翻臉後,承諾給突厥的二十萬石糧食也沒兌現。當初眾臣都覺得即然右賢王取代頡利了,那之前的約定自然不做數了,大唐也不必謹守承諾。」
「當時朕就有些覺得不妥,這五六十萬人到草原上,他們該怎麼過冬,這麼多人口,帶來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右賢王若不想殺了他們,就只有將內部隱患外引,對外侵擾是必然的啊」
房玄齡這才恍然,怎麼把那些人給忘了?
此時聽到李世民略帶埋怨的話語,也是老臉一紅,當初自己也是贊同毀約的,最後突厥的二十萬兩黃金倒是留下了,可這些錢是頡利和大唐約定在冬季向大唐購入糧響的啊?
房玄齡不是沒想過那些人的過冬問題,而是心裡盤算著,用這個巨大的包袱拖垮突厥,或者借突厥人之手,將這些人強行減丁,可沒想到右賢王接掌突厥大權手,硬生生幫這些人撐過冬天。
剛開春,就向漠北的葜必部要糧食了?
俗話說的好,餓狼猛如虎,這麼一群餓了一個冬天的狼群,還不把葜必何力給生吞活剝了。
作為左僕射,輔助帝王治理天下是他的本份,如今出了這麼大的紕漏,房玄齡責無旁貸。
「皇上,都是臣考慮不周,請皇上治罪。」房玄齡二話不說,連忙跪下請罪。
李世民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責怪臣子,只能導致君臣生出嫌隙,於是將其攙扶起來。
「玄齡,快起來。」
「朕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其實伱的心思朕豈能不知,是打著驅虎吞狼、隔岸觀火的主意,其實朕又何嘗不是如此。即然事與願為,咱們還是想想該如何對應接下來的局面吧!」
房玄齡這時起身接過軍報,一目十行的掃過,情況和李世民說的差不多,隨後思索一陣,對李世民開解道:「陛下,葜必何力這幾年對我大唐若即若離,聽調不聽宣。」
「雖然有一個安北大都督府的頭銜,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大唐的臣子。」
「據錦衣衛的秘密匯報,葜必何力和夷男一樣,都在漠北招兵買馬,大肆擴充地盤和實力,麾下控弦之士也有二十多萬,幾有脫離大唐自立之意。」
「雖為唐臣,實際上卻和突厥一樣,是草原的勢力,他被滅掉一點兒也不可惜。」
說到這裡,房玄齡扼腕嘆惜:「只是原以為他多年積蓄,實力強悍,就算不敵突厥,至少也能抵擋一陣,或者給突厥造成一些損失。」
「誰知卻如此不堪一擊,突厥人才入侵一個多月,就喪失了大半領土,往日真是高看了他。」
李世民卻是擺了擺手:「倒也不怪他,突厥有八十萬大軍,實力懸殊,再加上右賢王心腸歹毒,將這些人引為前驅,大量消耗葜必何力的有生力量。」
「其實開戰這一個多月來,葜必部損失十多萬,給突厥也造成了二十多萬的損失。」
房玄齡卻是嘴角一撇:「那些陣亡的都是遼東的三韓的奴隸兵,這些人不善野戰,留下來也會空耗糧草。這右賢王廢物利用,一來打擊葜必何力,二來減負,真是一箭雙鵰,打得好算盤。」
李世民默默點了點頭,他又何嘗看不出來,可漠北離大唐實在太遠,鞭長莫及。就算手中的軍報,也是半個月前的消息了,現在又過了半個月,還不知道局勢怎麼惡化了呢?
就在這時,王德進來稟報:「皇上,衛國公應皇上招見,已在殿外等侯。」
「快,宣李靖進來!」
事涉突厥之事,李世民不得不宣詔熟知草原,了解敵情的李靖前來瓚劃軍機。
須臾,一位鬚髮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者穿著便袍走了進來。
老者正是大唐戰神,當朝衛國公李靖,李靖年近七旬,雖長期征戰,卻不像一般的將領年老後一身的傷病,在家垂垂待死。反而精神熠熠,常年的修身養性之下,目泛精光,鶴髮童顏。
在終南山被人見到,常常被百姓們誤認為是老神仙。
「老臣李靖,參見陛下!」
李靖大步來到李世民面前,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下給李世民行了一個大禮。
李世民露出一片親切的笑容,羨慕的看了一眼在這個年歲還能有這副健朗身體的李靖,佯裝責怪道:「衛國公難得來一次承慶殿,就不必這麼客氣了?」
「多謝陛下!」李靖行完一禮,才在李世民的示意下站了起來。
雖然嘴上客氣,但每次面見李世民,李靖都是恭恭敬敬,在御前從來不會馬虎。功勞越大,名聲越響,對李世民越是恭敬有加,李靖人老成精,知道禮多人不怪。
皇上客氣那是皇上顯示虛懷大度,若是自己就坡下驢,那就顯得自己不知分寸,攜功自傲了。
李靖在定襄之役打敗頡利後,確實有些功高震主了。再加上最後有一段虛報戰功,差點誤導朝庭西征的鬧劇,被人參奏是擁兵自重,有不臣的嫌疑。
回到朝中後,李靖更是深居簡出,平時頂著光祿大夫的虛名,遠離京城在終南山腳下的別院修養。
只要李世民不招換,從來不回長安。
也就是去年底幫著李世民去遼東演了一齣戲,回到京城後,正準備離去時,西部的夷男因為大唐戰將悉數調往遼東,以至長安虛空,有些蠢蠢欲動。
就被李世民留了下來,準備找機會尋問一下關於夷男的事情。
還沒得來及,剛好就遇到了突厥入侵漠北之事,李世民索性就把李靖一塊招來了。
所謂幹大事者不謀於眾,為了提高效率,只需一文一武,基本上就能對北方之事有個大概的處置。在這一點兒上,李言和李世民倒是有些不謀不合。
將北方的加急軍報遞給李靖,介紹了下情況後。
「唉」
李世民眉頭緊皺,嘆了口氣說道:「去年在遼東一役,侯君集畫蛇添足,弄巧成拙,結果放跑了這個右賢王。當時朕就隱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這右賢王早晚會成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
「真是一日縱敵,萬世之患啊!」
房玄齡也是一臉的頹喪:「現在看來,還是皇上有遠見之明,當時臣還覺得,這右賢王一回草原,必然會與頡利內鬥,兩虎相爭,搞不好會兩敗俱傷。」
「萬一突厥內部大亂,我大唐可趁機出兵北上,撤底消滅了突厥。」
「可卻沒想到,這右賢王的手段如此高明,在半途的哈那爾草原,就派人刺希了頡利,事情辦得乾脆利落。還將罪名推到夷男身上,兵不血仞的拿下了整個突厥。」
「最讓人忌憚的是,此人不但戰力彪悍,頭腦也是不弱。」
「沒有直接稱汗,而是架空了可汗之權,並對突厥汗國的異已勢力進行了殘酷的清洗,隨後將世子施羅迭推到了可汗之位上,自己在背後掌握實權。」
「這樣一來,明面上還是施羅迭在做可汗,他只是一個權臣,讓我們連挑撥離間的機會也沒有了。」
「其膽魄之大,手腕之高,心計之深,實在是老臣生平僅見,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