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李世民的考量
李言現在說慌編瞎話兒幾乎已經成為本能了,自然而然就做了出來,無論是眼神還是表情,真是惟妙惟肖,十分投入,讓李世民半點兒也看不出破綻。
最後說完後,拿起桌上也不知道是誰的杯子,一飲而盡,潤了潤喉嚨,賣了個乖:「若有不當之處,還望父皇批評指正」
李世民聽完後,頓時龍顏大悅,奮然起身,右手握權狠狠的擊在左掌中,激動不已,他沒有功夫兒去計較太子的小動作,而是深深的沉浸在喜悅之中。
這段時間頡利的動作頻繁,不斷整合內部,整頓軍備,並且因為草原旱災的緣故,將整個草原部族不斷南移,都快接近黃河一線了,這使得大唐北部的防禦壓力極大。
突厥的每一個舉動都會給幾千里之外的李世民帶來沉重的負擔,使得李世民也是憂心忡忡,吃不下飯,食不安寢的。
生怕哪一天前線告急,突厥就大舉入侵了。
李世民這段時間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商量過多次,兩人都認為,秋糧下來之前,不宜和突厥大舉決定,除非頡利主動入侵,否則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拖到糧草下來之後。
不然戰不能勝,大唐有亡國之危。
現在好了,突利的使者終於到了長安城,這對於心焦氣燥的李世民,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有了這麼大一團勢力的離心離德,頡利恐怕一時半會兒的不敢輕動,前線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哈哈哈,幹得好,承乾,朕果然沒有看錯你,也沒有選錯你這個太子,你沒有辜負朕對伱的期望.」
李世民每次心情好的時候,對李言加以撫尉都是直接稱呼名字,李言這時就知道,李世民是把自己當成骨肉了,在表達親近,李言可以稍稍的放肆迎合一下;
而直乎太子的時候,李言就知道,自己又是臣子了,需要謹守君臣之禮,不可造次。
李言在內心裡頗有些吐漕,國家這麼多事情,你是怎麼做到切換自如不受影響的。
不過在此時,還是不能敗了李世民的興致,最好趁著高興,多要些好處才是真的。
「這此都是父皇洪福齊天,所以上天都幫著我們大唐,若不是頡利對突利和葜必何力步步緊逼,讓他們退無可退,身臨絕境,他們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李言也是一臉笑容的湊著趣兒:「也不虧了兒臣這段時間日以繼夜、嘔心瀝血,督促錦衣衛上下一干人等日夜不停、不眠不休的探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有了好的結果,將突利等人拉了過來,總算沒有辜負父皇的重託。」
咳咳咳.
李世民正暢快的笑容戛然而止,臉上的表情就像是切換不及,兩種情緒相衝突了似的,變得十分怪異,還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李言連忙端起茶杯遞了過去。
李世民喝下一口水,順了順氣,最後沒好氣的盯了李言一眼,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李言的奉承話兒一點兒誠意也沒有,完全是敷衍,連摭掩都沒有,就暴露出自己的企圖,話里話外的都是些什麼『日以繼夜』『嘔心瀝血』『不眠不休』『日夜不停』。
李世民有些後悔上次獎賞是不是有些太豐厚了,所以太子有點吃順嘴了,立點功勞就要趕快在自己這裡趕緊變現,邀功請賞的市儈嘴臉簡直讓他這個皇帝加父親不忍直視。
做為一個太子,以後天下都是你的,還要爭這點功勞嗎?
看著李言眼光爍爍,一幅期待的樣子,李世民心裡一陣膩歪。
不過還好,太子年少,天真無邪,這樣非但不讓人討厭,還顯得有一顆赤子之心,不像李恪和李泰,每次面君,禮儀十足,讓自己一點兒都感受不到父子之情。
李世民在殿內走來走去的思索了一番,最後拿定了主意,誇獎道:「錦衣衛這次確實是立了大功,能將突利等部拉到我大唐的陣營,有效的削弱了頡利的力量,延緩了突厥南侵,為大唐爭取了有效的寶貴時間。」
「太子也是功不可沒,這樣,朕再批准錦衣衛招納五百人,用於查探輿情。」
加人啊?
李言的笑容頓時有些僵住了,反應過來連忙討價還價道:「父皇,錦衣衛的人都是些探子,花費極大,現在的人手已經夠用了,上次增加的一千五百人,現在都還沒有招齊呢,就不用再擴張了」
李言說完,眼巴巴的看著李世民,一幅父皇您換點實際的獎勵成不成?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打趣的神色,然後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朕這獎勵的五百人,可以用來探查大唐內部的輿情,你真的不想要嗎?」
啊.
李言頓間反應過來,一臉的驚喜,驚訝的看著李世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世民當然知道太子為什麼是這幅表情,對內部探查的權力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做為同樣是皇子出身後來登基為帝的李世民對於這類機構的作用也是心知肚明。
不管太子繞再大的圈子,根本利益還是為了維護鞏固自己的太子地位,從錦衣衛成立的那天,恐怕就一直在謀求著監察內部,就算自己不鬆口,太子也依然會偷偷摸摸的做,這是他生存的需求。
而且李世民敢肯定,太子已經在這麼做了,對錦衣衛的架構十分清楚的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出,這部份意圖,多半是隱藏在王玄策的鎮撫司下面,也只能是在那裡。
蘇定方和梁建方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自己的臣子,太子不可能完全信任,讓他們一個負責北方,一個負責西域,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而太子自己找來的侍讀王玄策就不同了。
那是太子的自己人,交給他十分安全可靠。
李世民對於太子的小動作,即感到可笑又感到無奈,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當親王的時候,也是這么小心翼翼的找著各種藉口,躲避著父皇和隱太子的監視,努力的發展著自己的勢力。
如今一代人過去了,新的一代人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
對此李世民也是無可奈何,其他皇子們也都找著各種藉口發展著自己的力量,若是自己對太子太過苛刻,只能導致太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心態越來越失衡。
與其這樣,不如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太子明正言順的擴張實力。
這即表達了自己這個父皇對太子的支持,做為皇上,自己也能正大光明的去監督和干涉。
若是自己一直不授權,太子偷偷摸摸的,早晚會搞出事情,等到那時,反而不美。
何況,太子為了得到這種權力,確實也付出了很多,完成了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那些大臣們都做不來的事情,分化了突厥,將突利等三個部族十多萬人馬從頡利的陣營給拉了出去。
哪怕是他們不站在自己這邊置身事外,也為朝庭省下了不少力氣,到時候戰場上,不知道要少死多少大唐的將士。
太子用事實證明了,錦衣衛的存在和設立是對大唐是有價值的,不單單只是太子用來爭權奪利的工具,這是陽謀,也是正道,做為一個帝王,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到這些。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位者對於權力的設置永遠要考慮平衡和制約,而不是靠著自己去親眼看著,這才是長久之道。
朝庭已經有一個密探機構百騎司,對此,李世民即怕不用的時候,它會肆意妄為,又怕用到的時候會無所作為,之前百騎司的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一直是模陵兩可的。
是加強還是放棄,一直在李世民心裡徘徊,難以取捨。
這也是百騎司在馬宣良的帶領下,越來越無力的一個重要原因,自己都舉棋不定,支持力度不足,下面的人哪能踏踏實實的放心發展?
百騎司缺乏監管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這麼一股力量,缺乏制約。
而監管和制約是不同的,監管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約束和管理,是外部強加的,是被動的;而制約是從權力的建立那一刻,就有一股力量同時誕生,本能的生存發展需要讓其對另一方的所有行為進行督促和克制。
同生共死,又和它相生相剋。
後者才是真正長期有效的
而有了錦衣衛這個同樣屬性和功效的機構後,百騎司補足了先天不足,就可以放開手讓它存在和發展了。
百騎司有三千人,是這個領域內主要的監督力量,而錦衣衛經過多次補充後,維持在兩千五百人的規模,略少於百騎司,是次要的補充力量。
百騎司主要責任是監督內部,是內重外輕;而錦衣衛主要任務是在外部,是內輕外重;
百騎司是皇帝的,錦衣衛是太子的。
同樣的權屬和不同的立場,又可以想互制衡,不用擔心任何一方會失去控制,為所欲為;對方的存在會形成重要的相互竟爭關係,時時刻刻威脅著另一方。
讓任何一方都不敢懈怠,唯恐被對方壓下去,取而代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