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權萬紀暴露

  第617章 權萬紀暴露

  沒錯,這三個人正是李言第一次帶著薛仁貴去東市的春雨樓歇腳時遇到的說書三人組,一個在台上吹捧李恪,兩人在台下人群中引導輿論,抬高李恪,打壓太子。

  當時薛仁貴就要上前收拾這些人,被李言止住了,而是讓薛仁貴去跟蹤三人,弄清三人的根腳,若是這些人和蜀王有關,那最後就會被拋出來,堵上計劃的最後一環,將髒水引向蜀王。

  若是和蜀王無關,那再尋機調整計劃,總之,不會白費任何一顆棋子。

  隨後李言就去了長孫無忌那裡,讓長孫無忌開始發動輿論攻勢,因勢利導,擴大這股風波,在蕭禹御前奏對的時候,長孫無忌就停止了所有的行動,將所有散出去推波助瀾的人都收了回來。

  魏徵還沒有開始滿世界追查的時候,薛仁貴那邊就查出了,這三人確實是權萬紀所派,所以長孫無忌在關鍵時刻,將這幾個人做為線索給了魏徵。

  魏徵正愁沒有證據,追查不到那個幕後真兇的時候,就像打瞌睡被遞上了枕頭。

  無論是李言還是長孫無忌都知道,這散布謠言收集人望打壓東宮的事情,李恪不會親自去干,必然是身邊親信的人,所以一開始就指向權萬紀,而且權萬紀一個六品的鴻臚丞下面有的是人,也不會親自上馬。

  所以故意轉了一道彎,讓那些掮客隱隱約約才看到一個坐在轎子中模糊類似權萬紀的人影,而真正將權萬紀的身份揭示出來的,還是他自己一開始僱傭的那一批人。

  魏徵精神一振,馬上就對這三人進行了審訊,經過一番刑具的威攝,得知已經有人證的情況下,權萬紀的畫像都被畫了出來,幾人也都不再抵抗,老老實實的招了供。

  經過當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的忙碌,魏徵終於在下朝前審結了案子,在散朝後馬不停蹄的又進宮來到了承慶殿向李世民稟報。

  「皇上,經過臣日夜不停的查探,此案終於水落石出,所有線索都指向了同一人,所有證據都顯示,這次的風波幕後的推手,正是鴻臚丞權萬紀。」魏徵志得意滿的說道。

  才區區四五天,就將一個鬧得整個長安沸騰的案子審結清楚,他魏徵也算立了一功。

  李世民一愣,這和自己想的兩方勢力參與博弈完全不同,隨後拿起魏徵遞過來的案情匯總,一邊察看一邊問道:「確實嗎?是權萬紀在背後指使,沒有其他人攪和到裡面?」

  「沒有。」

  魏徵解釋道:「臣昨天下午回去後,又抓到幾個在東市春雨樓說書喝茶的人,經過審訓,他們就是受了權萬紀府中的管家權成的指使,在人群中散播流言以抬高蜀王的。」

  「得到這個線索後,臣當晚就派人將權成抓捕歸案。」

  「在人證物證之下,權成親口交待,他就是受權萬紀指使,收買人在鬧市中引導輿論,推高蜀王威信的同時,打壓太子殿下,讓百姓對太子失望,轉而支持蜀王。」

  「並且臣為了謹慎起見,今天上午又將之前抓獲的那些掮客,在眾臣上朝的路上守候著,他們在臣沒有提示的情況下,一眼就認出了眾臣當中的權萬紀,就是那個在暗中指使,坐在轎中的人。」

  在承慶殿侍駕的岑文本忍不住了,疑問道:「魏大人,我相信你的查案並沒有問題,但臣有一個疑問,若真是權成收買了這些人,那為什麼案發這麼久了,權成也沒有將這些人滅口,任由你去抓捕呢?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還有收買散播消息的掮客,權萬紀身為朝中六品官員為什麼要親自出面,這太可疑了。」

  李世民也是疑惑的看著魏徵,長孫無忌則是一言的不發的看著這一幕,看著岑文本去狡辯,魏徵出面駁斥比自己親自上陣更有說服性。

  「這有什麼好疑惑的?」

  「收買掮客,權萬紀並未直接出面,而是在背後指使,他已經做了隔離,足夠小心,只是有些掮客好奇心重,尾隨其後才發現了權萬紀的存在。這還是我們查到的情況,誰知道權萬紀到了指派了多少人,只有他自己知道。」

  魏徵微微一笑:「而權成最開始收賣的那些茶樓的人,只是讓他們將蜀王綏州之行編成故事在鬧市中傳播,順便在派人在人群中哄鬧引導輿論,並沒有想過替蜀王編織一些神龍入腹、華蓋護佑的神跡。」

  「但他忽略了,流言是把雙仞劍,即能傷人,又能傷已?」

  「人們對於奇聞怪事有極強的熱衷程度,普通小民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口口相傳,以訛傳訛,再加上一些好事者為了出風頭,引人追捧又添油加醋,畫蛇添足。」

  「蜀王明明只是在突厥大營前射殺了一隻雕,傳到最後,就變成蜀王一箭射殺了頡利,三人成虎,積毀銷骨,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呃.

  岑文本頓時張口結舌,不知該怎麼辯駁,最後訕訕的來了一句:「即使是權萬紀所為,那也不能證明這些就是蜀王指使,或許是他擅作主張替蜀王張目,畢竟,他還兼著王府掌校的職務。」

  「那有何難,只要派人將權萬紀抓起來,一審便知。」

  魏徵對李世民一拱手,說道:「皇上,您交給臣的差使,現在已經查得差不多了,權萬紀是朝中從六品的官員,若是需要逮捕,需要經過您的同意,下一步該怎麼辦,請皇上示下。」

  李世民見魏徵和岑文本爭論了一陣,現在已經冷靜下來,其實經過上次的突厥談判一事,他就發現,李恪有一些爭強好勝的名頭,沒想到他竟然利用綏州之行的成果,去百姓當中製造人望,打壓太子。

  魏徵上交來的案情匯報上清清楚楚寫著,權萬紀的管家權成叮囑這些人,要在人群中抬高蜀王的同時,將太子貶低成一個性格懦弱,只知道諂媚君父邀寵的無能廢物。

  權成也交待了這一點兒,一切都是權萬紀吩咐下來的,明明白白確認無誤。

  而權萬紀擔著蜀王府的屬官,一心替李恪謀劃,也有這個動機和立場,而且李世民相信,就算不是李恪指使,但李恪決對是提前知道,而且也是默認支持的。

  當然,李恪若是對此毫不知情,任由下面的屬員背著自己干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那他這個蜀王就更是增加了一條無能廢物的標識。

  現在要是把權萬紀抓起來,下一步必然牽連到李恪,無論怎麼樣,蜀王都是撇不清的。

  若是再把權萬紀抓起來,下一步就要面對蜀王的百般狡辯和肆意的攻訏了,自己也是皇子過來的,蜀王會說什麼,李世明也很清楚。

  無非就是些:兒臣冤枉,請父皇明鑑,兒臣最近忙於修渠,對此一無所知?

  全是權萬紀擅做主張,一意為之?

  要不就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蓄意陷害兒臣,兒臣之心,蒼天可鑑等等?

  若是在平時朝庭無事,李世民倒也非常有興致看著兩子相鬥,玩兒一出權力的平衡。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這個冬季就將發起對突厥的戰役了,滿朝上下都在積極備戰,所有人的精力都在為了戰勝突厥而努力。

  北伐頡利才是李世民心目中的頭等大事兒,在此之前,朝中所有的矛盾爭論都要為此而讓步。

  而在這個時候,將諸子爭嫡內鬥的戲碼翻出來,不知會有多少百姓對朝庭失望,李世民更是不能節外生枝,去主動破壞當前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李世民又想到了自己當初的兄弟相殘,沒想到,這才多久,下一代又開始上演了。忽然之間,李世民覺得有些感到悲哀,對這個英果類已的次子極為失望。

  原以為他是個心胸坦蕩,頂天立地的漢子,沒想到也在私下做這種小動作,攻擊一直頗為維護他的太子。

  綏州之行,獲得了百官的認同,和自己的感激,還得到了太子謙讓的左屯衛五千禁衛軍,尤不滿足,現在又盯上了太子之位,在民間大肆收斂人望。

  難道自己給他的不夠多嗎?太子對他的愛護還不夠嗎?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世民神情低落的擺了擺手,說道:「魏徵,你辦得很好,此案到此為止,伱下去吧!」

  「你們都下去,朕要一個人靜一靜。」

  「是,皇上。」

  幾位大臣看了眼臉色陰沉的李世民,都不再說話,行了一禮施施然退了下去。

  等幾人走到門口的時候,李世民的聲音傳來:「明日的太極殿朝會,讓太子和蜀王都要參加。」

  「是,皇上.」

  三人應諾一聲,而岑文本的臉色則是十分難看,皇上看似不再追究,恰恰說明他已經確定此事的始做甬者就是蜀王,即然這樣,如果不想拿下蜀王,那就沒必要再查下去了。

  但皇上心中對蜀王的失望,卻是蜀王不可承受之中,心中憂慮之下,岑文本出了承慶殿,就往宮外急急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