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御書房論政(七)
「其實之前的虧空,呃」
蕭禹怕李言不懂,特意提醒道:「就是皇說的赤字,也是這般處理的,每年都會攤到百姓身上,被無聲無息的消化掉。而且據臣所知,不但是我們,歷朝歷代的朝庭都是這麼處理的。」
「都是這麼處理的,便是對的嗎?再說,若是豐年還好,可是遇上災年怎麼辦?」
李言不悅的駁斥道:「貞觀三年底,朝庭為了攻打頡利,在連年災荒的情況下,還要強行發兵。結果百姓也無法承受,導致各地都有不同規模的叛亂。」
「若不是李靖在前線突出奇兵,快速打敗了頡利。」
「只要戰爭拖上個半年,大唐就危險了,後方不堪其重負的百姓們,也能把大唐給掀翻了。」
「如今,北方突厥比當年更加強盛,朕聽錦衣衛上報,僅在額爾齊斯河谷地,就常年聚集著右賢王的精銳不下三十萬,大可汗施羅迭所在的烏爾格,亦有二十萬常備騎兵。」
「僅這些就五十萬了,也就是說,北方隨時可以調動上百萬騎兵南下入侵。」
「而我大唐,因為這些年的不斷擴張,兵力早已分散各地鎮守。內部十分空虛,關中也僅有三四十萬兵力,整個北方一線,連地方守備的都算到一塊兒,也不到一百萬兵力。」
「一旦突厥南下,我們拿什麼去應對?」
眾臣心中一凜,這才想起來,大唐現在還遠沒到一家獨大,關起門來鬧內鬨的程度。
多年兩國的相安無事,使得大家下意識的,已經不再去考慮到北方的威脅了。此時聽到李言提起,才豁然一驚,原來自己臥榻之側,還有這麼一頭兇猛的老虎。
這些人,突厥和大唐貿易往來頻繁,在其他方面的合作也很是順利。
尤其是西北堪比大唐國土的廣袤地域,突厥也通過交易的方式,賣給了大唐。一方面讓大唐的體量變得極大,可另一方面,會不是會突厥的陰謀詭計?
故意讓大唐拿下這些地方,土地越多,大唐的負擔也就越重。為了消化這些領地,大唐的資源就要源源不斷的往各處流,軍隊也會派往四面八方。
最後像秦朝一樣,內部虛弱。
想到這裡,眾臣紛紛汗如雨下,體如篩糠,感覺到心尖都要跳到嗓子眼兒了。莫非大唐真的中了突厥的詭計,那突厥此舉,後續必然隱藏著一個足以覆滅大唐的天大陰謀。
見眾人臉色紛紛一變,很明顯想到了什麼,李言繼續說道:「大唐的安危,要建立在自己有足夠實力的份上,能打才能和。我們已經太平很久了,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我大唐如今的安寧,是建立在右賢王不願南下的基礎上。」
「若右賢王真的不顧一切的南侵,不用動員其他牧民,僅靠那兩地的常備兵力,我大唐就未必抵擋得住?憑現在朝庭的可用財力,也支持不起打上一場全面戰爭。」
「所以,朕才要借著發行貨幣,從世族們手上籌集一筆巨款,以備不時之需。萬一真到了十萬火急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動用財政寺的錢,來保家衛國。」
「等打贏戰爭後,再從突厥撈上一筆,把這個虧空給補起來。不至於事到臨頭,外患重重之下,再去逼迫百姓,弄得外部不靖,內亂又起。很多時候,一個國家就是這樣亡的。」
「這個部門能無限增加大唐抵禦風險的能力,是大唐的一張底牌。有了足夠的錢糧,這樣大家在未來幾年就不用操心了,就算睡覺,也能安穩許多不是。」
聞言,幾位重臣也是認可的點了點頭,若說其他理由還好,他們還有拒絕的藉口。提到北方突厥,大家平時不說,可誰心裡不是像壓著塊兒大石頭。
一個強大而統一的遊牧國家,就高懸在大唐的頭頂,大唐看似繁華,實則隨時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李世民交待後事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也是突厥。
要是以前沒有辦法,大家也就得過且過了,天踏下來,自有個兒高的頂著。可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方法,即加強朝庭中樞集權,又能籌集到一大筆可以應急的力量,誰又捨得放棄呢?
於是幾位重臣,重新開始審視李言提出的方略。
岑文本更是關切的問道:「皇上,您剛剛說,可以通過發行和收回寶鈔來調節社會運轉的功能,請問是如何調節法?還有這個發行和收回,又憑著什麼根據?」
見眾人真正的放了心,開始進入實操階段,李言大喜。
讓王德拿了一堆東西過來,幾人圍著御案,李言開始給眾臣普及著自己也只是略知的經濟常識。
先是拿了三個空白紙片放在中間,提起筆在上面各寫了『壹貫』兩字,隨後說道:「各位,我們假設,這就是朝庭發行的三貫寶鈔,一個紙片代表一貫錢。」
「每發行一貫錢,財政寺就要收回一兩銀子,這個大家能明白嗎?」說完,李言又拿出三錠一兩的銀子,分別擺在三張紙片的後面,一一相對,一目了然。
見眾人點了點頭,李言又拿出三個雞蛋,擺在了三張紙片的前面,同樣是一對一。
「假設,一個雞蛋在市場上的價值是一貫錢,一個健康的系統,就是一貫寶鈔,對應一個雞蛋。同時,後面還對應著一錠銀子,只是真正的市場上,這個數量會嘭漲無數倍。」
幾人都是神情關注,李言說的東西也不複雜,是以大家都理解的點了點頭。
隨後,李言又拿出三張紙片,同樣寫上了一貫的字,放在了中間,開始試探性的發問道:「假說,在雞蛋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朝庭多發行了三貫錢,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皇上,臣料想,若是這樣的話,那每個雞蛋相應的,就變成了兩貫錢。實際上,寶鈔就貶值了。」馬周試探性的說道。
「不錯,馬大人說的對。」
年輕人反應就是快,幾個老傢伙還一臉的不解,馬周就想到了其中的關聯,李言讚賞的點了點頭道:「若是在物資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朝庭無序的印製寶鈔,就會導致寶鈔貶值。」
「貶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真正的廢紙。相應的,就會失去在百姓心中的貨幣功能,最後有可能完全被廢棄。」
「所以,朝庭決不能濫發寶鈔,一定要和實際的物資,保持對應。」
說到這裡,李言拿起剛剛放下的三張紙片,又放下三個雞蛋,再次發問:「若是這種情況,又是什麼問題呢?」
「這樣的話,三貫錢,對應了六個雞蛋,就等於一貫錢可以買兩個雞蛋,這是不是意味著,寶鈔值錢了?」劉泊見剛剛馬周出風頭,很是不爽,這次搶先發言道。
「不錯,劉大人也說的對。」
李言這才總結道:「所以,通過這個簡單的案例,大家就能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這三者要何持平衡,物資多了,寶鈔就會升值,更說明市場上流通的錢不夠用了。」
「這時候,朝庭就要多發行寶鈔,流通到市場上,來穩定寶鈔的幣值。」
劉泊下意識開口問道:「皇上,為什麼要多發行,寶鈔升值了這不是好事兒嗎?這等於我們發行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為什麼要再度打壓下去?」
「不,升值和貶值都要維護在一個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程度,保持三者的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李言臉色嚴俊的說道:「你想過沒有,你多買的東西是誰的,這些東西不會憑空產生,它都是百姓的血汗。普通百姓一年幸苦種田,之前一畝地的糧食能賣一貫錢,現在兩畝地的糧才能賣一貫錢。」
「相對寶鈔升值來說,是不是他們的糧食貶值了?」
「寶鈔貶值影響的是朝庭的信用,可物資貶值,更能要了他們的命。這對他們來說,是沉重的災難。」
這話一出,之前有同樣想法的幾人都是臉色一變,穀賤傷農,這麼劇烈的幣值變化,只會讓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看來,無論寶鈔是升值還是貶值,都是不利的。」
蕭禹連忙說道:「這個變化若是足夠微小和緩慢,影響還不大,要是驟起驟落,那百姓就活不下去了。原來如此,朝庭要保證幣值平穩,不出現大的波動,這樣才能維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看來,這寶鈔的發行,確實是治國的一大利器,只是我們一定要慎重,不能把社會的平穩當兒戲,小心的使用。」
「蕭老大人說的不錯。」
李言見眾人都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微笑的點頭道:「若是社會安定發展,朝庭需要新發行寶鈔去穩定幣值。這個新發行的寶鈔數量,就是社會財富增值的一種體現。」
「當然,也可以看做是朝庭繁榮市場所獲得的利潤。」
「朝庭就可以通過發行寶鈔,把這一部份利潤給提出來,補充國庫不足,或者用於維修水渠,抗旱打井,修建馳道等民生工程,百姓也能跟著受益。」
「所以,只要治理好國家,我們跟本不用去攤派稅賦,一樣可以輕鬆合理的獲取整個社會的效益增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