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下鄉的難題

  第56章 下鄉的難題

  既然說起了吉春,那就不得不提到其下轄的同樂區。不是因為同樂區富裕,而是由於同樂區的貧窮,以及它頗為傳奇的來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其後革命浪潮宛如烈火燎原之勢漫延,居住在遠東地區的沙俄百姓自是受到了影響。

  在這些人中,像是資本家、大地主這些權貴階層,紛紛流亡國外,而像小地主、作坊主,以及對革命政府不信任的富農中農等人,他們沒有門路出國,又不願留在國內,那怎麼辦呢?

  於是,他們就將目光投向了彼時正處於四分五裂的南方鄰居,華夏。

  隨著這些沙俄移民的不斷遷徙而來,東北各地出現了許多俄人聚集地,而吉春城外的僑民區,便是同樂區最早的雛形。

  後來,由於災荒戰亂,從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湧來了大批流民,他們在城裡不可能有安家之地,目光便也紛紛鎖定了郊外僑民區附近。

  因為都是身無分文的貧窮百姓,當然沒錢修建好一點的房子,再加上有些人還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重回原籍,所以大夥便就地取材、挖土脫坯,蓋起了一片片泥牆草頂的臨時之家。

  短短几年中,這裡慢慢形成了原始的村落和街道,與僑民區隔著鐵道相鄰。

  再往後,這片土地又先後經歷了小鬼子入侵,蘇軍出兵東北,以及抗聯部隊的接管,直到新華夏成立,才成為了正式的行政管理區,同樂區。

  而當年那些狹小的土坯路,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名字,還都是很陽光、很傳統的名字,如光仁街、光義街、光禮街等等,這便是光字片的由來。

  插句題外話,那些街道的名字具體是誰取的已不可考,而且若是認真細究起來,這些所謂的光字打頭的街道,也就比鄉間泥土小道強一點,但其中卻蘊含著光字片居民對美好明天的嚮往。

  言歸正傳,且說新政府成立後,光字片的人家,從此便算有了門牌號,每條小街的兩端都豎起了圓木電線桿,三米高處有燈泡懸於其上。

  每條街上也都有了一處公廁,有的在街頭,有的在街尾,這當然是造福大家的好事,但對於緊挨著公廁居住的家庭來說,著實不怎麼友好。

  為了防止異味傳入,這些人家長年累月都必須關著門窗,只有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才可以稍微透透氣。

  就像此時明明已近春節,外面的氣溫甚至不低於零下二十度,但地處光義街街頭的周家,就一反常態的敞開著大門。

  在靠里的屋子中,周家五口人圍坐在爐子旁,每個人都是愁眉不展。因為就在片刻之前,他們接到了街道辦的通知,家中只能留下一個子女,剩下的兩人必須下鄉。

  大哥周秉義已有了去處,準備只身前往建設兵團報導,如此一來,下鄉的事只能落在,二妹周蓉和三弟周秉昆的身上。

  雖然老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但周家的情況卻正好相反。

  由於老大周秉義和二妹周蓉自小就品學兼優,再加上周蓉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這就導致父母對二人更加偏愛一些。

  所以,在面臨誰走誰留的抉擇時,父親周志剛毫不猶豫的選了小兒子周秉昆下鄉。

  看到母親李素華萬般不舍的樣子,周秉義提議道:「媽,你要是不放心秉昆的話,就讓他跟我去兵團得了,到了那裡還有工資拿呢。」

  李素華卻搖頭道:「兵團太遠太苦了,有你一個就夠了,還是在咱們吉春附近找個村子讓秉昆去吧,這樣也能時常回家看看。」

  周秉義聽到這話,忽然眼前一亮,笑著說道:「媽不就是想找人照顧一下秉昆嘛,我有辦法。」

  此言一出,立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李素華更是急不可耐道:「你有什麼辦法,快說!」

  周秉義不慌不忙道:「剛才喬嬸兒來下通知時,我陪她聊了幾句,從她那裡聽說,小野也要去插隊,而且就在離吉春不遠的吳家屯公社,伱們說這不是巧了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一聽周秉義提到這個小野,周志剛夫婦都陷入了沉默,周蓉更是直言反對道:「不行,昆兒那麼老實一個人,可不能讓他給帶壞了!」

  周秉義卻道:「周蓉,我覺得小野人不錯,開朗大氣又有一副熱心腸,你們以前不是還同班同學嗎,你怎麼能這麼說人家?」

  「正是因為我和他是同班同學,我才比你們更了解他,自從趙叔過世以後,他在學校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整天帶著那個塗志強,和校外的小流氓混在一起,打架鬥毆那是家常便飯,他還……」

  說到這裡,周蓉猛然意識到了不妥,連忙改口道:「反正他這人就是不行,不信你們可以問蔡曉光。」

  就在兄妹兩個爭論的空當,周志剛用唾沫卷了一支煙,叭叭抽了兩口後,開口表態道:「我看秉義說的這事可行,咱家和趙家是前後屋,老趙活著的時候呢,跟我……那個詞怎麼說來著,相什麼?」

  「相交莫逆。」周秉義提醒道。

  「對、對,就是相交莫逆,我們兩個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好的跟親兄弟似的。」

  說到這裡,他又抽了口煙,面帶難過的嘆道:「可惜啊,你們趙叔命不好,東北剛解放那陣,被一個毛子女人迷了眼,甚至不顧家裡反對娶了她。

  等到咱們兩國交惡,毛子撤走專家時,要求所有僑民都不能留下,小野他娘沒有辦法,也只能跟著回了國。

  唉,經過這一場打擊,你們趙叔沒兩年就病死了,而小野那孩子呢,從那以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我多少回了想管來著,可他總躲著我走。」

  聽了周志剛的講述,三個兒女這才知道其中還有這般內情,身為女子的周蓉本就是多愁善感的年紀,在得知那傢伙有這種遭遇後,一時間竟生出了幾分同情之意。

  而當故事在聽的周秉昆,關注點就有些與眾不同了,他好奇的問道:「不對啊爸,我承認小野哥是長的挺好看的,可他怎麼一點都不像串兒呢?」

  周秉義笑著解答道:「長相這種事情是因人而異的,並不一定非得像誰。」

  周秉昆聽的似懂非懂,但為了不讓家裡人小瞧,他還是努力裝出大人的姿態,點著頭說道:「多虧爸今天說起,要不然我還被蒙在鼓裡,以為趙嬸早就病死了。」

  周志剛拍了下老兒子的頭,沒好氣的道:「那都是為了避免影響不好,才特意找的說詞。否則趙家可就小野這麼一根獨苗,根本就用不著下鄉。」

  說完,他拿起炕頭的帽子,向著外面走去,李素華趕忙問道:「他爸,這大冷的天你上哪去?」

  周志剛揚了揚手,頭也沒回的答道:「這不要過年了嘛,那個小兔崽子肯定在家,我去找他去,順便叫他來家裡吃飯。」

  本來想給主角安排個中ri混血的,因為據我查到的資料顯示,在解放初期,有許多小日子娘們滯留在了東北,為了隱藏身份,幾乎都嫁給了當地人。

  不過轉念一想,怕大家接受不了,就換成北邊的鄰居了,反正這事在中su交惡那陣,也挺常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