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治邦對策
秦州作為大周一個重要的邊境重鎮,兼具著和各種番邦交易,交好,交流的貿易責任。👌🐲 ➅❾𝔰卄ùЖ.匚𝕆爪 😳☯
在秦州這個地方執政,和其他內地地區,也是有很大區別。
在秦州執政,主要的任務,是調和境內各民族的關係,以文化同化境內的異族。
修建城池,在重要的關口修建堡寨,加強和域外的各吐蕃部落互市交流,增強州府的軍事防禦能力。
盛長柏對這些本來應該是知州來做的工作,參與的興趣並不大。
到這邊主要還是想要了解一下番邦異族的情況,解決一部分戰馬問題是基礎。
最理想的情況,還是把這些人發展成大周的小弟僱傭兵。
秦州的治所是在境內的成紀縣,盛長柏到了之後,首先還是拿著官牌到衙門報導。
見到了知州和一些留在府衙當值的,簽書判官廳公事,軍事推官,漕官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戶參軍等一些府衙的幕職官。
然後就是去通判廳後衙安頓,等到晚上參加了一下州衙舉辦的接風宴,見識到了駐紮在秦州的幾位武官。
盛長柏就算是正式在秦州露了面。
通判作為可以監督知州的二佐官,上任後第一件事,還是接手府庫。
查看帳目有無問題,府庫該有的物資,是否齊備。
以大周的國情來說,差額不大就在容忍範圍之內。
然後盛長柏也就簡單的查看了一下帳目,沒太深究。
就算大周的賦稅,已經有很大一部分都供給了西北,但是這個地方還是缺錢。
邊防的軍費開支,屬於填不滿的無底洞的狀態。
府庫被挪用,屬於這邊的常事。
掌握了府庫,做好自己本分之後,盛長柏也就沒再做什麼多餘的動作。
在秦州還是先熟悉情況,參加一些官員,商人,地主,鄉紳,文人的聚會。
把秦州城裡各方面的重要人物,都認全了之後。
盛長柏就離開了秦州城,第一步先在自己的地盤上轉上一轉,了解了具體情況再說。
秦州雖然級別不低屬於節度州的級別,地方也不算小,面積要大過一般的州府,但是轄區範圍之內也就四個縣城。
成紀,隴城,天水,清水四縣,更多的地方,是修建的具有防禦性質的堡寨。
這些地勢險要之處的堡寨,開始修建於仁宗朝的時候。
也是仁宗朝的時候,西夏才崛起,建立了政權。
然後西夏入侵大周,把韓章給揍的頭破血流。
大周在西北的戰略就從主動開拓,進入到了被動防禦模式。
防禦就是修建堡寨,構建完整的防禦線。
凡稱之為寨的,大者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稱之為堡的,大者周二百步,小者百步。
大於九百步的,已經脫離了堡寨的級別,也就可以稱為城。
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大周在西北修建了上百用於軍事用途的堡寨,遍布秦州各處。
就是標準最小的堡,周長也要一百多米。
在生產力不足的大周,在秦州這種地勢上,修建堡寨。
單是一個堡寨都不能算是小工程,何況是修建的秦州境內到處都是。
拋開那些龐大駐軍的耗費,只是這些工程,就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這也是大周財政,越來越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大周和遼國簽訂的協議,大周不能在北疆邊境,修建軍事的原因。
西北地區,就是大周修建軍事的最多的地方。
秦州又是西北地區修建軍事最多的地方。
看到了這些修建在交通要道,地勢兇險之處,肩扛人挑修建起來的堡寨,其實還是挺讓人震撼的。
但是只從表面,就能看得出來工程,是奇蹟一般的難度,就知道修建過程中的朝廷,百姓的犧牲有多大。
付出的挺大,防禦能力,也見不得有多好。
盛長柏花了半個月時間,把秦州簡單的視察了一圈回來,知州就找上了盛長柏。
畢竟是兩個人搭班子幹事,總是要先溝通一下的。
「盛御史,不知道你對咱們秦州民風印象如何?」
知州還叫盛長柏御史,也是盛長柏的侍御史職位,沒有被新帝收回。
中央監察部門二把手,也是盛長柏的最有地位的一個身份。
新帝還是夠意思的,保留著御史的身份,在西北幾路,盛長柏就有底氣不虛任何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確定和汴梁,乃至是南邊的民風,有許多的不同,西北的民風還是要豪爽很多。」
處於邊境,隨時面臨異族生存威脅,漢族和異族雜居,相互影響。
秦州算是盛長柏在大周長期經歷過的這些地方裡面,最尚武的一個地方。
也不只民間尚武,就是這邊的邊軍,也要比汴梁的禁軍悍勇一些。
大周的禁軍輪轉戍邊政策,多少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太平環境下的汴梁禁軍,明顯比邊境的禁軍,氣勢要差不少。🎄☝ ❻➈Ş卄υX.Ⓒ𝕆ϻ 🐣🍩
當然了,西北地區也就是整個陝西幾路,大概駐守了三十幾萬的軍隊。
這裡面的禁軍,占比其實還不到一半。
除了負責打雜,雜役的廂軍之外,西北也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就是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由本地子弟為主要人員組成的鄉勇。
這些鄉勇也可以說是西北各方,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就是大周朝鼎鼎有名的「西軍」。
這些年西軍隊戰力,已經不輸於普通的禁軍指揮。
如果禁軍沒有改革,持續性的腐敗,荒廢下去。
這些西北鄉勇,戰鬥力超過禁軍,只是遲早問題。
「這裡畢竟是邊州,百姓和軍隊時刻面對著西夏賊兵的威脅,和其他自然也不一樣。」
秦州的知州姓王,三十多歲不到四十,也算是朝中的重點培養的對象。
畢竟秦州這種地方,屬於邊疆重鎮,朝廷任免秦州的官員,從來都很是慎重。
現在馬上就要退居二線的韓章,當初也任職過秦州知州。
王知州在大宋的這麼多文官裡面,也算一個知兵之人。
十多年前中進士之後,就一直在西北地區任職。
了解兵事,又了解西北,所以才能擔當秦州知州這樣的重任。
單從履歷上來看,王知州確實是比盛長柏的屢例,更適合擔任秦州知州。
這個王知州,也和盛長柏的交際圈,沒什麼干係,和王舅父家沒什麼淵源,也不是海家的故吏。
關係能處的怎麼樣,都要看盛長柏自己。
「秦州的兵士確實頗為精銳。」
盛長柏贊同的說道。
只從盛長柏的個人觀察來看,現在西北的軍隊,其實戰力並不能算差。
和西夏交鋒,一直處於下風的原因。
除了騎兵對步兵的絕對優勢,打不過還可以跑之外。
大周對於軍隊的指揮,也是關鍵。
每次西夏兵的小股入侵,也只是最先,打大周一個出其不意。
等大周方面反應過來之後,西夏也就輕易占不得便宜。
在一些局部地區,西夏兵吃虧也是常事。
但是等到了雙方有大規模會戰的時候,大周變了指揮,軍隊沒有了自主權,往往都是陷入劣勢。
「雖然我們西軍各方面,各方面待遇遠不如禁軍,但是精銳程度不差於人。」在西北任官十幾年,王知州明顯對西北有了感情,把自己也當做是一個西北人。
「盛御史到了咱們秦州,也有半月,不知對咱們秦州可有什麼想法?」王知州繼續說道。
「明公把秦州治理的不錯,我初來乍到的哪有什麼意見。」
盛長柏不好直說,還是要日常客氣,謙虛一下。
「盛御史通判徐州的時候,政績斐然,我也聽過一些,還是希望盛判能夠一施所長,惠及咱們秦州軍民百姓。」
畢竟也是中過進士的文官,雖然處於軍鎮,行事看著雷厲風行不少,但是文官中間的禮貌還是有的,還是順著盛長柏的話,說了下來。
「那我就說上一點。」
這一次盛長柏也就當真了,也不想等經過一段時間,兩個人熟悉了再說。
時間還是挺珍貴的,也不適合那麼浪費。
「第一點就是,汴梁到秦州道路艱難,糧食轉運不易,損耗巨大,咱們秦州還是要發展自身潛力。現在汴梁有一種良種,頗為適合咱們秦州地區種植,過一些時間之後,良種就會送來,推廣一事,還需要明公幫忙。」
第一件事,還是要推廣土豆,秦州境內河流交錯。
土地其實也算是肥沃,本是一個適合種植的情況。
但是因為境內山陵縱橫,許多地形都是山地,丘陵。
就算是土地不錯,種植的條件也就沒那麼好。
加上秦州駐紮軍隊甚多,人吃馬嚼,消耗巨大。
本地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土豆這些高產的作物,還是有推廣的必要。
「如果良種真的有效,我一定鼎力支持。」王知州回道。
「第二件事,我對於來秦州交易的番邦,有一些想法。除了想要再多為大周交易一些馬匹之外,我更希望可以收服這些人,為大周於已用。」
第二個就是招攬一些番兵,作為大周的僱傭軍。
畢竟這些人,同樣是遊牧民族,在馬背上長大。
和西夏兵的差距,其實就在武器裝備上。
雖然大周現在的冶煉技術,也要差上西夏一些。
就算是大周的皇室,也以得到一把西夏出產的寶劍為榮。
但是不說,大周的冶煉技術方面和西夏的差距不算太大。
就是差距巨大,盛長柏也有自信,自己攀一把科技樹,可以把這個差距給趕上來。
之前沒有搞,也是因為大周一直忙著搞內鬥。
完全沒有開拓之心,就是提高了冶煉技術。
武器鋒利,也只是可能造成大周更多的人口傷亡,完全沒有必要。
但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新帝心懷大志,一心想要超過先祖的功業,比肩漢武。
為自己一脈能夠,足夠資格繼承皇位正名。
有決心,有能力,盛長柏也就可以幫上一把,攀一下武器的科技樹。
也不必追求太高,冶煉鋼材的質量,超過西夏。
改善一下基礎的火藥配比,改良一下大周的築炮技術。
能夠以火炮的力量,撬開遼國的城牆,就足夠用。
聽了盛長柏的話,王知州先是閃過一些欣喜,後又是掛上了一些憂愁:
「盛御史你想法不錯,但是你不知道,咱們秦州的情況有一點複雜。這邊畢竟是邊州,和其他州府情況不一樣,州里的事情,我這個知州也做不到一言為定。咱們秦州的上下,對於番邦一直是兩個態度。」
「那不知秦州上下,哪些人都是哪一邊態度?」
王知州的態度還是很明顯,願意收服番邦,盛長柏明顯看的出來。
「以兵馬副都管向將軍為首的一些武將,他們認為番邦不識王化,不服教化,畏威不畏德,沒有招撫的必要,想要收服,直接打殺過去就是了。」
兵馬副都管是一路兵馬總管的副職,是秦州所在的秦鳳路的軍方第二人。
只是駐防在秦州,但並不完全歸秦州管。
也是因為這樣,大周這種文貴武賤的情況,向副都管可以和一州知州,爭一些話語權。
當然了也確實是手握實權,手下有數萬大軍,給的向副都管爭奪的底氣。
如果真是空頭將軍的話,就是高上幾個品級。
武將也不可能敢和文官置喙。
「驕兵悍將,手裡的軍士夠精銳,將軍自然會桀驁不少。」盛長柏也說不好自己對西軍是什麼觀感。
不了解情況的時候,盛長柏對西軍有不少的同情,但是了解了之後,盛長柏也覺得西軍有現在的處境,不是沒有原因。
西軍雖然說起來有一些可憐,領著比禁軍差許多的待遇,幹著比禁軍還要危險的事。
據盛長柏了解,西軍的士兵,其實就沒有俸祿。
朝廷只是給西北方面,召集鄉勇抗敵,軍屯的權利。
西北對於自己本地的鄉勇,也就是給予了每一個弓手兩頃地的補貼,帶馬的鄉勇,可以多補貼五十畝。
但是剛到了西北,盛長柏也就清除認識到了,朝廷薄待西軍的原因。
西軍作為地方軍隊來說,遠不如大周的中央禁軍,對朝廷那麼服帖。
對於皇帝來說,西軍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嫡系。
也不如禁軍那麼聽從自己的指揮,當然就得不到那麼好的待遇。
「等有空閒之後,我會去說服向都管的。」
以貿易、利益手段,收服番邦的計劃,盛長柏肯定是要實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