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又有何難
當然了,因為血緣關係,這門親事被康家給搶了也不可惜。
也就是康家搶在了前面,要不然王家真同意了如蘭嫁過去。
為了避免以後會有什麼殘疾,智障的外甥、外甥女。
盛長柏還要想辦法阻止,難免會讓王家覺得,盛家還沒有興起來就開始忘恩負義。
前二十年,王家幫襯了盛家許多,現在盛家剛有興旺起來的苗頭,就看不起王家,不願意和王家結親。
盛長柏沒有娶王家女,那是因為要娶海朝雲,海家聲勢比王家要好很多,王家還能稍微理解,這是為了盛長柏仕途。
如果如蘭也拒絕和王家結親,然後結一門各方面都還不如王家表哥的親事。
難免就會讓盛,王兩家生出許多嫌隙。
雖然現在王家已經沒有太多的政治資源,已經幫不到官位做到中高品的盛紘。
盛紘長袖亂舞這麼些年,走到這一步也結下來不少親朋故舊,有了一些羽翼。
盛家對王家沒有了依靠,看著是兩家鬧掰了問題也不大。
但家族與家族之間,不是這樣處的。
兩族結下了姻親,是為了能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現在王家逐漸沒落,盛家逐漸興起。
之前王家照顧盛家良多,盛家欠下王家好多的人情,現在正該是盛家照應,回報王家的時候。
盛家如果和王家生隙,鬧掰,看似盛家沒有什麼損失。
不用去回報,幫襯,照應王家,短時間內省下了好多麻煩。
但這麼一干,盛家的家族聲譽直接就沒了。
家族失去了信用,在政壇上哪還有什麼家族,願意帶著盛家玩。
政治雖然講究利益,但玩政治的也是人。
是人就要同樣講究人情世故。
不說其他,單是德行有虧,盛家人的仕途就暗掉了大半。
再一個,如果盛家真不管王家,背著一個忘恩負義的名聲,也不會有家族願意和盛家結親。
盛長柏和海家的婚事,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會不會黃了不好說。
但盛長柏下面的三個蘭和兩個長,很難說親是肯定的了。
「這麼些年,如蘭的親事,母親心中可還有考慮過其他人選?」盛長柏繼續問道。
「本來我也想過康家的,但就算不提康家現在有多敗落,你康姨夫的後宅有多亂。就憑你康姨母,搶了如蘭和王家的親。我也不可能讓如蘭嫁過去。」
應該是康家聲勢還在,如蘭還小的時候,王若弗考慮過康家。【】
現在來說,從家世,資產,樣貌,品性,才學,各方面王若弗都看不上康家。
王若弗的交際範圍有限,思想也很傳統,為了如蘭這個驕橫無腦的性格,不被婆家嫌棄。
嫁人之後,能有一個相對寬和的生活條環境。
自然先往親戚家裡想,希望婆家看在親戚的份上,能對如蘭溫和一點,擔待一些。
最先考慮的就是自己哥哥,姐姐兩家。
「母親既然沒有合適人選的話,不妨考慮一下年輕的舉子。過些天,父親會籌辦一個文會,邀請一些年輕的舉子到家裡來,母親不妨也過去看上兩眼,試試能不能挑上一個中意之人。」
男子選妻,基本都要從家庭出身、身份地位、美貌、德行、學識等方面權衡。
如蘭占著個嫡女的身份,也只算是家庭出身還可以。
雖然父兄都在朝做官,但盛紘現在五品,盛長柏七品,如蘭這個身份地位在汴京也沒高到哪裡去。
說美貌的話,如蘭樣貌一般般,屬於四個蘭裡面最普通的一個。
德行的話,天真善良不算什麼選妻的德行,如蘭跟溫柔賢淑不沾邊,可以說沒有什麼為人妻子方面的德行。
學識方面如蘭僅限認字,這麼多年根本就沒好好讀過書,可以說也沒有學識。
如蘭和樣貌、學識出色,還偽裝了一副好德行的墨蘭對比,能選夫婿差不多也就是一個檔次。
乾脆也在寒門舉子裡面挑一個潛力股,也就完了。
如蘭倒是有基礎在門當戶對的官宦之家挑一個夫婿,但是如蘭自己不優秀,樣樣不出色。
想挑一個品性,樣貌,才學樣樣出色的那也不現實。
「那不行,我可是聽說了的,你父親為了墨蘭選夫,邀請的都是一些寒門舉子,寒門出身的窮舉子,那哪行啊。如蘭她從小就是在家裡錦衣玉食長大的,是那種能過得了窮日子的人嗎,她過不了!再說了,我王若弗的女兒,又豈能跟她林檎霜的女兒混為一談。」
王若弗很激動,主要的是堵氣,自己的女兒,不能和林檎霜的女兒,嫁同一個檔次。
寒門是寒門,不是窮門,只要不是累世官宦的大族世家,剩下的都是寒門。
不是所有的寒門,都是只能勉強讀的起書的自耕農。
有一些富商、地主,只是祖上沒有做過官,或者是祖上做過官,但是斷了傳承,家道中落。
這些人也是寒門,但是這些人家中也是挺有錢的。
「母親,文會這不都還沒有完全定下來的嗎?母親願意相看一下的話,咱們自然可以多邀請一些家境殷實的舉子,甚至是官宦子弟過來,母親喜歡什麼樣的舉子,咱們就邀請什麼樣的舉子過來。๑۞๑,¸¸,ø¤º°`°๑۩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๑°`°º¤ø,¸¸,๑۞๑」
在家裡辦一場文會,搞一場活動,也挺折騰的。
只給墨蘭一個人相親,太過浪費一些,不如順便的也給如蘭相看一下。
「那伱去與你父親商議吧。」
雖然王若弗平常嘴硬,但是心裡也知道,如蘭遠不如華蘭優秀。
優秀如華蘭,也只嫁進一個落魄伯爵府。
如蘭自然高嫁不到哪裡去,合適的其實也就這麼個檔次,還是應了下來。
……
盛長柏和盛紘提了之後,盛紘想起來了自己除了墨蘭,還有其他女兒。
都是自己的女兒,雖然有所偏愛,但盛紘只是忽略了如蘭,沒有完全不管如蘭親事的意思。
老太太有能力張羅一樁合適的親事,王若弗顯然沒這個能力的。
父子兩個就又各自的多邀請了一些人過來。
挑選了一些才學還算可以的宦官子弟,家境殷實的舉子過來,算是給王若弗一個面子。
但這種家裡有背景,不差錢人家,真正的才學不錯,有科舉中第自信的人。
也不會在中進士之前,冒冒然的就給自己定下親事。
聰明的也不只是盛紘一個,是個明白人都知道中進士之後,能找到更好的親事。
邀請這些人過來,最大的意義,還是為了王若弗面子。
真正給兩個蘭挑選的潛力股,還是要在家境貧寒的舉子裡面挑。
文會地點就選在了盛家的後花園,花園裡面有片池塘,池塘裡面種了不少的荷花。
邀請一些文人過來賞花,吃酒,寫詩,作文,當然算是一件雅事。
從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出世,賦予了蓮花高潔的品質之後,荷花就得到了不少文人的喜愛和追捧。
盛家以滿塘盛開的荷花為由,邀請一些文人舉子,到家裡賞花,也算適合。
文人畢竟要含蓄一點,不能說盛家舉辦的文會,是給家裡女兒準備的相看會。
就是別人問起來,也要說辦這次文會,是為了幫著盛老三揚名。
盛紘畢竟是緋袍官又是長輩,留在後院等人過來就行。
盛長柏雖然也是官員,但官位不算高,和這些舉子又是同齡人。
這些舉子裡面有不少人,都比盛長柏年紀大。
所以盛長柏就陪著了盛長楓等在門口迎客。
又送了一波人進去之後,盛長柏回到門口,就聽到了有人叫自己。
「則誠!」
叫字的話,當然就是關係不錯的熟人,不熟人的人,叫盛長柏都是探花郎或者官位相稱。
「顧二,你什麼時候回汴京了?」
聽一聽聲音,盛長柏就知道是顧廷燁。
就是喊個名字,顧廷燁也比普通的文人,喊的要奔放,豪爽一點。
就是去書院讀過幾年書,顧廷燁骨子裡還是武人的做派,習慣是一個武人。
「剛回來沒兩天,聽說你們家裡辦了文會,我就過來參加了。」
顧廷燁自來熟的說道。兩個人的關係,顧廷燁要跑來參加,確實不需要請柬。
「你搞清楚了沒有,我們家辦的是文會,不是請人來看摔跤相撲表演?」
文會這種東西,不在顧廷燁的喜好範圍之內。
除非是去哪個青樓,聽裡面花魁唱艷詞,勉強和文學性沾得了一點邊。
「我是有點事,要託付於你,剛好就趁著這個機會過來找你了。」
「咱們進去說話,剛好我也想了解一下,這一年的時間你都去了哪?」
想找到孩子,沒有那麼簡單,問起來也是徒增傷感,盛長柏就沒問。
真要找到了的話,顧廷燁自然會說。
把顧廷燁引進了院裡,兩個人找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了下來。
「離開了徐州之後,我和石頭就去了……」
離開了徐州之後,顧廷燁去找了自己長隨石頭的大哥。
石頭的大哥和大嫂是混江湖的,在漕幫裡面,還是不小的頭目。
當然了大周朝的漕幫,還不是黑社會,也不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
現在只能算是一群以漕運,碼頭生活的人,一些跺工、水手聚集在一起,以團結互助,互幫互濟,江湖義氣為思想,成為的互助自保組織。
每一路有各自的頭領,有各自的幫規和標誌。
石頭大哥所在的是漕幫,位於淮南路境內,控制著汴河到江南最主要的一段。
如果曼娘是往江南去的話,必走這一段。
顧廷燁去找石頭大哥幫忙尋人,確實是一個辦法。
以漕幫茫茫多的幫眾來說,曼娘要南下江南的,肯定和漕幫有過接觸。
想法是不錯,但是顧廷燁在漕幫混跡了一段,並沒有發現曼娘的蹤跡。
曼娘可能帶著孩子,跟漕幫幫眾有過接觸。
但是漕幫,只是一些低層的辛苦打工人,賺錢養家都已經不易。
哪有時間,心情去關心其他別的事情。
就是之前有船工見過曼娘,可能也早忘記了。
然後南邊發生了民亂,顧廷燁就又投軍平亂去了。
顧廷燁這個人在武將之家薰陶了這麼些年,骨子裡面就喜歡打仗,喜歡上戰場。
有人會躲,顧廷燁是上趕著找這種事。
「既然是去平亂,仲懷你現在不是應該在軍中,怎麼回汴京來了?」
都快小一年了,亂軍從南邊,亂到了汴京附近。
然後在汴梁外被禁軍衝散,四處流竄,東躲西藏,還是沒有被剿滅。
雖然亂軍的實力不行,正面作戰連工程兵廂軍都打不過,但是跑路夠快。
起碼一些老弱病殘被落下之後,剩下的都是跑路快的。
一邊跑還能一邊的打,砸,搶鄉鎮農村補給,還能裹挾民眾,補充人手。
朝廷的湘軍,因為沒有調令不能出轄區的原因。
把亂軍趕出自己的轄區,就算完成了任務。
亂軍如果再竄回來,再趕走就是了。
各路廂軍因為不能統一指揮圍剿,給了這些亂軍生存的空間。
朝堂上的皇帝,大臣都忙著儲君之事,沒什麼人把這伙亂軍放在心上。
一些連廂軍都打不過的亂民,對朝廷只是疥癬之患。
讓各路的廂軍,慢慢的趕著這伙亂民玩就行。
實在圍剿的困難的話,給幾個官位,把亂民頭領給詔安了就行。
「淮南路的亂軍被趕了出去,沒有了戰事,想起來好久沒有回來,我回來看看蓉姐兒。」
顧廷燁這算是打仗告一段落之後,中場休息回家看女兒來了。
「你回寧遠侯府了嗎?」
盛長柏有點好奇,顧廷燁有沒有想著回家看看自己媳婦去。
兩個人結婚已經一年多,也不知顧廷燁到底和自己媳婦見過幾面。
「還沒。」
「你該回寧遠侯府看看的,起碼看看你的大娘子。」
一年多都不管自己媳婦,找一個不正經人的話,都能讓顧廷燁喜當爹了。
「這個再說,我這次回來,嬤嬤說我家蓉姐兒年紀大了,該讀書明理了。我又不知道汴梁有什么女子書塾,就只能找你來了。」
大周朝識字的女人那麼多,不是所有人家都有錢,有一些官宦之家家道中落,或者是耕讀之家的女子也有習字,這些女子都願意給人做塾師。
沒有女子書塾,可以往家裡聘塾師。
顧廷燁說找不到,就是在裝糊塗,盛長柏也就跟著裝了起來:
「這有何難,你只要出的起束脩,聘的一位能教蓉姐兒讀書習字的女塾師又有何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