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個年代的港島,形勢相對的其實還不錯。
因為朱傳文在關外抵禦住了日子。
日子也就沒有能夠在關外汲取到太多的利益。
雖然日子攻略東南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少了關外的補充,日子要少太多的戰爭潛力。
港島雖然也經歷了一些戰火。
但相對受到的破壞還是要小上很多,雖然也經過了一次投降,基建方面損失了很多。
但沒有幾年經濟完全停滯的黑暗時期。
經濟方面的損失有,但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恢復起來肯定要比完全破壞後容易。
有很多的資本和技術,並不算完全離開了港島。
雖然暫時離開了,但是還比較容易回來。
可以說是跑了又沒有完全跑。
「大哥,港督要約見你。」
從中環回來的傳傑對著朱傳文說道。
傳傑去市中心主要還是忙活老朱家商業上的事情,主要是買一棟大樓作為銀行總部。
港島不同於關內關外一些地方的區別,也是有許多的歐式建築。
百米以上的高樓沒有,但是幾十米的樓還是有的。
老朱家既然要辦銀行,就有跟滙豐對比一下的想法。
工廠什麼的開在偏僻的地區沒有問題。
但是銀行必須開在市中心鬧市區。
開展業務主要針對的也是港島原本的居民。
朱傳文帶過來的人,個個都有家底,存儲業務需要,需要借貸業務可以說是了了,資金根本就利用不起來。
「哦,已經有新總督來上任了嗎?」
之前朱傳文一家到港島的時候,港島剛好是一個沒有總督,直接被軍管的狀態。
上一任的總督,投降之後被日子俘虜過,雖然已經被救了出來,但怎麼也不可能還繼續接任。
「大哥,新的總督姓葛。」
傳傑這些人,接觸了許許多多的外國人,當然知道外國人的姓氏該怎麼稱呼。
還這麼叫,主要是老朱家私下的習慣。
「葛##?」朱傳文本能的回道,這個姓確實熟悉。
「對。」
「這是一個有能力的總督,跟他們約一下,咱們一起過去見見。」
這個總督,雖然到港的時間,稍微早了兩年。
但是能力方面毋庸置疑,恢復港島的經濟,目標和朱傳文的一致。
兩個人也就了合作的基礎。
整個港島只有四五十萬人口的情況下,朱傳文帶來了幾萬人。
就算不擔任任何的職位,也一樣的有一定的話語權。
加上朱傳文是帶了大筆資金過來的情況,話語權當然就要更重。
如果加上了朱傳文在關外,留下那麼多香火情的情況下。
目前這個階段,沒有人敢輕視朱傳文。
這一次戰爭之後,英子已經沒有那麼強。
對朱傳文已經是一個需要尊重的態度。
這個年代,港島的工業真的不太行,工廠不到千家,工人也就不到二萬。
也就不怪島上有那麼多人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
男人工作都不好找,更不要說是女人。
現在港島的市中心,跟朱傳文準備籌建的元寶鎮,其實是一個情況,都是百廢待興。
朱傳文帶來的人,雖然因為修建的房子還不夠。
有的需要暫時住一下帳篷,有的需要集體擠在一塊居住,居住環境不是很好。
但其實本身的港島居民,這年代居住的條件,可以說也沒有強到哪裡。
有很一部分人都是露宿街頭。
也就是港島的氣候溫暖,要是換在關外的冬天,這些人露宿街頭根本生存不下來。
港島這個時期,除了少數的商業、公房之外,建築也還沒有流行起來鋼筋混跡土。
民居的風格,主要還是木製的唐樓和騎樓為主。
這種木製結構,抗災能力有限,免不了在炮火之下損毀。
再加上了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人口,很許多人「無家可歸」真的就不意外。
「還希望朱先生咱們一起建設好港島……」
「沒問題,不管是招工還是投資,都沒有問題……」
雖然總督有的沒的,跟朱傳文說了不少,就連當初當初關外的戰役,都能跟朱傳文扯上不少。
就連政治方面也跟朱傳文試探了不少。
但總督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朱傳文可以多投資。
不能只在自己的地盤投資,市中心已經滿目瘡痍,也很需要資金的投入。
在總督已經決定把港島發展成,東方甚至世界製造中心的情況下。
這種撿錢的投資,朱傳文沒有不投資的理由。
至於總督希望朱傳文幫助一些就業。
其實問題也不大,最繁重的一批工作,朱傳文也並不希望自己人做。
這個年代的港島人,吃苦耐勞方面,真的不弱於關外和關內。
工人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完全就是家常便飯,整月無休也不是啥問題。
生活上壓力搞的這些人,只有這麼卷,才能生存的下去。
「傳傑,看到這些人怎麼卷了的沒有,咱們也要捲起來。」
在港島中環,看著忙忙碌碌的工人,朱傳文對著傳傑嘆道。
大多數地區的發展階段,都離不開人口福利。
現在的港島還好,人還不算太多。
但是等不了太長時間,也就幾年就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大哥,咱們弟兄們也不是吃不飽飯,咱們跟他們卷什麼?」
這些工人距離傳傑的生活已經可以說是挺遠。
從去春合盛當學徒之後,當工人就跟傳傑沒了關係。
「咱們這一代找飯吃不是問題,但是不捲一卷的話,下一代還有沒有飯吃,那就不一定了。」
港島之後的幾個商業大佬,這個時候其實都已經生活在港島。
這些人雖然可能還當著小販還是船工,但是說是要起家,趕著風口的話,那也很快。
跟這些人的商業競爭,壓力其實還是很大的,比菜雞互啄的難度高多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
「孩子的教育要抓的緊一點,每個村里要建小學,鎮上要建中學,最好的是能搞一所大學回來。」
跟港島的其他人卷,當然是卷怎麼雞娃。
這方面朱傳文有豐富的經驗,相信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內卷經驗,卷過其他人。
卷孩子當然就是卷孩子的學習,全面發展當然很好,但是文化肯定最重要。
這種方式雖然不能說好,但是真的有效。
等著這些孩子,上了大學,然後進入到港島的各個部門,各個行業。
很容易就可以影響到方方面面。
「那我回去了跟玉書說。」
玉書在朱傳文的勢力內部,教育行業一直都很有影響力。
跟著過來做過老師的人,或多或少跟玉書都有過接觸。
「讓你家玉書帶個頭,做過教育的都先別急著退休。出來繼續發揮一下餘熱。以前咱們沒條件,但是到了這邊,普及教育是必須的。」
朱傳文現在已經沒了什麼身份。
現在和大家一樣都是一個平民,最多算是一個還沒有得到官方承認的鎮長,已經不好再對其他人直接命令。
這種一言堂的模式,並不科學。
別人並沒有朱傳文開掛的遠見。
以後的事情,還是需要所有人溝通著解決。
「這個我支持,當初咱家都窮成那樣了,我還讀了好幾年的私塾。」
傳傑能有現在的成就,跟著朱傳文這麼多年,都沒有脫隊。
跟讀了那麼多書,肯定脫不開關係。
「要過輪渡了,過了輪渡再說。」
沒有隧道的情況下,要過港就是搭輪渡。
朱傳文到了港島還做著汽車,主要是因為朱傳文本身有錢。
其實港島的經濟,並不如朱傳文發展了好多年的冰城。
港島的汽車保有量,其實還沒有一千。
這個年代港島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實是人力黃包車。
人力黃包車也不貴,幾分錢就可以做。
跟關外最多的馬車驢車區別也很大。
地區不大,也就不需要考慮續航問題。
人力基本就足夠,想去哪就去哪。
以後要發展的也是電車和汽車巴士,跟畜力車著實沒什麼關係。
目前為止來說,冰城其實比港島更能說是遠東商業中心。
但是港島代表著是未來,朱傳文等於是放棄了現在,去掌握未來,肯定不虧。
「大哥,這現在不就是一個魚港嗎?」
雖然港島這邊駐紮的有軍艦,但是不能改變,這邊現在支柱產業,是漁業的事實。
這個時期,港島的工人主要都是依附著碼頭生存。
自古以來,碼頭趴活都需要幫派的支持。
所以很自然的很多人就都會加入社團。
沒有社團,去港口當苦力,不是被欺負不欺負的問題,就挺容易接不到活兒。
工人在碼頭做工其實一個月也就賺三五十港幣。
港幣和銀元的匯率,大概是二比一。
一個月一個工人能賺十幾塊銀元當然不算特別少。
但是考慮一下港島這邊有租房的壓力。
戰爭年代物價又經過了多次飛漲,大部分的產品都比之前貴幾倍。
本土土地出產又不夠豐富,生活成本要高上很多,這些錢也就不能說很多。
只是最底層勞動的話,工人家庭幸福指數真的不高,只能說是希望很大。
「魚港確實是魚港,但是這也不是一般的魚港。你還是要多看看這塊地方,成為貨運中心的潛力。」
朱傳文對著傳傑說道。
傳傑現在要看肯定是看不出來的,還是要等局勢有變化,才能看的出來。
這個年代的港島貿易雖然不錯,但是主要還是依靠著國內。
「大哥,這就是咱的船都不賣,準備做貨運的原因?」
「對,那是船嗎,那是金蛋,哪有殺雞取卵的道理。」
港島發展貨船和關外的鐵路一樣重要。
朱傳文自然不會把商船給賣掉。
相比於到時候認識一下船王,哪有自己有一個船王兒子方便。
老朱家現在就兒子和孫子多,一個負責一個行業,都還能有點剩。
「傳文,咱們都到港島來了,你怎麼還是不著家。在關外的時候忙,到了港島,還有那麼多事情要忙嗎?」
回到家之後,朱魏氏對著朱傳文絮叨道。
明顯是想要朱傳文在家裡多陪伴一下自己。
可能三兄弟都還小一點的時候,朱魏氏和朱開山都最喜歡傳武。
但是事實證明,傳武不顧家,也不可靠之後。
老兩口最喜歡和器重的就變成了朱傳文。
「這不是剛來嗎,等事情都上正規之後,我就不管了。」
這個階段,朱傳文必須幫著自己的一幫子人,爭取到一定的地位。
不只是經濟上,就是政治上,朱傳文也要幫著自己人改變一下局面。
有能力做這個事不去做,朱傳文不能接受。
「有什麼事情交給孩子們去做就行了。你一直不放手讓他們做去,他們什麼時候能長大。你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民團都帶起來了。」
朱魏氏繼續說道。
孫子太多,也就沒有僅有的三個兒子值得那麼希罕。
「我知道,下面建工廠的事情,不是都交給他們了嗎。」
塑膠業、成衣業、紡織業算是港島這邊的經典行業。
朱傳文當然一個都不會放過。
本來朱傳文這麼多年,也都一直沒有離開過這些生意。
從事這些行業,其實也能影響一下整體的審美。
港島畢竟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地方。
所以服裝審美方面,難免就要受一些西方的影響。
底層的人,對服裝沒有什麼選擇權。
能夠吃飽穿暖就很不錯,大部分都是上白下黑的汗衫褲子,不分男女。
但是中層已經西方化了很多,很多人每天就是西裝、洋裙,尤其是在外企上班的那些。
朱傳文設計出售一些傳統的成衣,也能夠把傳統文化多保留一些。
雖然這邊傳統文化其實保留的不錯,但是再怎麼也不介意可以保留下更多。
「這邊什麼都好,就是說話我都聽不懂。」
老朱家一家當然也一起是市中心玩過。
但是這邊主流的是粵語,夾雜著一些英語。
朱開山和朱魏氏這些就真的聽不懂了。
溝通都成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去市中心的興趣。
這是朱傳文這些人的整體問題,有能溝通的人。
但大部分人出去都是跟啞巴差不多。
「沒關係,來咱們做工的,我讓他們都跟咱們學話就好了。」
如果地位足夠,朱傳文把普通話在港島普及起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