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定,四面朝貢,藩王出海,具有危險隱患的建文也被你設計害死。】
【大明步步高升。】
【諸多大臣勸告你設立太子之位。】
【按理來說立長立賢,理應立老大朱高熾為太子,但這大兒子從小身體不好,肥胖異常,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更別說騎馬上陣殺敵了。這樣的人能當太子能當皇帝嗎?】
【你從小在軍營長大,征戰一生。更喜歡的,是像你一樣英勇善戰的二兒子朱高煦,靖難之時,你還承諾他:「好好干,老大身體不好。」】
【面對這種情況,你拿不準主意,便去詢問百官。】
【問到武官時,皆答立朱高煦。】
【問到文官時,又皆答立朱高熾。】
【你的選擇是......】
【一:立長立賢,立老大朱高熾為太子。二:老大身體不好,立老二朱高煦為太子。三:支持老三,立老三朱高燧為太子。四:自己做主!】
......
金豆子朱高煦英勇善戰,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
恰恰是因為此,
夏宇要把老大朱胖胖立為太子,
因為現在大明徵戰全球,戰事不會少,朱高煦是一個難得的征戰大將軍,定位不適合做皇帝。
而且,
朱棣的內閣七人組裡,幾乎全都是太子黨。
如今大明輻射全球,
朝廷軍隊遠遠比地方軍隊和藩王護衛強大的多。
老二朱高煦是肯定鬥不過朱高熾的。
朱棣做皇帝,統戰全球,
大兒子朱高熾監國,處理內政,
二兒子朱高煦征戰四方,為大明打天下,
三兒子朱高燧也派出去,但要和老二分開,以免兩個人一拍即合,扯么蛾子。
好聖孫朱瞻基,慢慢發展,等著他爹朱胖胖死後,繼承皇位。
沒辦法,
朱高熾的病是天生的,在後世都難治,別說在大明了。
只能聽天命了。
朱瞻基也早死,倒是原因很多。
可能是從小跟隨朱棣征戰,留下了暗傷。
不過這次夏宇改變了歷史,大明崛起速度很快,朱棣沒有五征漠北,希望朱瞻基能活久點吧。
至於再之後的,夏宇就管不了了。
個人有個人的命,
夏宇好好操控朱棣的命就行。
兒孫自有兒孫福。
「土澳給老二,北美給老三。也算是仁至義盡,安排妥當了。」
如今大明布局全球,
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做皇帝的誘惑更也大了。
這可是全球的皇帝啊。
所以自己這些兒子什麼的,必須分派出去。
王不見王,
一旦讓朱高煦在大明境內,他造反的心思就不會減。
只要騙出去就好了。
做個征戰大將軍,到時候把土澳這塊好地方分給他,也算一州之主了。
起碼比以往的皇帝都要爽的多。
有了具體判斷,
夏宇提筆寫道:
【立老大朱高熾為太子,朱瞻基為皇太孫。安撫老二朱高煦,告訴他天下還沒打完,應當勉勵。同時找機會將他派往有『袋鼠』所在的大陸征戰。再找機會派老三去有『平原和黑土』的大陸征戰。】
【整理之前船隊帶來的各大陸的特殊作物,嘗試種植,推廣其中產量高的主食類農作物。並鼓勵生育。】
【大力培養軍隊。】
【樹立大明貨幣的霸主性,一切重要資源,跨國性貿易只能由大明貨幣結算。】
【度量衡,並且一切跨國貿易必須以漢字書寫契約。】
【疏通運河,編纂大典,新建北平。】
隨著攤子鋪的越來越大,夏宇每次給出的方案內容也越來越多。
而且往往還要趁著一個選擇節點,干一大堆事。
立太子之事已定。
下面的幾條內容也是夏宇結合後世超前視野做出的選擇。
首先是種植其他高產的農作物。
原本大明的主要糧食來源是馬鈴薯。
但現在船隊從北美,南美,土澳回歸。
帶回了諸多作物。
有很大可能在其中找到玉米和紅薯這兩個神級作物。
歷史上,這兩樣東西,要等百年後,哥倫布大航海抵達南美,才將玉米和紅薯遠播世界。
但如今,
大明的船隊比哥倫布早上百年,
而且一開始帶著的命令就是繪製航海圖和搜集特殊作物。
要找到玉米和紅薯應該不難。
作物多樣性不僅能夠增加產量,而且還能避免群體作物受災受病。
至於【大力發展軍隊】。
大明徵戰全球,其它可以少,軍隊絕對不能少。
至於擴大軍隊所帶來的巨大財政支出......嗯.....全世界買單——跟老鷹學的。
以大明現在的實力,
不管大明境內發生什麼事,天災還是人禍,都可以全世界為大明買單,容錯率極高。
這也是夏宇下一條——【確立大明貨幣 霸權地位】的做法原由。
世界各地的重要資源交易都只能由大明貨幣結算。
這樣就是逼著全球儲備大明貨幣。
這樣一旦以後大明境內出現點什麼天災人禍。
大明就可以很快速的解決——印錢!
是的,就是印錢。
瘋狂印錢發給百姓,至於所謂的通貨膨脹,貶值之類的...由全世界給大明買單。
因為全球的重要物資都和大明幣掛鉤。
其它國家想要生存只能捏著鼻子分攤大明通貨膨脹。
對其它人來說很噁心,但對大明來說很有用。
這就是後世流氓鷹的手段。
此舉一旦成功,那麼全世界都是大明的血包!
大明想倒都難了。
這一舉措也算是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朱元璋留下的一大堆經濟難題。
老朱家的子孫就喜歡印大明寶鈔,瞎搞經濟。
印吧印吧。
貨幣霸權一旦成立。
就算瞎印寶鈔,也能比原本的大明經濟跨的慢。
要是有聰明人出現,
有貨幣霸權在,也能很快很容易的解決大明經濟制度稀爛的問題。
至於後面的兩條內容。
一個度量衡,和重要交易由大明文字書寫契約。
也是為了鞏固大明貨幣的霸權地位,同時從文化衝擊其它地區。
硬仗軟仗都要打。
至於最後一條。
【疏通運河,編撰大典,新建北平城。】
大明經濟上來了,自然要發展國內。
疏通運河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
而且夏宇已經想好,其主要勞動力是其它國家的軍隊。
他已經下令讓鄭和再下西洋,就瓦解對方的軍隊,帶回大明。
軍隊都是青壯,帶回大明自然不是白養他們,要幹活的。
至於新建北平城......
若說大明今後最大的威脅,不是遠處的北美,土澳之類。
而是近處和大明接壤的北方。
雖然北方被朱棣清理過很多遍,
扼殺了瓦剌和女真。
不過草原部落分分合合,一旦出現一個能力強大者,很快就能整合所有部落,成為一支強大的戰鬥力。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輪迴上演過很多遍了。
不得不防。
仔細看了幾遍自己的策略,
從民生,經濟,文化到戰事都寫了。
滿意的點點頭,
將策略提交。
模擬之書沉寂良久,顫抖幾下,開始出現新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