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希臘與印度所傳之南海

  各地有關印度尼西亞和南海各地的記載,我們也從希臘人和印度據民族學者指出:玻里尼西亞的某島上,對外來商賈,有一定的接待室和一定的接待女。此習俗或即系馬來群島傳過去的。

  人那裡找到。由於公元前希臘一—馬其順人兒次侵入印度,特別是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的侵入,給予印度以深遠的影響;而當他們回國時候,又復開闢了阿拉伯海的航路。公元前305年,希髒——馬其頓人由塞流古一世率領遠征軍又復一次侵入印度。這樣,希臘的航海家也從印度人那裡獲得了許多關於印度沿海以及印度以東的地理知識了。

  有一本講述希臘——埃及同東方各國貿易和航海的書,比做《印度海周航記》。這裡的「印疫海」更正確的譯法是「紅海」。這書的第二部分是從公元一世紀的希臘文記載中摘下來的。據報導,他們曾航行於印度的西海岸,一直到南邊的角上(即科摩林角)。從那裡起到本地治里之間是出當地航海者沿著東海岸航行的。在東海岸的各個港口有來自埃及的物產。之後,他們還同恆河河口各地進行貿易,其中有來自金地和金島的海龜。他們沒有再向東面航行,儘管他們是能夠航行到更北面的地方直到中國的。這裡所謂金地,有人認為就是指細甸,而所謂金島那黛是蘇門答臘,海龜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群島的。這或者可以江明他們也同群島人有過貿易關係。

  葡萄牙史學家何·德·巴羅斯在他的著作《十卷集》中,根據一些傳統和見聞寫道:在蒂雷市場上,許多商人中就有爪哇商人,「他們販賣人口和銅器,他們往返貿易,占據定期的市場,他們帶來白鐵、肉桂和蘆席。」他還說:Java這個名稱之由來,可能是由於印度尼西亞群島離亞淵大陸很遠,即Jauh。所以古時的Java,是包括所有群島的。同時弗拉古在他的《馬達加斯加的歷史》一書中非常肯定地指出:非洲島上的大部分居民所說的語言之中有不少爪哇的、馬來的語彙。這就證明,這些國家大約在兩千年以前就已經建立了商業關係。爪畦是亞洲官庶和有勢力的國家。他們把商品帶到馬達加斯加,在那裡有大量人居住下來。

  有個希脂地理學家托勒密,大概在165年(或者還要更早一些),寫了一巨冊《世界地理志》,還附有經緯線的地圖。在有一輯旦,於解說了黃金半島以後,就談到有關印度尼西亞的群島。所謂黃金半島,就是馬來半島。談到群島時,他說,有5個Barousai島,島上住著吃人的人類;有3個Sabadeibai島,也住著吃人的人類。接著他又解釋Jabadiou或Sabadiou島,意思是黍稷之島:據說這島非常豐饒,盛產金子,有一商業城市,名為銀城,在島的西隅。接著又談到3個Satyroi島,居民都有尾巴;10個Maniola島,居民也吃人;在那裡的船隻是用鐵器系住的。

  上述記載看來是從印度人那裡得到的。所謂「住著吃人的人」和「長著尾巴的人」,大都也是當時侵入印度尼西亞的印度人對當地居民輕視意識而捏造的。儘管食人風習是人類所有祝先都曾經經過的,但到了已經能用鐵器繫船的時代;一般說來,食人風習已成為偶然的、個別的現象了。他們特別誇大這點顯然是別有用心的。上述的地名中,我們可以核對的是Barousai島,這大概就是蘇門答臘西海岸的婆魯師(Barus,即現譯巴魯斯),但它是一個港口,並不是5個島;可是在它的海外卻有尼亞斯群島。所謂Sabadeibai,有人認為deibai,即印度文的dwipa (洲或島);可能和Sabadiou是同一的,這就是印度人稱做Javadvipa(爪哇或閣婆),但從它的敘述中看來顯然是兩個地方。我們認為可能是指現在蘇門答臘占碑河口外的「Muarasa-bak",這個名詞意思是「沙巴河口」。在那裡的海中就有新及島和林加島等。所以說是三個Sabadeibai。Iabadiou或Sabadiou被解釋為黍稷之島,這是采自印度人的Jawadwipa或Javadvipa而來的。中國漢時稱為「葉調」,據說也是這一名稱的對音。而後來的中國史書則又稱為「閱婆」。但古時的「閣婆」,似乎不僅指今日之爪哇,也還指今日之蘇門答臘(或蘇門答臘南部)。可是它又說到「有一商業城市名為銀城,在島的西隅」,那就可以肯定是指爪哇的西部。在古代的爪哇,西部是遠較中爪哇和東爪哇為發達的,銀鼓和銅鉞就大都來自爪哇的偏西部分的。

  此外Satyroi可能是指小巽他群島。Maniolai島的名稱曾見之於印度尼西亞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被稱是「磁鐵山Maniolai」其地大約在今日松巴哇的北部薩勒灣口外的坦博臘半島。

  這些絕理的記載,不能說明任何事情。但在一、二世紀時印度尼西亞群島已有商業城市,盛產黃金和某種穀類,已為西方人所注意了。

  在印度本國最早談及印度尼西亞的是《羅摩衍那》。這是印度最古的兩大史詩之一。其製作年代有人估計在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四世紀之間。就史詩所歌頌的英雄人物來著,已不是婆羅門種姓而是到帝利種姓,因之,它應該是孔雀王朝建立前後的產物,但其中有一部份或者是後加的。在《羅摩衍那》的第四卷中,敘述猴王蘇耆梨婆為羅摩尋找其被拉伐那所掠奪而去的愛妻悉多,遣諜四方,歷敘諜跡所經之地,無異為一地理的記載。其中有雲「至Yava島,七國莊嚴,金銀島,金礦為飾。」另本則雲「Yala島,果實甘昧莊嚴。又有金銀(Suvarnarupyaka)島及Gana島,人們認為兩老都是指爪哇(或包括蘇門答臘)。

  又有一印度古籍,志有爪哇。這就是《-+二游經》,迦留陀伽於392年譯為漢文,則其書必早於四世紀,而為二世紀或三世紀的作品。《十二游經》有云:「海中有二千五百國,百八十國啖五穀,二千三百二十國啖魚鱉龜蹬。王國五,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土地盡事佛,不事眾邪。第二王名迦羅,土地出七寶。第三王名不羅,土地出四十二種香及白琉璃。第四王名閣耶,土地出蓽芨胡椒。第五王名那頻(或作那頗),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五大國城,人多黑短小。」在這一記載中有兩點值得注意。所記之國,皆在海中,即非印度本土。所有居民皆黑短小,則非雅利安種之印度人,而是自錫蘭以東的印度尼西亞群島上的居民,是很明白的。其第一國名斯黎或即指錫蘭。亦即《漢書·地理志》中之已不程國。錫蘭古名為Siele-diba。而閣婆則為爪哇無疑,因蓽芨,即為長胡椒是爪哇的出產。其他如迦羅,即Kala,原意為黑,馬來半島的吉打,亦即為Kala的音轉,吉打原名為「簡羅」。《通典》卷一八八雲「哥羅國,漢時聞焉,在盤盤東南,亦曰哥羅沙羅國」。迦羅,即指今日之吉打或指克拉地峽一帶。因為盤盤據考證系在今日的泰國境內。所謂「土地出七寶」,或指其地產錫或金,古人以錫為銀。不羅肯定是Barus的對音。婆魯師以出產片腦聞名,即所謂土地出42種香。中國古代所謂「婆律膏」,即指婆魯師所出產的片腦等。不羅之為婆魯師,正如「婆律」之為婆魯師,乃同名異譯。而那頦或那頗,則頗難索考。但亦必為群島的一個島。

  古代印度人之於印度尼西亞群島,都認為是發財致富之地。雖然在書籍記載中不多,但在古諺和航行習慣中卻頗多表現。據稱:西印度古吉拉特地方古諺語有云「去爪哇者,不得還;如還可富雕兩代之上。」又考古代印度商人於航海前必作如下之宣言:「如有不念父母妻兒家族者,若吾人航至寶國,得慶生還,其人富可七代。」又云:「若吾人得還,可得七寶,贍七代,富足無窮。」從上述這些記載中,我們大致可以看作一世紀以來印度勢力侵入印度尼西亞和南海各國的約略證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