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疏遠了不少(15)

  沈旭東每年都會專門給陳導明、張果立、馮小剛拜年…

  畢竟起步階段,這幫人真的幫了他很多!

  包括曹華益、呂海鹽…

  第一部戲《傑出公民》的投資方是中聖春秋影視公司,老闆是海岩,曹華益絲總經理,雖然大家是看在陳導明的面子上投的錢,但…第二部戲《飛行家》可是中聖春秋影視公司獨家出品。

  再說了,他可是京圈新的話事人…

  好吧,現階段,所謂的京圈早就不再具備以前的崇高地位了。

  在那個胡同孩子和農村孩子基本上沒有機會進入文藝圈,文藝圈幾乎都是大院人「父傳子家天下」的年代。

  BJ又因為是首善之地,京圈幾乎壟斷了所有的文藝創作的年代,在改革開放時期之前,一直到90年代中期,基本上都執中國文藝之牛耳。

  京圈最早接觸到西方思想,他們有特別的文化優勢,很容易接收到外來文化。

  你能否認崔健的《紅旗下的蛋》嗎?你當時能拒絕《天下無賊》嗎?你會討厭江聞嗎?

  那時候他們就是有得天篤厚得優勢,現在其他地區發展水平上來了,自然他們就沒有優勢了。

  尤其是他們還像某些協會一樣,搞出身門第,那就只能衰落。

  新世紀後,各種資本紛紛湧入文藝市場,各地文藝猶如雨後春筍般的開放,各種影視藝術院校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各種選秀節目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網絡文藝更是進一步繁榮昌盛。

  甚至很多不是科班出身的也可以進入文藝圈,例如快男、超女捧出來的一堆草根,這種草根以前根本不可能有機會上螢屏或者銀幕。

  各地的草根作家也在網絡上野蠻生長,而不用入京求得功名,京圈也終於不再是那個壟斷文藝市場的托拉斯。

  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知識獲取難度和門檻都大大降低,信息繭房基本破除了,京圈那批人失去了知識截留能力和話語權壟斷。

  京圈靠著捯飭點舶來文化、買辦小資生活理念、大院子弟混混地痞形象、標新立異河殤觀點的那套人設,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經是歷史糟粕了。

  扯回來,其實沈旭東也不算京圈,他跟江聞差不多,江聞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完完全全是京圈班底捧場才拍出來的,後來,從第二部作品《鬼子來了》開始,起碼在創作上,已經逐漸脫離京圈那群人了。

  沈旭東也一樣,除了《奮鬥》外,他也不怎麼搞所謂的京味文學,天美公司相出品的作品,啟用地位演員,五花八門,但有一點,基本都是專業院校出來的。

  說白了,他早就脫離所謂的京圈範疇…

  但該有的尊敬,還是要有的!

  沒出正月就是年嘛。

  ……

  陳導明組了一場家宴,也不算家宴,應該叫朋友聚餐。

  葛大爺、馮曉剛、張果立都來了,沈旭東當然也在。

  幾個傢伙先是追憶往昔,然後聊起了連續三部電影破十億…

  馮曉剛道:「《唐探》快15億了吧?」

  沈旭東很認真回答:「…估計到不了15億,3月檔期一向很冷…而且後續太多電影上映了!」

  「超過《阿凡達》了…」

  「主要是占了檔期的便宜…」

  張果立搖頭:「華宜也做了一部《村晚》,票房才一千多萬…」

  「現在開始,明星不等於賣座咯!」

  「主要還是因為電影太爛了…」

  《越來越好之村晚》,效仿港片賀歲,集結了一大批明星,主線故事就是辦一場村晚…

  純粹是『借鑑』黃百銘的賀歲片鼓搗出來的,只不過《村晚》的明星陣容更加強大…

  但…沒啥用,因為片子太爛了!

  觀眾對這類電影也沒了興趣…

  「現在確實是年輕人的時代了,或者說,觀眾這個群體,永遠都是年輕人!每個創作者都有時代性!」

  「總體來說,現在的電影環境也是好的。不像我們那個年代,電影導演永遠被幾位老先生把持,新導演,哪怕你是張藝某,也得在製片廠熬個十年!」

  「所以,還是旭東有本事,從一開始就不斷給新導演機會…」

  「沒有…」

  沈旭東擺手:「我其實是沒辦法,我做的都是類型片,老一輩的導演不太懂這些,香港那幫導演倒是懂,但死要錢而且養不熟…只能找新導演…」

  馮曉剛搖頭:「觀眾不在乎這些…」

  「不是,黑澤明導演當年拍完《紅鬍子》,公司破產,借高利貸拍了《電車狂》,票房依然能失敗,高利貸還不起,利滾利,壓的他喘不過氣,割腕自殺,幸好搶救過來。那一陣,許多觀眾和自以為新進的導演都假惺惺為他嘆息,為他哀傷!」

  「但後來被蘇聯選中,拍攝出了《德蘇烏札拉》,更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然後他憑藉《影武者》斬獲坎城金棕櫚!」

  「我一向認為,電影好壞和投資大小、格局大小、故事大小沒關係。電影導演優異與否、也不該用新舊來衡量!我提攜新人,是因為一直認為,人才輩出才是好現象,但老導演同樣有他們自己的情懷和追求!」

  「所以,你幫張藝某寫了好幾個劇本?」

  「…我沒寫幾個,基本都是搜集的,也不是特意給他準備的,這不是他簽約公司了…」沈旭東聳肩:「就拿給他看,他很喜歡…」

  陳導明插話:「那個《愛》,聽說本來是英語劇本…」

  「對,主題是關於溫柔的殺戮…」沈旭東大概說了一下劇情,然後道:「我本來想找個歐洲導演執導,張導很感興趣…就給他了!」

  「《一九四二》…我還是想不通,這電影不差啊…」

  「那《肖申克的救贖》也不差的…」沈旭東很認真道:「現階段的主流觀眾都是85後、90後,他們對反思歷史沒有興趣…而且對一部電影的評價,不應該只是簡單的用票房評價…」

  「我就是覺得憋屈…」

  《一九四二》不止票房慘敗,連口碑也不咋地…

  五更有點懸…

  我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