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和蘇錦兩人遭遇的那一件又一件兇險事中,雖然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是寧王府所為,但是其中肯定跟寧王府脫不開干係。
他們是不是主謀不知道,但絕對是同謀。
以前沒有證據不能拿他們怎樣,這一次看到他們慘敗,簡直大快人心,什麼仇都報了。
要不怎麼說盧氏和趙明漣蠢呢?
趙明漣被他打了悶棍又如何?沒有證據就該自己忍氣吞聲的認了,他倒要,居然反倒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不但知道他窩囊的被人暗中下手揍了,更知道了他兩口子口口聲聲「沒有證據也是定郡王乾的,反正就是定郡王乾的」簡直智商捉急,淪為笑柄。
自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日尚未塵埃落定之前秦朗是一日不會對他們真正的放心的。
蘇錦想想御前寧王父子的反應都替他們尷尬,不過幹了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更害了這麼多條人命,他們還能安然無恙依然享受著人所不及的富貴,已經是太便宜他們了!
蘇錦暗自感慨:會投胎的人,天生就占便宜啊!所謂的真正的公平,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的。
從投胎那一刻起,就是不公平的。
但對於寧王父子來說,落到如今這地步,恐怕比殺了他們都更令他們難受吧?
這是他們該得的報應。
從這上頭來說,一切又都是公平的。
「對了,宋巧兒呢?她可還在大理寺?」蘇錦忙又問。
這件事的大功臣,一個是秦九秦十,一個就是宋巧兒。
秦九秦十她自然會重賞,宋巧兒該如何安排,就得好好商量商量了。
「放心,」秦朗道:「我已讓人打過招呼了,如今案子未結,她作為苦主原告自然得留在大理寺衙門,沒人會難為她的。等此案了結,咱們再秘密安排人送她離京吧。」
去哪兒都好,就是不能留在京城中。
私底下蘇錦秦朗也最好不要與她有任何接觸。
蘇錦想想跟自己交好的這麼多人,無論是烏水城的唐姐、繁城林家、金陵沈家以及許溶月發展的各種緊密聯繫的關係網,想要好好的安排一個宋巧兒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兒,也就放心了。
「嗯,那便先等著結案吧!」
秦朗撫了撫她的臉,「你總算是回來了,好好在家補一補。」
媳婦兒自己感覺不到,可他就是覺得瘦了不少啊。
蘇錦哭笑不得,還讓她補呢!
蘇錦從城外回到府中本來便是下午了,說完今日那一場官司,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兩人換了套衣服,秦朗順手抱起臻兒,三人帶著秦九秦十一塊兒去正院。
上前請安,謙王笑得滿臉慈愛,謙王妃笑容看上去也並無異色,心裡是怎麼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出乎意料的謙王主動誇了蘇錦不少話,看樣子是想要安撫蘇錦。畢竟之前在金鱗樓他說了什麼他自己多少也有些記得的。
而蘇錦去了皇家寺廟之後,謙王府就完全當沒了她這個人,沒有問候過半聲,相反,還打起了秦朗的主意。
這會兒想起來,謙王多少有點心虛。
只不過他的心虛是真的只有一點點而已——他是長輩,就算一時對晚輩有什麼不太好的那又如何呢?那也天經地義。
在安撫蘇錦的同時,謙王也不忘表示這麼個意思。
蘇錦虛與委蛇,不管他說什麼她都笑著隨口應了下來,一副之前發生過什麼我統統都不記得了的表情,令謙王暗自鬆了口氣並且得意。謙王妃默默瞟了蘇錦一眼,總覺得她不像那麼大度的人。
說起來,謙王府眾主子已經許久沒有在一起吃過一頓團圓飯了。
蘇錦、秦朗從來不是找事兒的主,白側妃母子底氣不足,不敢,謙王、謙王妃見寧王府垮台,高興那是真心實意的高興,這一頓晚宴倒是吃的風平浪靜,並且仿佛還有幾分其樂融融。
晚飯後不多會兒,蘇錦秦朗便帶著臻兒告辭了,順便還帶回去一對品質極好的白玉瓶、一柄鑲著許多紅藍寶石祖母綠的金如意,這是謙王賞給蘇錦壓壓驚的。
都是貢品。
這樣的東西雖然不能賣了換錢,但好歹也是一筆財富啊,蘇錦大大方方的道謝笑納了。
弄得謙王妃心疼之餘微微有點兒鬱悶:蘇氏真是沒骨氣啊,之前被王爺嫌棄得到了骨子裡,甚至當著她的面都沒給她面子,她居然還能滿臉是笑的收下王爺給的東西?
她難道不知道她收下了東西便是摒棄前嫌的意思嗎?
還是說眼皮子這樣淺?
這一夜,小別重逢的夫妻倆自有一番美妙,次日秦朗一早去上朝了,蘇錦卻將近中午才起來。
臻兒還以為娘又不見了,無論如何誰也哄不住,愣是跑到蘇錦臥室里爬上了床在床上玩兒,陪著娘,哪兒也不肯去。
蘇錦無奈只好由著他,讓人拿了他的玩具給他玩。
只是兩歲多的孩子天性好動,即便再好的玩具也沒法兒坐在那兒玩上半響,沒多大會兒,臻兒就鬧騰著不肯安分了。
不肯安分還不肯走,一定要陪著娘,蘇錦無奈,只好也起了,不然的話,她覺得她大概能睡一整天吧?
起來沒多大會兒,崔靜蘭又來拜訪,笑著奉承了好些話,直到午飯的時候才告辭離開。
看著崔靜蘭離開的背影,蘇錦眯了眯眼,田氏調教的很成功啊,她這位表妹如今簡直就是賢良淑德謹小慎微的表率楷模,哪裡還有半點當初的愚蠢跋扈沒腦子。
自己這次倒霉,她居然也安安靜靜的沒出來蹦躂、什麼不該說的話都沒說。
如此隱忍,所圖非小啊。
蘇錦真是越來越佩服自己這位大嫂了。
隨著寧王府的垮台,京城中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風平浪靜。
謙王府眾人小心謹慎,見了誰都和和氣氣的,武王府同樣並沒有做任何出格的事兒,仿佛都特別的有兄弟情,看到寧王府垮台心裡非常難過似的。
然而無論是謙王府、武王府,還是眾朝臣,心裡都很清楚,隨著三方穩定被打破,謙王府與武王府遲早要正面對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