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 1776才想起來那個計劃
楊木帝國光芒四射的明珠——若斯萊納,這座城市曾以其獨特的精靈風格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作為楊木王國的心臟,它的地位舉足輕重,然而,現在的它卻沉浸在一片沉重的陰雲之中。
大唐帝國的彈道飛彈如同暴怒的巨龍,從高遠的藍天中俯衝而下,撕裂了原本安寧的天空,攜帶著毀滅性的力量直撲這座城市。
飛彈的精準度雖然算不上完美,但其威力卻足以震撼人心。當一枚飛彈擊中一棟剛剛建成三年多的摩天大樓時,整棟大樓瞬間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隨後是磚石與玻璃的碎片如雨點般落下,將周圍的一切籠罩在了一片混沌之中。大樓的框架在爆炸的衝擊下扭曲變形,最終轟然倒塌,激起了一片塵土與煙霧。
這座大樓建成的時候也算是精靈的驕傲,它全部使用精靈自己生產的鋼筋和混凝土建造,代表著精靈建築產業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可是現在它已經轟然倒塌,數不清的平民被掩埋在廢墟之下,空襲的警報還在迴蕩,硝煙還在向周圍彌散。
另一枚飛彈則落在了精靈族傳統建築區,那裡的每一棟房屋都是由珍貴的木材精心構建而成。飛彈的衝擊力使得這些脆弱的建築仿佛紙糊的一般,瞬間崩潰瓦解。
木頭在火焰中噼啪作響,與人們的哭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慘烈的畫面。而那些曾經精美的雕刻和裝飾,也在爆炸的餘波中化為烏有,只留下一片廢墟和無盡的哀傷。
和鐵爐堡一樣,這裡到處都是延續了百年的歷史見證,現在它們卻在戰爭的摧殘下變成了歷史。
居住在這些地方的往往都是精靈內真正的貴族,現在這些以為戰爭和他們沒有多少關聯的人終於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非常離譜。
遠處的街道上,飛彈留下的彈坑深不見底,宛如大地的傷口,不斷地向外散發著死亡的氣息。
剛剛鋪設的瀝青路面徹底損壞,蔓延出恐怖的龜裂。周圍的建築也被震得搖搖欲墜,有的甚至直接倒塌,將裡面的平民壓在了下面。
恰好路過這裡的汽車被衝擊波掀翻,交通徹底癱瘓,死去的行人的屍體還躺在路中間,周圍火光四濺,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焦味和血腥味。
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公共設施同樣難逃一劫。電力線路被炸斷,大半個城市市區了電力。現在還不是晚上,所以損失還不直觀,等到入夜之後,那恐怖的黑暗蔓延到每一個街區,人們才會意識到他們差不多又回到了二三十年前。
供水系統也受到了嚴重破壞,大片街區失去了水源。沒有了自來水的城市自己就能毀滅自己,僅僅是沒有辦法處理的排泄物就足夠讓若斯萊納的居民們頭疼了。
幸運的是,煤氣管道並沒有大規模普及,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二次爆炸情況。但這並不能減輕人們的恐懼和絕望感。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戰火吞噬,卻無能為力。
一輛消防車終於趕到了現場,面對著依舊燃燒的建築,車上下來的消防員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們帶來的水肯定是不夠處理眼前的災禍了,街道上的消防栓又只是一個擺設——天知道那玩意兒的建設費用在什麼時候被誰給貪去了。
現在問題來了,他們也只有束手無策的站在那裡一個選擇了:儘管報警的是一位尊貴的伯爵,可沒有水的他們也無能為力不是麼。
遠處的警笛聲漸漸清晰,一輛救護車路過了被飛彈命中的地方,它匆匆駛向了他處,緊跟著來到這裡的是一輛軍用卡車。
卡車上跳下來了一個又一個士兵,這些帶著M35鋼盔背著毛瑟98K步槍的精靈士兵們負責戒嚴整個區域,維持治安保證權貴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雖然已經不安全了。
而那些曾經為城市帶來便利的公共設施,如醫院、學校等,也在這第二次飛彈襲擊中戰慄。這些地方都沒有什麼防護措施,甚至連防空掩體都沒有。
城市發展的太快,發展的時候表面工作做的太多,背地裡的保障設施在乎的太少,最終就只有這麼一個難看的結果。
如果不下一場大雨,誰能知道城市的排水系統好不好?如果不經歷一場戰爭,誰又能知道自己身邊有沒有防空掩體呢?
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每年都有可能下雨,但是防空洞很有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會用上一次……
雖然醫院裡的設備沒有被炸毀,飛彈也根本沒有命中醫院,但是恐懼依舊在這裡蔓延。病患們無助地躺在病床上,護士醫生們此時此刻根本沒有時間去理會這些可憐人。
所有的地方都亂糟糟的,有些護士在詢問飛彈還會不會落下,有些醫生則是在張羅如何疏散醫院裡的病人,可誰也回答不上來這樣的問題,精靈們可沒有什麼戰時醫院指揮管理的備用計劃方案。
同樣的,學校也是如此。學校里的孩子們則驚恐地坐在教室里沒有任何辦法,他們根本也沒有安全的避難所。老師們希望讓這些孩子們趕緊回家,可這些孩子們的家長此時此刻卻根本聯繫不上。
總不能就直接讓孩童們自己回去吧?回去家裡沒有人又要怎麼辦呢?所有的事情都是問號,這讓已經焦頭爛額的老師們只能急的原地打轉。
終於,倒塌的大樓旁邊也來了一輛消防車,雖然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可身穿厚重防護服的消防員,至少能讓周圍的人安心不少。
很快,這些消防員就開始了工作,他們在濃煙和火光中穿梭,試圖搶救那些還有搶救意義的建築和人員。
那身橘紅色的消防服帶給了周圍平民們一絲希望,這些橘紅色的的身影在煙霧中顯得如此渺小,但他們的精神卻如此偉大。任何世界的消防員都是值得歌頌的,這些可愛的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堅持守護著城市的最後一線生機,他們是災難與生命之間最後一道屏障。
好消息是飛彈沒有再繼續落下,十枚飛彈從天而降之後,第二次飛彈攻擊也似乎停止了。越來越多的平民也自發的加入到了搶救的工作中,這是他們的家園,他們比誰都更不願意自己的家園毀滅。
這些平民自發的組織起來,利用手邊的工具,如鏟子、水桶等,幫著消防員清理起了周圍。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將受傷的人轉移到安全地帶,為他們提供食物和庇護。
一些擁有特殊技能的居民也站了出來,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修復受損的電力還有自來水線路,只不過缺乏工具以及設備,他們的進展非常緩慢。
本來應該建立起來的損管中心,本來應該設立的備用通信系統,因為精靈的反應遲緩一直都沒有建立起來。
上一次攻擊距離這一次攻擊的時間也很長,所以許多人都覺得,大唐帝國的飛彈襲擊可能只有那一次,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現在發生的事情無疑是打了所有人的臉,和上一次幾乎一模一樣,精靈這邊沒有任何的準備,大家依舊慌亂,大家依舊無計可施,大家依舊好像是第一次挨揍一樣。
和前一次被攻擊的時候相比,楊木帝國的高層沒有任何進步。所以一切都還是老樣子,一切都還是毫無章法。
……
坐在汽車裡,楊木一世臉色難看到了極致,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大唐帝國的第二次飛彈襲擊會來的這麼快。
按照原本的推測,這種可以橫跨千里的飛彈怎麼說都不可能便宜,所以類似的攻擊很可能只是象徵性的,不會太過頻繁。
也正是處於這樣的判斷,所以楊木一世才能無視了上一次的攻擊,把許多應對計劃丟在了一邊。
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幾天時間裡,楊木帝國高層依舊還是在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熱風港附近。
唐軍在這裡發動的局部進攻,似乎是在尋找聯軍防線的薄弱點。這一輪試探性的進攻搞得聯軍方面非常緊張,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大唐帝國會在春季發起新一輪的攻勢。
這一輪攻勢也很可能圍繞熱風港展開,畢竟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修整,熱風港很可能已經恢復了吞吐能力,背靠港口的大唐帝國部隊,自然更容易獲得補給物資。
相較於內陸地區部署的部隊,這些沿海部隊更有補給優勢,大唐帝國之前連續南下,搶占聖羅和熱風港等一系列港口,所圖不就是如此嗎?
現在問題來了,唐軍又一次襲擊了若斯萊納,精靈這邊一片混亂,電廠又一次癱瘓,楊木一世不得不在飛彈攻擊結束之後,親自前往電廠視察一圈。
畢竟電廠的損毀不僅意味著能源供應的中斷,更是對整個城市的工業穩的沉重打擊。與此同時,他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全國民眾的情緒,楊木一世的親自視察,無疑是對全國民眾的一種鼓舞與激勵,多多少少挽回一些若斯萊納平民的民心。
陪同楊木一世的,還有空軍總司令巴倫。他現在可以說是眾矢之的,他的空軍拉胯的表現,估計很快就要被群臣們罵死在大殿上了。
所以他陪同皇帝楊木一世陛下巡查了本來應該由他來守護的電廠,看到了那個被飛彈掀飛了的發電廠廠房。
坦白的說,整個電廠損失的並不算嚴重,但是維修怎麼也需要兩天左右的時間,這些時間大半個若斯萊納都沒有辦法在夜裡享受照明了。
為了保護皇帝陛下的安全,這裡已經站滿了皇宮內的近衛,閒雜人等都已經被趕出去了,這個時候也顧不上搶修什麼的事情了。
楊木一世站在遠處看了看那個看起來和危房差不多的廠房,依稀看到了已經被砸壞了的變電設備還有一些輔助設施,詢問了一些稍微專業一點兒的問題。
比如說這些設備都是什麼,都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有沒有備用的零件,什麼時候可以修好……
「陛下,我覺得應該建立一個備用的電廠,這樣一來,如果我們這邊出了問題,至少還有一個電廠可以……」陪同在楊木一世身邊的電廠廠長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是真的怕了,如果下一輪飛彈直接命中了他們核心廠房,那可就不是兩天三天就能解決的問題了。如果真的給皇宮之類的地方斷電了,搞不好自己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聽到這個廠長提出的建議的時候,楊木一世才想起來之前那個年輕的空軍參謀提出的應對方案:對方雖然說的全都是被動挨打的辦法,可顯然這時候有辦法就比沒辦法強一些。
所以他看向了巴倫,不太情願的吩咐道:「之前空軍不是有一系列的應對方案嗎?修建更多的地下掩體,建造備用的電廠和水廠之類的……」
「呃,是的陛下,是有一套方案。」巴倫聽到楊木一世問起了這個事情微微有些詫異,但還是趕緊點頭承認道。
「先實行其中擬定好的那部分吧,你親自盯著,修建一個備用的電廠,儘可能保證電力供應……」楊木一世看著眼前的發電廠廠房命令道。
「是,陛下!臣明白了。」巴倫低頭答應,他也只能答應下來:現在他作為空軍司令沒有辦法攔截敵人的攻擊,那就只剩下滿足皇帝命令這一個選項了。
儘管他也沒有什麼計劃,對什麼修建電廠也沒什麼概念,不過他不是有一大堆去大唐帝國留學過的手下嗎,回去問問那個多嘴的參謀,對方肯定是有辦法的不是麼?
反正那個該死的計劃不是他提出來的嗎,到時候就讓那個年輕的參謀去負責就可以了……嗯,到時候再找幾個人監督他,別讓他鬧出什麼通敵的問題來,這就萬無一失了。
——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