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戰告捷

  「不過,這麼高的壓力,病人隨時有死亡的危險,就算我正在做手術,病人也可能不給我機會,我的引流管很有可能來不及放進去,病人就會因為壓力太高而腦疝死亡。這一點,希望你們能夠理解。」陳浩以極快的速度,非常果斷而清晰的語言,將情況說了一遍。

  病人的兒女們都不傻,他們聽著陳浩的講解,心中都有一個判斷,這位陳醫生,看起來雖然很年輕,但對這種疾病的認識,比值班醫生還要透徹。

  「陳醫生,做吧,搏一把,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們也不會責怪您的。」李龍接過陳浩的話。毫無疑問,現在的李龍,是他們的主心骨。

  「好,現在馬上做!」陳浩說完,帶著他們走出辦公室。

  葉蓮的速度很快,所有該準備的,全部準備好了,頭皮也颳得乾乾淨淨的。

  陳浩麻利地戴好口罩,為穿刺點做好定位,並標記好,然後消毒、鋪巾。這樣的時刻,陳浩連麻醉的過程都省了,一個昏迷的病人,打麻醉沒有意義。

  「周醫生,麻煩您打電話給翟主任。」陳浩很清楚地記得翟向文當時的叮囑,他說了,第一個病人,他一定要親自看著。

  「好,我這就去。」

  這是陳浩第一次用不鏽鋼手鑽去鑽一個人的顱骨,這一次,陳浩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硬骨頭!

  陳浩用全身的重量壓在顱鑽上,然後用手使勁旋轉螺紋狀的顱鑽,他希望用身體的重量,手部的力量,和鋒利的不鏽鋼鑽頭,儘快將顱骨鑽穿。

  是啊,此時此刻,時間就是生命,病人的呼吸正變得急促而沒有規律起來,所幸的是,周穎告訴他,病人的瞳孔還是等圓等大,對光放射存在,這意味著,病人還沒有發生腦疝。

  成年人顱骨的厚度平均在1.5厘米左右,就這1.5厘米,陳浩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在這寒冷的冬天,陳浩明顯感覺到,他的背部全是汗水。

  當他快要鑽穿顱骨時,翟向文趕到了。他站在陳浩的身後,緊張地看著陳浩的操作,不敢吭聲,擔心影響到陳浩。

  突然,「噗」的一聲輕輕響起,雖然很輕,但在這靜靜的房間裡,大家都能聽見。

  是的,顱骨鑽穿了!

  陳浩馬上用一枚十二號的針頭,用一種恰到好處的力度,將硬腦膜刺穿。

  接著,為引流管插入導針,將插入導針的引流管,按照標準的方向,緩緩送進側腦室前角。進針的深度,陳浩控制在4至5厘米之間。

  果然,剛推進到4厘米,馬上見到粉紅色的腦脊液從不鏽鋼導針與引流管之間湧出來,可見側腦室里的壓力之高。

  陳浩迅速封堵開口,馬上接過葉蓮遞給他的、連接引流袋的無菌引流管,再將導針拔出來,迅速將引流管接上。

  這一刻,大量的、紅色的腦脊液順著引流管洶湧而出。

  「將引流管固定在離穿刺點20厘米的高度。」陳浩對葉蓮說。

  「好。」葉蓮也是經過訓練的,知道接下來的步驟該怎麼做。

  陳浩拿起縫合針,穿好線,在引流管周圍的頭皮上縫上幾針,並將縫線纏繞引流管,將引流管牢牢固定。

  做好這些關鍵的步驟,陳浩才將幾塊方紗布剪出一個「Y」型空隙,再用這紗布將消毒好的引流管在頭皮處封閉好,再由葉蓮用膠布將紗布固定。

  整個操作過程,陳浩雖然很辛苦,但他一點也沒有忘記對病情的觀察。

  他發現,隨著大量的血性的腦脊液湧出,病人的呼吸開始慢慢變得有規律起來,接著又慢慢變得平順起來,此時的病人,就像睡著了一般。

  就算是不懂醫的病人的兒女們,看見病人手術前後的變化,也知道,他們的老爸很可能有救了。

  「龍哥,您安排好,輪流值守,關鍵是看好這條救命的管,千萬不要讓人碰到它,更不能讓它掉下來,否則,前功盡棄。」

  「好的,非常感謝陳醫生!非常感謝周醫生!也非常感謝這位護士!」李龍並不認識翟向文,但對在場救他爸爸的人,他都感謝了一遍。

  陳浩親自推著治療車到治療室,將手術器械洗乾淨,該放進消毒液里浸泡的,陳浩全部放進去。

  處理好,脫掉手套,洗乾淨手,陳浩才回到醫生辦公室。

  辦公室里,翟向文和周穎都在等著陳浩,周穎等著陳浩指導開術後醫囑。

  是的,這些技術,只有陳浩掌握,手術過程,也只有陳浩感受最深,所以,周穎必須等待陳浩,按陳浩的指示開出醫囑。

  陳浩與周穎合作無間,這一點,翟向文也看得很清楚,所以,翟向文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打壓周穎,也會儘可能地避開與陳浩的衝突。

  陳浩與周穎一起將醫囑開好,周穎將醫囑拿去給葉蓮執行。陳浩抬起頭,看看牆上的掛鍾,已經是凌晨快五點了。

  「主任,不好意思,這個時間,將您叫來。」陳浩對翟向文說。

  「叫得好,必須叫,應該叫,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翟向文顯得很興奮。

  「是,我記得主任對我說過,第一次做這個手術,您必須在場看著,所以,我才叫周醫生請您。」

  「很好,你做得很好,呵呵,如果不知道,還以為你是做這種手術的老手呢。整個過程,十分順暢,沒有半點遲滯,就如行雲流水一般,讓人賞心悅目。你不僅腦瓜靈,手也特別的巧,你呀,天生就是當醫生的料,哪怕當外科醫生,你也是一把好手。」

  翟向文從不吝嗇對陳浩的讚美。

  其實,翟向文的話沒有錯,現場的人,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是陳浩第一次做這樣的手術,沒有人會相信這一點。

  「主任,您回去休息吧,我一會去看一次病人,再回去睡一會。」

  「好,辛苦你了,以後,你將你做的每一例病人都用一本專門的筆記本登記好,達到一定數量時,我們可以寫一篇論文。」翟向文的想法,與陳浩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