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陳玉芝和柳值互相敵對,柳值惦記陳玉芝的位子又技不如人,給太后吹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皇帝深知此事,並不多言,撇開這些,只詢問衣食起居是否如意,哄太后開心:「如今也出了三年孝,待到春暖花開時,兒子奉母親往明春苑散散心。」
太后笑容滿面應了,又說:「說起出孝,我倒覺得,你該是選納妃嬪、充容後宮的時候了。」
皇帝眉心一跳:「選秀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況且朝廷連年用兵,去歲又逢大旱,依兒子看,此事可以暫緩。」
「暫緩什麼啊!」太后慈愛的語氣裡帶了點埋怨,「後宮現在除了皇后,妃位只有一個淑妃,九嬪里獨有一個昭容,餘下的不過小貓三兩隻,這像什麼話?依我看哪,不但要選,還要大選,怎麼樣也得把七品十四等填個差不多吧?」
淑妃是鎮國大將軍李奇的妹妹,昭容陳氏正是陳玉芝最小的女兒。陳昭容年輕貌美,又有才學,比出身武家的淑妃知書識禮,比出身望族的皇后溫柔婉約,自東宮時便是她最得寵,皇后早看不慣了。
這知情識趣的父女二人,正好都擋了蔡國公父女的路。
朝堂上各家大族盤根錯節,老皇帝脾氣軟死得又早,小皇帝凌清輝今年不過二十歲,雖有銳意,力卻單薄,一群老傢伙哪裡買他的帳?政令處處受阻。
小皇帝藉口守孝,三年不肯選納後宮,也是為了賭氣:你們朝堂上不給我面子,倒想讓我在後宮給你們女兒面子?是以更加寵愛位次最末的陳昭容,初一十五也不搭理皇后,以挑起陳氏柳氏不和。
皇后性情高傲,也曾找茬懲罰陳昭容,然而前腳罰昭容深秋雨夜跪抄經書,後腳就被皇帝打發去漏風的佛堂住一個月,美其名曰為太后祈福。
皇后屢屢吃癟,只能向太后姑媽哭訴。
太后有心拉拔娘家人長久富貴,然而畢竟凌清輝才是皇帝,她總不能讓皇帝面上不好看。何況兒子寵愛哪個老婆,當娘的插手指揮難免傷了和氣。
太后也曾提點過皇后幾次:「皇帝又不禁後宮讀書,你把那《孟子》、《左傳》讀兩章,與他聊一聊政務,再不濟讀一讀《詩經》、《文選》,和他吟詩作對也好。你什麼都不懂,皇帝來了就跟他告昭容的狀,他怎麼可能留在你宮裡?」
皇后臉色發黑:「我是堂堂大夏皇后,豈能弄些酸文假醋的狐媚子樣迎合聖心?姑媽你自己也不讀書,難道先帝就少了尊重不成?」
太后聽了這話,只覺心口堵得慌,嗓子眼裡噎得慌。
柳氏一門教女兒注重掌家應酬,論通讀百家,引經據典談古論今,太后確實比別家貴女差些。可是她做太子妃時應對得體,做皇后時打理宮務井井有條,從嫁入東宮到執掌後宮,三十年來她掌管的地方總是風平浪靜,從沒出過驚天動地的大事。
先帝偶爾也會提起前朝煩惱,太后不懂背後的暗潮洶湧,卻很會安慰人,日子久了也能懂一些門道,因此才維繫得帝後感情和睦,惠及年幼嫡子,縱使宮中寵妃層出不窮,高位妃嬪有子傍身,終是柳氏保住後位,叫凌清輝封了太子,繼承大統。
想到這一路走來的辛苦,柳氏家族的未來,太后再次開口勸皇后:「我也不是叫你曲意逢迎。夫妻長久過日子,哪能話不投機呢?總要說到一處,玩到一起,這感情才能長久。你讀書不行,別的方面有一樣得皇帝青眼就行。你看淑妃,正經一首《桃夭》都背不順溜,可她舞劍皇帝也愛看啊!」
皇后「呼」地站起身來,臉色通紅:「姑媽越說越離譜了,堂堂將門女兒,弄這些勾欄做派,我看不上眼!便是皇上再不進鳳儀宮,我也不弄這些東西!」說完竟自行一禮扭頭走了。
太后看著侄女如此愚頑,也唯有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