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德州新城

  舊的德州城已經被李澤當年一把火燒了一個乾淨,新的德州城卻是重新選址在衛新河邊,從李澤還在長安的時候,德州新城便開始了最基礎的建設,主要便是衛新河堤以及碼頭的重建,等到六月,大量的匠戶遷移過來之後,新城的修建便迅速提速了。

  如今半年過去了,新城的城牆還停留在規劃之上,但工坊區,居民區,商業區卻都是初具規模了,新城的建設依然按照著這個時代最為通用的里坊建設,每個坊都是獨立的存在,卻又由一條條大道連建在了一起。

  在武威節鎮度支司的統一調配之下,德州新城的建設倒真是應了一方有事,八方支援,不禁是武邑,信都這些現在極度發達的地方,便連滄州,棣州等地,也都被全體動員了起來,大量的人員被動員起來進入了德州,支援德州的建設。

  現在正是隆冬季節,大量的青壯正是無事可做的時候,正好全體徵調過來加快德州建設的速度。當然,武威節鎮並不是白白地徵調這些人手,每天都是為這些徵調的青壯發放薪餉的。

  一天五十文的工錢,絕對談不上多,但在這裡的集體食堂之中吃飯,一天卻是花不了十文,大大的黑面饅頭,兩個便管飽,但卻只要一文錢,如果捨得花錢的話,肉食也是有的,不過一碗紅燒肉,便要十文錢,絕大部分人是肯定捨不得的。十天半個月吃上一頓,便覺得美滋滋的了。大部分的人,在出發的時候,倒是準備了不少的鹹菜疙瘩,饅頭就鹹菜,正是絕配。再花上一文錢,買上一碗骨頭湯,就更美了。如果與伙頭們的關係好,這碗湯里指不定便會給你舀上一塊大骨頭,卡巴卡巴嚼碎了,吮吸光裡面的骨髓,營養照樣是槓槓的。

  閒下來的時候,三五成群地去掏掏老鼠洞,去河裡將冰鑿一個洞,放一根釣線下去,不用費多大勁兒便能弄上幾條魚來,生起一堆火,烤著吃了,也是無比快活的事情。

  這時節幹活,當然也是挺辛苦的,但對於他們來說,辛苦算得了什麼呢?普通老百姓,為了奔一口吃食,又有啥時候不辛苦呢?像現在這樣的日子,真是想也想不到呢!

  過去也是要服徭役的,但那可是義務勞動,不但吃食要自己帶,還沒有一分錢的報酬,過去被徵發來服徭役,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死也會脫一層皮,但現在,大家倒是搶著要來了。

  最早來的那一批,稍微靈動一些的,現在便已經混出頭了。想想當時徵發的時候,大家呼天搶地地與家人告別時的場景,現在想想也覺得好笑。

  等到來了,才發現與過去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最早來的那一批,倒基本上都是本地那些最窮苦,最沒有門路的一批人,現在這些人,可都是抖起來了,因為他們來得早,德州到處缺人手,絕大部分人,直接便成了那些工匠的學徒,即便成不了學徒,但因為離得近,也或多或少學了不少東西,等到大規模地徵調人過來的時候,這些人有的學成了技藝,搖身一變成了匠師,至不濟也可以混一個工頭做一做。

  別小看這一身份的變化,對於他們來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至少,每日的薪餉那可都是大幅度地漲起來了。

  匠師按月拿薪,每月不低於五貫,小工頭,每天也有一百文,那是普通下苦力的工人的一倍了。

  每到開飯的時候,在食堂一瞄,便能大致看出誰是早來的,誰是後來的。因為早來的,吃的可比後來的要好多了。至少十文錢一碗的紅燒肉,早來的那些人還是吃得起的。

  武威的供銷合作社,在這裡也開設了許多的店子,售賣的東西包羅萬象,價格比起滄州棣州本地的物價還要便宜,倒是讓這兩地來的人興奮不已,存上了一些錢,便興沖沖地來這裡買了東西存放起來,本來也可以付上一些錢便有往這裡運送材料的車隊給捎回去,但這些人是萬萬捨不得這些錢的。反正來時,便日說清了歸期的,過年的時候,大包小包的扛回去,更能給家人一些驚喜。

  想著將買下的這些東西放在屋裡的炕頭之上,再從懷裡掏出幾串叮噹作響的黃澄澄的銅錢的時候,老婆孩子那敬仰的目光,這些漢子們便一個個幹勁十足了。

  德州新城建設的如火如荼,自然要得益於揚州大鹽商金滿堂大筆的資金注入,否則,李澤是萬萬沒有如此充裕的資金投入到這裡的,即便是不打仗,他也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更別說現在還正與盧龍打得如火如荼呢!

  李澤直接摒棄了過去無償徵發勞役的提議,而是採取了付給勞役薪餉的做法,這個提議,在武威節鎮幕府之內是遭到了絕大部分人的反對的,哪怕是章回這樣的人,也並不贊同。在他們看來,百姓服勞役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李澤並不這樣認為,強征勞役,看起來是省了錢,但勞役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也就註定高不到哪裡去,如果用強來對付老百姓的話,那他之前所做的那些討好老百姓的事情,豈不是就打了水漂了嗎?

  給錢,看起來付出了一大筆,但換來老百姓的高漲的熱情和高效率以及對自己更加的擁護,那是一件絕對划算的事情。

  更何況,他現在不差錢兒呢!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李澤的正確性,章回這一次也是心服口服,德州新城的建設速度遠超武威幕府的規劃。更重要的是,本來三月一輪的徭役徵發,到期之後的第一批人居然不願意回去。這在他們所經歷的過去的時候,是幾乎無法想像的。

  德州新城的建設擁有了更多的人手,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已經變成了熟手了。

  武威節鎮看起來付出了不少錢出去,但實則上,付出去的錢,又以另外一種形式回流到了武威的府庫之中。每個工人每天所賺取的薪餉,本來就有三分之一因為吃住而回流,當供銷合作社以高於批發價,但略低於市場零售價的價格在這裡公開售賣各類物資的時候,這些賺了工錢的百姓,又爆發出了極強的購買慾。

  一來二去,這些百姓賺取的錢,大概有三分之二以各種形式回流了回來,能帶回家的大概只剩下三分之一。

  而章回卻又從每個月度支司的報表之中發現,這些銀錢的流動,居然讓武威節鎮在賺錢。這就讓章回有些搞不動了,而不懂就去學習,則是這位大儒的做人準則,於是在有空閒的時候,這位武威的掌書記便又開始往度支司跑,能為他解答這些疑惑的,夏荷自然便是最佳的人選了。

  當李澤在易水河畔一舉擊敗張仲武回到武邑的時候,章回興沖沖地向李澤匯報了他的重大發現。原來大規模地開展基礎建設這樣看起來要花大錢的事情,居然可以拉動本地經濟的繁茂與興盛。

  李澤大笑不已。

  這在後世是普通人也都知道的事情,每當經濟下行不景氣的時候,國家便會大規模地開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此來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但在這個時候,的確還是一門全新的知識。

  銀錢只有流動起來,那才能發揮他最大的作用,窖藏起來的錢,永遠都只是一堆沉甸甸的破銅爛鐵而已。

  章回是李澤最為屬意的文臣第一人,其人有著世人所敬仰的學問,而且此人並不是讀書讀傻了的人,反而是那種真正的對儒學有著精深研究的大家,如果這樣的人,再懂得了經濟學,那對於自己以後的發展,自然會有莫大的幫助。

  自己做一件事,或許會被人看作是亂命,但如果有了章回的背書,只怕牴觸的人便會大大減少,在這方面,像曹信這樣的自己的鐵桿,是絕對做不到的。

  曹信在北地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但章回的影響,卻是整個天下。

  行走在德州新城已經完工的一些街道之上,李澤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新作品。地下沒有半點泥濘,地面並沒有奢侈的用上石板這類物事,而是全數採用了那些廢掉的磚塊,燃燒過後的煤灰填滿,然後用牲畜拉上沉重的石滾反覆地碾壓,壓平一層再鋪一層,如此再三之後,地面堅硬如鐵,也就不復泥濘之苦了。而且這樣做,算是廢物利用,這些東西,德州新城每天都會生產出很多來,而且在德州舊城,這些東西更是數不勝數,要多少有多少。

  道路兩邊,早前移栽來的大樹被砍得只剩下一些主要的枝丫,下半部分更是被塗上了石灰,等到來年春天,想來便能看到新芽了。

  靠著衛新河的工坊區內,絕大部分工坊已經開工了,李澤想看到的場面,正在他的面前徐徐拉開,等到德州新城完工,這裡,必將為武威的前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