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368,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技術路線
《青膠糖大學學報》編輯部,作為新生的世界級頂刊,這裡編輯部的工作是很忙的。
每天都有從世界各地寄來的大量稿件,需要這些編輯處理。
世界各地所有的學者都渴望著自己的文章有朝一日能夠在此刊登,只要手裡握有一篇《青膠糖大學學報》的文章,就意味著是世界學者了。
但最後能被《青膠糖大學學報》選中的文章只是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
「啪啪啪!」
忙碌的辦公室里,編輯部的主任走了進來,拍了拍手,吸引了一下大家的注意力,開口吩咐道:「大家注意一下啊,原本排版好的新一期期刊退掉,重新排版啊!」
「啊?」
一下子,編輯部發出了各種不情願,還有不到一周,新期刊就要發表了,各種核對、排版都完成了,就等刊印了,現在主任說重新排版,這肯定讓人不爽啊!
「啊個屁!」
主任不爽的訓斥了一句,然後晃了晃手裡的一篇新論文,開口道:「我手裡的這份文章是蘇瑜院士的文章,這篇文章要刊登到最新一期,所以重新排版!」
這一下,各位編輯沒有任何意見了!
所以,很遺憾,因為這一期的《青膠糖大學學報》編輯部收到了一份來自主編蘇瑜的文章。那些原本等了半年之久,經過了層層嚴格篩選,終於在上萬份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原本要在本期《青膠糖大學學報》上刊登的文章又被拖延了。
澳洲國,墨爾本大學,馬爾特·馬森教授最近心情很好,因為他的一篇文章被《青膠糖大學學報》錄入了,下一期的《青膠糖大學學報》就會刊登他的文章,全世界將會知道他的名字。
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在《青膠糖大學學報》上發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的.
而很難,也就意味著成功發文後帶來的收穫十分豐盛,有了這篇論文,馬爾特·馬森教授不但能在澳洲的學術界混的風生水起,甚至還能敲開華夏學術界的大門呢!
現在想要去一個外國學者想要去華夏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任職,一篇「五大大學學報」的文章是必備的,而其中《青膠糖大學學報》的文章含金量是最高的。
「hi,早上好啊!」
走進校園裡的馬爾特·馬森教授心情愉悅地跟路上遇到的同事打招呼,他已經開始幻想等新一期《青膠糖大學學報》發表,同事們對他的羨慕、嫉妒、恨了。
馬爾特·馬森教授想想就覺得很爽!
而當走進辦公室,打開電腦,看到郵箱裡有一封來著《青膠糖大學學報》延期的郵件,馬爾特·馬森教授原本的愉悅瞬間消失地無影無蹤。
「法克,真是無語死了!都等半年了啊!好不容易要刊登了,竟然又遇到了大神插隊,該死的,又給我延期了!」
馬爾特·馬森教授不爽的罵了一句後,開始瀏覽起了這份延期郵件的後續內容,他就要看看,自己的文章被哪位該死的傢伙頂下來了!
而當看到延期通告裡自己的論文,是被蘇瑜院士關於「青膠糖一號可控核聚變」的文章頂了。
原本的不開心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剩下的完全都是期待了:「我的天啊!下一期的學報我一定要好好看!」
「青膠糖一號」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已經正式開始了平穩運行,蘇瑜最近也一直關注著該電站的情況。
同時,在學術界,關於可控核聚變的各種論文也鋪天蓋地的。
雖然「青膠糖一號」已經平穩運行著了,但是人類總體對可控核聚變的領域的認知並不是十分深刻。
而「青膠糖一號」又提供了實驗參考,所以人類在可控核聚變為代表的高能物理領域的發展十分迅猛。
這些鋪天蓋地的論文,雖然很多是譁眾取寵蹭熱度的,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文章給蘇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知識的,所以最近蘇瑜的成長也是很快。
最新一期的《青膠糖大學學報》要刊印了,蘇瑜拿著出版社送來的學報樣刊看了一眼。
在這份學報里,蘇瑜發的文章一方面總結了現階段大家關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蘇瑜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新的方向,希望大家能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理論和探索認知。
「可以了,辛苦你們了!」
簡單看了一眼樣刊,蘇瑜對出版社的工作人員點點頭,表示可以刊印了。
而隨著《青膠糖大學學報》樣刊的開始刊印,蘇瑜也跟深市的「青膠糖一號」核電站研究院開了視頻會議。
這個「青膠糖一號」現在不僅僅是一個可控核聚變的發電站,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核能研究所之一,在這裡,有一個絕密的項目「1110」小型化可控核聚變項目。
會議一開始,蘇瑜開口道:「新的實驗計劃和相關資料我已經發給你們了,過幾天項安持會帶著詳細的資料過去。」
「簡單來說,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完善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理論鋪墊。」
視頻里,蘇瑜嚴肅地做著工作部署。
「青膠糖一號」項目雖然成功了,但是對蘇瑜來說,這個項目還是在他的計劃之外的,他一開始是很明確的想要走跟「大型化」的「青膠糖一號」完全相反的「小型化」路線的。
而現在,這個「大型化」路線順利成功了,對蘇瑜手頭上的「1110」項目還是有很大的衝擊的。
很多人都覺得「大型化」路線成功了,很有可能就是「小型化」路線是錯誤的。
要不是因為蘇瑜的地位和權威性,可能「青膠糖一號」順利完成後,「1110」項目都要被撤掉了。
所以,蘇瑜的壓力很大,最近他也經常開會統一思想,經常發各種關於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文章。
「老師,這個問題挺難啊?」
視頻會議的一端,青膠糖一號深市核能研究院,穿著軍裝的吳瑾延院士看著老師蘇瑜發來的實驗方案,皺了皺眉頭開口說了一句。
聽到了學生吳瑾延的話,蘇瑜笑了笑,從吳瑾延跟自己讀書開始,這還是蘇瑜第一次從他口中聽到一個「難」字。
蘇瑜笑著對吳瑾延開口道:「難得從你吳瑾延口中聽到一個難字,看來難得真的挺大了!」
「沒思路啊!」吳瑾延有點無奈地聳了聳肩。
蘇瑜繼續笑了笑,他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繼續開口道:「思路我有,明後天吧,我會把你師弟項安持派過去,到時候他會把具體的資料給你們帶過去。」
「是嘛!那可太好了!」
聽了這句話,吳瑾延緊皺的眉頭,終於鬆動了起來。
他們現在做的項目,都是沒有任何參考的,沒有任何先例,更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做,甚至是在跟現在「青膠糖一號」完全相反的路線,他們走的每一步,都是很艱巨的。
而吳瑾延並不怕任務艱巨,他害怕的是沒有想法,但是還好,在老師面前,他還是個學生,有問題,前面有老師頂著。
接著,視頻會議里,蘇瑜對著鏡頭晃了晃手頭上的《青膠糖大學學報》樣刊,繼續開口吩咐道:
「下一期的《青膠糖大學學報》要印發了,裡面刊登了一篇我寫的論文,希望大家能仔細閱讀一下。」
這並不是蘇瑜多霸道,要求大家必須讀他的文章,而是這條路線想要走通,蘇瑜就必須霸道的要求大家跟他統一思想。
當然如果有哪位妖孽一樣的天才有更好的想法,能說服蘇瑜,蘇瑜是很願意採納的。
但現在來看,並沒有這樣妖孽的天才。
可控核聚變領域是一個很有應用前景的領域,尤其是華夏的「青膠糖一號」順利運營,更是直接證明了這條路線的正確性。
所以,最近「可控核聚變」也徹底成了世界科研領域的重點課題,世界各國都在拼命的往這個領域砸錢,都想要砸出點成果。
但這個領域,真的不是有錢,就能砸出來的。
美不堅國,某絕密公司研究院,又是一筆巨額的科研資金到帳。
即使經過了國會、國防部、能源部、各個有關部門的層層「雁過拔毛」,這家公司研究院的帳戶上也從來沒有缺過錢,但要問這個研究院要成果的話?
這成果始終是「0」,稍微有點能拿的出手的,還是一位美籍華人高森教授手裡的關於超高溫的一點成果。
而這位高森教授又在這個研究院裡沒有絲毫話語權。
又是新的一天,上班的高森正坐在辦公室里思考怎麼花錢呢,他的學生拿著一本嶄新的期刊朝著他跑來。
「怎麼了?」
看著著急忙慌的學生,高森問了一句。
學生急忙興奮地開口道:「最新的,教授,這是最新的《青膠糖大學學報》,裡面有蘇瑜院士的文章!」
「嗷?」
一聽到這是「《青膠糖大學學報》」,裡面還有「蘇瑜院士」的文章,高森立馬來了興趣,搶過了這份期刊急忙認真的讀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