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密鋪的迷宮

  他們看到了什麼?

  電鏡之下,當然什麼都看到了。

  雖然高能電子束與樣品交互作用的二次電子、背反射電子、透射電子、吸收電子、X射線以及俄歇電子、陰極發光等現象異常複雜,但經過超算對視頻信號分解加工,足以還原成一般人類能夠理解的特徵圖像了。

  米村畢竟不是華夏村。

  它們歷史悠久,從一開始就跟上了信息化的步伐;

  又人數眾多,有足夠的後備力量,可以保證文體兩開花,無論現實里的新科技,還是競技場的黑科技,都沒有太多短板。

  所以電鏡什麼的早就配上了,碳納米管石墨烯什麼也是一出現就試過了。

  人數最能說明一切了!

  華夏村總選手人數目前423,這已經是一個月來飛速膨脹的結果。

  而米村呢?人口多達四千八接近五千!

  華夏村鬼級一百多,暗級一百多,泉級只有十三人。

  米村鬼級常年維持近千,暗級三千多,泉級好幾百,聽說連逝級都有好幾個,只是具體情況無人知道。

  因為華夏村的資歷太淺了。

  太多事淹沒在歷史裡,米村人不說,就沒法知道。

  總之,方方面面都差的太多了。

  所以知道華夏村推出玄蠶套的消息,米村從來沒想過花錢買,而是手段出盡,去偷去搶。

  也是他們知道,那個大仲馬肯定已經磨刀霍霍,準備獅子大開口了。

  而且偷搶,也是他們家傳的本領了——

  從1789年,「米國製造業之父」、熒國人的「叛徒施萊特」,將熒政府禁止流出的紡織技術帶到米國建立紡織廠;

  再到1793年,米國《專利法案》公然規定,「米國向那些擁有從它國盜竊技術的米國人授予專利權,同時禁止外國發明家獲取專利。」

  再到一戰盜取熒國技術,二戰盜取得國技術甚至乾脆把科學家打包帶回家……

  也難怪有歷史學家說:「米國成為世界工業領軍者,是通過非法竊取毆洲的機械和科學創新得來的。」

  所以這點事對米國人來說,真的不是事。

  米國人幹的事,怎麼能叫偷呢?

  只是……雖然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都是啥呀?

  只見到一團團的亂麻!

  絲絲縷縷,糾糾纏纏,讓人眼花繚亂,毫無規律可言。

  這哪兒是什麼石墨烯啊?

  倒有那麼一點點碳納米管的影子,但也只是一點點而已,因為曲里拐彎纏的太狠太密太複雜了……

  這確實不是單純的碳納米管。

  在秦放的提醒下,整齊規律容易讓人破解的玄蠶套1.0早被回收銷毀了,現在這是2.0版。

  由多壁碳納米管包裹碳炔構成的純碳小環,以及充滿各種雜質氣體的封閉碳納米管環,層層勾連嵌套結成的立體鎖環甲結構。

  比1.0版要厚實很多,一張張仿佛毛呢布似的。

  卻又絕對不是毛呢,混亂中擁有著十分一致,又絕對不混亂的機械性能。

  強度一點不比之前的碳素甲弱,因為3d立體的支楞著,極具彈性,不加裝鋼板都可以極大的削弱子彈的動能,同時防砍防刺。

  更難以破解其結構,用異能或者道具強行複製。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

  花錢複製只針對現實物品,競技場裡是無效的,只能使用能力或者道具。否則見什麼想要都東西都可以隨便複製,不成bug了?

  而道具與能力永遠無法造出原版,多是偽·邀月盞、偽·天命輪、偽·無當淨瓶這個樣子,頂多加個字「高偽」。

  反正不是原版,至少要差0.01%。

  差0.01%其實不錯了,米村目前差0.01%都做不到呢。

  就仿佛現實中,華國在晶片製造方面拼命追趕。人家14nm,華國28nm;人家7納米,華國14nm……始終差著兩三代。

  搞到原版,複製成功,就可以瞬間將代差拉近到一代!

  屬性雖然還差著,畢竟接近了,接下來不管是打價格戰,薄利多銷,還是制假售假,順便給華夏村潑髒水,說他們的東西也沒那麼好,根本就是忽悠,版面數據都是做了手腳的……

  總之,只要拉近了,造出差不多的東西,怎麼都好辦。

  要是連仿都仿不出來,那就被動了……

  現在問題就是,仿都仿不出來。

  電鏡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也得上,不試試又怎麼知道呢?

  於是明明不懂,硬著頭皮,掃描圖像上摳下一塊來,批量複製,粘貼,再複製,繼續粘貼,1生2,2生4,4生8,8生16……指數裂變。

  手法倒是很熟練,結果成品長的跟篩子一樣,還漏的挺均勻,也不知道哪兒出的問題……

  失敗,再來!

  這回換個晶格。

  不過是最小單位沒選對嗎!

  結構化學無非七種晶系,十四種晶格,眼前這雖不是晶體,道理是相通的,總會有不斷重複的最小單元。

  不可能沒有,否則屬性不會如此強悍且均勻!更加不是人能隨隨便便做出來的。

  結果這回直接碎了!碎的絲絲縷縷比渣還細,比石墨還滑……

  沒關係,繼續!

  做實驗嗎,還有不失敗的?只要一次成功了,就賺回來了。

  三試,四試,五試……

  三十試,四十試,五十試……

  好多人一起動手,遵循各不相同的複製粘貼路線,然而……沒有一個成功的,甚至勉強接近都沒有,甚至比他們自己研發的那些碳素製品都差了好幾代。

  怎麼會?

  試錯越多,分析越多,一幫米村都科學家越是迷茫。仿佛陷身一個沒有邊際的迷宮,無論如何轉不出來。

  如果他們有誰對蛋白質摺疊結構足夠了解,或許能從那層層疊疊的嵌套中,看出一點熟悉的影子。

  因為這鎖環甲都嵌套結構,葉寒使用了他那種獨創的空間密鋪算法,規律確實是有的,但是是分形混沌的。

  除非有人數學上的造詣趕上了他,並且捨得投入超多的精力逆推破解他的構造法,否則就靠這麼硬來,就如同盜版繩命一樣,只得其形,難得其神。

  「滴滴滴……」

  村委會上,正因為第一筆巨額回款爭論的不可開交的某村長瞅著內線發來的消息,忍不住笑了:不愧是科學家啊,辦事就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