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請將

  窺真上人很高興地聽了李儷君帶來的新消息。他也跟她說了近兩日長安城裡的新情況。

  與二紅那邊聽來的消息不同,長安城裡這兩天並不是太平無事的。

  武道人在城中其實還有手下,平日裡藏起來了,聽說他死在宮中的消息,便暗地裡興風作浪,甚至還四處散播謠言,說聖人「病」得太突然,恐怕有古怪,東宮太子要繼位的消息也出得太快了,恐怕早有準備,云云。還有人打起了壽王府的主意,在壽王面前說三道四。

  壽王自打元配正妃被奪之後,就已經徹底斷絕了成為儲君的希望,這幾年一直是富貴閒人。新君要請宗室親王上朝鎮場子,也沒算上他的份。他知道聖人如今是什麼情況,卻沒見著妖道殺人的情形,新君甚至不樂意向他透露那妖道的消息,他總覺得這裡頭有什麼隱秘之事。因此,他一聽說皇父病因有問題,就頗為關心,曾經私底下跟家裡人議論此事,不知道會不會有所行動。

  一直陪伴在窺真上人身邊的圓光法師表示:「雖不知道那武道人的同夥想利用壽王做些什麼,為了長安城的太平,貧僧還是設法給壽王傳了話,告知他害了玄宗的妖道乃是武氏子弟,新君是因此才遷怒到他身上的。如今壽王已是老實下來了,正與家人商議要上書賀新君,好讓新君別猜疑他。」

  作為武氏女的兒子,面對這飛來橫禍,壽王當然知道怎麼做才是聰明的選擇。倘若他繼續表現得不服新君,叫人誤會他有意爭奪皇位,倒顯得他是與妖道有勾結,故意暗害了皇父,圖謀大位了。一旦新君存心要對付他,那妖道的出身便足以置他於死地,他當然要趕緊澄清才行。

  故意傳謠的武道人同夥已經被圓光法師悄悄解決了,另外還有幾個趁著城中生亂而渾水摸魚的散修、妖修,就不必多提了。窺真上人坐鎮大雁塔,整個長安城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誰想興風作浪,都會被一巴掌拍下去。二紅與長安修真圈的人來往不多,還以為城中當真太平無事呢。

  對於李儷君帶來的邪道慫恿安史二人提前起兵的消息,窺真上人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既然你宗門有囑咐,你便只管遵令行事去。長安有老衲盯著,不會出亂子。」

  李儷君拜謝窺真上人,又謝過圓光法師的辛苦,出得大慈恩寺來,瞧見天色還黑著,便又往分游觀去了。

  分游觀中眾李唐宗室修士剛剛收到了李祏發來的飛信,得知他在范陽遇險,還與兩位師兄失散,都驚怒不已,紛紛決定要提前動身,一路往范陽去。既然安史大軍裡頭有邪道,還有董真人在,為了避免力量分散,自取滅亡,他們改變了原本打算一人守一城的計劃,決定所有人齊齊前往前線。哪怕是奈何不了董真人,也要多殺幾個叛將。只要沒了人領兵,就算安祿山史思明有幾十萬大軍,又管什麼用?

  李儷君將李祏安全脫身的消息告訴了他們,還說李祏已經從上清的元嬰老祖處得了靈符,會在范陽下上幾天連綿大雨,阻止叛軍出征。對於李唐宗室修士們的計劃,她並不反對,卻提醒他們要多多注意安全。為了提高這群鍊氣高階修士的戰力,她還送了他們十來張符籙,提醒他們可以往南海去信。若是李元恪師徒能回歸參戰,戰勝董真人的把握就更大了。如今已經沒有李能與劉金爻了,就算李元恪師徒回歸,也不必畏懼任何人。

  況且,李祏救下了樓觀道的弟子,算是與樓觀道結下了善緣。樓觀與李唐皇族本來就關係密切,如今再有這份恩情在,李唐宗室修士們想要在南海建宗立派,也有了助力。

  李唐宗室修士們便聚在一起商量具體的計劃。李儷君瞧見李禗待在角落裡,並不參與討論,便朝他彈了一記指風,示意他跟自己出來。

  李禗悶悶地跟在李儷君身後出了屋子,在院子裡與她見禮:「四娘子喚老道做什麼?」

  李儷君也不問他在發什麼呆,直入正題:「我問你,你從前被真仙觀安排駐守長安,可曾操控過玄宗的日常言行?」

  李禗眨了眨眼,雖不明白她為何問這種問題,但還是老實回答:「有是有的,這是為了防備玄宗或哪個重臣忽發奇想,沒有照著史書上記載的那般行事,影響了大局。我會利用七彩蓮台,把這些紕漏圓上。但那也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上頭有本子安排下來,該說什麼做什麼,我都要遵照行事,不許有任何出格之處。我起初老實照著規矩施為,可後來越來越看不過玄宗犯蠢,總忍不住生氣,就懈怠了些。

  「等楊國忠死而復生那事兒一出,上頭怪罪下來,說都是我的錯,就不許我再幹這個了。不但七彩蓮台的掌控權旁移他人,我連觀門都出不去了。後來是誰接手了這些事,我也不清楚。原以為是總壇派來監視我的小輩,後來才知道是吳真人悄悄收的弟子得了權柄。就連楊國忠之死,他也沒少在其中動手腳,卻叫我一個人擔了全責。」

  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李禗有過經驗。

  李儷君問他:「要是讓你在沒有七彩蓮台的情況下,操縱玄宗走幾步路,說幾句話,你能不能辦到?能不能確保凡人不會起疑?」

  李禗訝然,隨即有些警惕地看著李儷君:「四娘子,你想做什麼?」

  「你以為我想做什麼?」李儷君沒好氣地說,「安祿山嚷嚷著肅宗害了玄宗,篡位奪權,要發大軍來清君側,居然還有人信了他的胡話!既如此,咱們就讓玄宗自個兒出來說幾句話如何?玄宗自己老病難治,覺得無力繼續執掌朝政了,打算把皇位傳給兒子,自己做太上皇去享幾年清福,難道不行嗎?安祿山若真是孝順兒子,就該帶著一家老小進京來給太上皇侍疾,而不是帶著大軍來禍禍義父的江山。如果安祿山做不到,那他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任何想要跟著他一塊兒起兵的將領軍士,都別再厚著臉皮說自己行的是正義之事了!」

  李禗雙眼微微發亮。他覺得自己能辦到。不說他有過操控玄宗的經驗,光是他多次入宮與玄宗打交道,對其言談舉止足夠熟悉,就有把握自己不會露餡。況且,他總是深恨大唐衰亡,合族慘死。如今他有機會制止安史之亂,至少是有機會降低安史起兵叛唐帶來的影響,他怎能不抓住呢?

  李禗一改先前的喪氣模樣,精神奕奕地對李儷君道:「四娘子,我能辦到。你只管交給我吧!就算沒有七彩蓮台,我也能讓玄宗開口說出他應該說的話!」他露出一個獰笑,「哪怕這麼做會損傷他的元氣,讓他少活一年半載,那也是應該的。他有機會能彌補自己的罪孽,真乃三生有幸!我肯助他一臂之力,他應該感恩戴德才是!」

  勞動節,依然堅守在勞動的崗位上……

  (本章完)

  窺真上人很高興地聽了李儷君帶來的新消息。他也跟她說了近兩日長安城裡的新情況。

  與二紅那邊聽來的消息不同,長安城裡這兩天並不是太平無事的。

  武道人在城中其實還有手下,平日裡藏起來了,聽說他死在宮中的消息,便暗地裡興風作浪,甚至還四處散播謠言,說聖人「病」得太突然,恐怕有古怪,東宮太子要繼位的消息也出得太快了,恐怕早有準備,云云。還有人打起了壽王府的主意,在壽王面前說三道四。

  壽王自打元配正妃被奪之後,就已經徹底斷絕了成為儲君的希望,這幾年一直是富貴閒人。新君要請宗室親王上朝鎮場子,也沒算上他的份。他知道聖人如今是什麼情況,卻沒見著妖道殺人的情形,新君甚至不樂意向他透露那妖道的消息,他總覺得這裡頭有什麼隱秘之事。因此,他一聽說皇父病因有問題,就頗為關心,曾經私底下跟家裡人議論此事,不知道會不會有所行動。

  一直陪伴在窺真上人身邊的圓光法師表示:「雖不知道那武道人的同夥想利用壽王做些什麼,為了長安城的太平,貧僧還是設法給壽王傳了話,告知他害了玄宗的妖道乃是武氏子弟,新君是因此才遷怒到他身上的。如今壽王已是老實下來了,正與家人商議要上書賀新君,好讓新君別猜疑他。」

  作為武氏女的兒子,面對這飛來橫禍,壽王當然知道怎麼做才是聰明的選擇。倘若他繼續表現得不服新君,叫人誤會他有意爭奪皇位,倒顯得他是與妖道有勾結,故意暗害了皇父,圖謀大位了。一旦新君存心要對付他,那妖道的出身便足以置他於死地,他當然要趕緊澄清才行。

  故意傳謠的武道人同夥已經被圓光法師悄悄解決了,另外還有幾個趁著城中生亂而渾水摸魚的散修、妖修,就不必多提了。窺真上人坐鎮大雁塔,整個長安城都在他眼皮子底下,誰想興風作浪,都會被一巴掌拍下去。二紅與長安修真圈的人來往不多,還以為城中當真太平無事呢。

  對於李儷君帶來的邪道慫恿安史二人提前起兵的消息,窺真上人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既然你宗門有囑咐,你便只管遵令行事去。長安有老衲盯著,不會出亂子。」

  李儷君拜謝窺真上人,又謝過圓光法師的辛苦,出得大慈恩寺來,瞧見天色還黑著,便又往分游觀去了。

  分游觀中眾李唐宗室修士剛剛收到了李祏發來的飛信,得知他在范陽遇險,還與兩位師兄失散,都驚怒不已,紛紛決定要提前動身,一路往范陽去。既然安史大軍裡頭有邪道,還有董真人在,為了避免力量分散,自取滅亡,他們改變了原本打算一人守一城的計劃,決定所有人齊齊前往前線。哪怕是奈何不了董真人,也要多殺幾個叛將。只要沒了人領兵,就算安祿山史思明有幾十萬大軍,又管什麼用?

  李儷君將李祏安全脫身的消息告訴了他們,還說李祏已經從上清的元嬰老祖處得了靈符,會在范陽下上幾天連綿大雨,阻止叛軍出征。對於李唐宗室修士們的計劃,她並不反對,卻提醒他們要多多注意安全。為了提高這群鍊氣高階修士的戰力,她還送了他們十來張符籙,提醒他們可以往南海去信。若是李元恪師徒能回歸參戰,戰勝董真人的把握就更大了。如今已經沒有李能與劉金爻了,就算李元恪師徒回歸,也不必畏懼任何人。

  況且,李祏救下了樓觀道的弟子,算是與樓觀道結下了善緣。樓觀與李唐皇族本來就關係密切,如今再有這份恩情在,李唐宗室修士們想要在南海建宗立派,也有了助力。

  李唐宗室修士們便聚在一起商量具體的計劃。李儷君瞧見李禗待在角落裡,並不參與討論,便朝他彈了一記指風,示意他跟自己出來。

  李禗悶悶地跟在李儷君身後出了屋子,在院子裡與她見禮:「四娘子喚老道做什麼?」

  李儷君也不問他在發什麼呆,直入正題:「我問你,你從前被真仙觀安排駐守長安,可曾操控過玄宗的日常言行?」

  李禗眨了眨眼,雖不明白她為何問這種問題,但還是老實回答:「有是有的,這是為了防備玄宗或哪個重臣忽發奇想,沒有照著史書上記載的那般行事,影響了大局。我會利用七彩蓮台,把這些紕漏圓上。但那也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上頭有本子安排下來,該說什麼做什麼,我都要遵照行事,不許有任何出格之處。我起初老實照著規矩施為,可後來越來越看不過玄宗犯蠢,總忍不住生氣,就懈怠了些。

  「等楊國忠死而復生那事兒一出,上頭怪罪下來,說都是我的錯,就不許我再幹這個了。不但七彩蓮台的掌控權旁移他人,我連觀門都出不去了。後來是誰接手了這些事,我也不清楚。原以為是總壇派來監視我的小輩,後來才知道是吳真人悄悄收的弟子得了權柄。就連楊國忠之死,他也沒少在其中動手腳,卻叫我一個人擔了全責。」

  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李禗有過經驗。

  李儷君問他:「要是讓你在沒有七彩蓮台的情況下,操縱玄宗走幾步路,說幾句話,你能不能辦到?能不能確保凡人不會起疑?」

  李禗訝然,隨即有些警惕地看著李儷君:「四娘子,你想做什麼?」

  「你以為我想做什麼?」李儷君沒好氣地說,「安祿山嚷嚷著肅宗害了玄宗,篡位奪權,要發大軍來清君側,居然還有人信了他的胡話!既如此,咱們就讓玄宗自個兒出來說幾句話如何?玄宗自己老病難治,覺得無力繼續執掌朝政了,打算把皇位傳給兒子,自己做太上皇去享幾年清福,難道不行嗎?安祿山若真是孝順兒子,就該帶著一家老小進京來給太上皇侍疾,而不是帶著大軍來禍禍義父的江山。如果安祿山做不到,那他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任何想要跟著他一塊兒起兵的將領軍士,都別再厚著臉皮說自己行的是正義之事了!」

  李禗雙眼微微發亮。他覺得自己能辦到。不說他有過操控玄宗的經驗,光是他多次入宮與玄宗打交道,對其言談舉止足夠熟悉,就有把握自己不會露餡。況且,他總是深恨大唐衰亡,合族慘死。如今他有機會制止安史之亂,至少是有機會降低安史起兵叛唐帶來的影響,他怎能不抓住呢?

  李禗一改先前的喪氣模樣,精神奕奕地對李儷君道:「四娘子,我能辦到。你只管交給我吧!就算沒有七彩蓮台,我也能讓玄宗開口說出他應該說的話!」他露出一個獰笑,「哪怕這麼做會損傷他的元氣,讓他少活一年半載,那也是應該的。他有機會能彌補自己的罪孽,真乃三生有幸!我肯助他一臂之力,他應該感恩戴德才是!」

  勞動節,依然堅守在勞動的崗位上……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