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劉的金字招牌

  第246章 劉玄德的金字招牌

  推銷福報的行動在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大獲成功。

  人們似乎也逐漸回過味兒來,想到了現在還在擔任冀州牧的盧植,以及未來盧植必然升任三公的事情,進而想到了擁有外放履歷的劉備回到雒陽之後的某種可能性。

  他們很快就修正了最初的印象,判斷這並不是排擠和流放,而是某種殷切的期待。

  於是,他們爭相討好劉備,投資劉備,購買他的福報,試圖結下善緣,以便日後牟利。

  你情我願的事情,沒什麼好指摘的,他們期待日後的收益,而劉備則需要眼下的資助,大家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

  劉備靠著閥閱之家開山始祖的學術身份、涼州牧的政治身份和左將軍的軍事身份,以這三重身份和未來的某種期待,成功撬動了數以億計的資源用於募兵。

  總共算一算這些現錢和物資的價值,差不多總價值約為四億錢左右。

  這些錢和資源可以很少,少到一個家族的領袖人物可以輕易動用四分之一的數量去換取一個太尉之職來過癮一年。

  在真正的權貴眼中,這筆錢只是他們奢侈享受的小錢。

  這些錢和資源也可以很多,絕不僅僅是養兵八千人就能用掉的,那是足以成為劉備壓箱底的儲蓄,甚至還能用於涼州治理方面,造福涼州五十萬戶籍民眾,以及更多不在戶籍登記中的「野人」。

  在真正想要辦事的人的眼裡,這筆錢能夠改變一個州,改變數百萬人的命運。

  當前時期,三河之地的糧價因為兩次戰爭而有所上漲,普遍上漲到了二百二十錢到二百五十錢一石的價位,就算按照二百五十錢一石的高位來算,也能夠讓劉備購買一百六十萬石的糧食。

  東漢的一石約合二十七公斤,這些錢等於能讓劉備買到四千三百二十萬公斤的糧食。

  士兵約等於體力勞動者,加強訓練的話,體能消耗還要超過一個正常的體力勞動者。

  而一個正常的體力勞動者在缺乏副食品、主要以米糧作為食物的狀況下,一天應該保證有一公斤的米糧主食攝入,以保證能量供給,身體不出問題。

  如此以來,這筆錢在理論上能讓劉備供給四千三百二十萬人吃一天,整個大漢國五分之四的人口都可以靠著這筆錢吃一天的飽飯。

  至於劉備麾下這三萬多人的本部,單純的吃糧食,吃這筆錢,能吃三年多的飽飯,省著點,吃四年不成問題。

  但是絕大多數擁有這筆財富的人,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計算,並且按照這樣的思維去辦事,他們不會考慮把這筆錢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那只會降低他們的生活品質。

  畢竟錢總是流向最不缺錢的人,愛也總是流向最不缺愛的人。

  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哀。

  但是劉備有底氣讓這種悲哀在自己這裡失效。

  他到涼州,就是為了三件事。

  讓自己強大,讓涼州變革,讓缺錢和缺愛的人稍微好過一些。

  手裡有錢,心裡就有底氣,於是劉備就開始在三河之地發布募兵令,廣泛招募有勇力的勇士前來參軍,待遇從優。

  當然,不是三河之地的人也可以,限時,但是不限定出身,只要願意參軍,是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男性,就可以來報名。

  劉備的名聲不說其他地方,只說在雒陽附近、三河之地,那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主要是因為之前跟著他出征河北、涼州的士兵們多是三河之地的戶口,生活在當地,接受了劉備的恩遇之後,自然會為劉備傳播名聲。

  比如什麼愛護屬下,軍營里的物資總是最充沛的,吃飯肯定給你們吃飽,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打仗不能餓肚子。

  比如軍營里的藥物也是最充沛的,講究一個不拋棄不放棄,只要伱還有一口氣,劉備就不會放棄你,不管用多少藥,都要給你救活。

  還有什麼賞賜非常豐厚,只要有什麼賞賜,劉備一定會賞給部下和士兵們,自己反而不會留下什麼。

  還有劉備非常公平,進了軍隊就很講究軍法,不會因為你不是親信就對你嚴苛,而是會嚴格遵守軍法,軍法是什麼就是什麼,自己都願意遵守。

  最後,就是劉備是個尊重生命的人。

  你如果戰死了,他會花錢派人把你的屍體和所有遺物、撫恤金送回你的家鄉,當面交給你的家人,如果你沒有家人,劉備還會親自給你主持葬禮,為你下葬。

  他絕不讓你成為孤魂野鬼,他絕不讓你的死亡沒有意義,輕飄飄的好似浮萍,他一定要讓你死得其所。

  劉備的這些堅持曾經受到不少懷疑和不理解,但是一切的懷疑和不理解在此時此刻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人的名,樹的影,劉備的募兵令往那兒一放,三河之地的職業或者半職業遊俠兒們就率先心動了。

  那些本身就跟隨劉備作戰過、體會過劉備領兵方式的傢伙們紛紛前來投奔劉備,覺得劉備是他們理想的上級,是他們獲得軍功和利益的必經之路。

  那些不曾跟隨過劉備作戰的遊俠兒們也感慨於劉備的聲望與前途,紛紛前來劉備的募兵軍營里報名參軍,想著混點功名利祿。

  萬一能出人頭地呢?

  跟其他人打仗,斬首十個都未必能得到一個的賞賜,各級軍官層層盤剝,大頭兵的日子可難過了。

  但是跟著劉備打仗,一個就是一個,兩個就是兩個,直接把賞賜、兵餉發到士兵手裡,軍官不參與這個過程,最大限度維護士兵的利益。

  這些本就為了錢而參軍賣命的傢伙們又怎麼會不願意跟隨劉備呢?

  跟著劉備,才是正兒八經的賣命。

  跟著其他人,那是當牛做馬去了。

  除了遊俠兒們,三河之地大量覺得種田耕地實在是太苦的農家子弟也跟著奔了過來,想要參軍。

  他們聽說劉備的軍營里管三頓飯,一天可以吃三頓,頓頓都能往飽了吃,絕對不會挨餓。

  這對於他們是莫大的誘惑。

  這些農家子弟往往是家裡有多個勞動力,好幾張嘴要吃飯,家裡的土地不夠多,糧食不夠吃,沒辦法,經常性的忍飢挨餓。

  現在聽說劉備的軍營里能吃飽飯,不會讓人挨餓,家裡人就動了心,攛掇多餘的勞動力參軍,試探著想到軍營里混個飽腹。

  要是能在吃飽飯的基礎上獲得一些賞錢,那就更好了。

  除了這些三河之地正兒八經的居民之外,還有不少逃難流民打聽到了劉備募兵的消息,得知劉備募兵不限戶籍,管飽飯,於是也趕快跑過來求著當兵吃糧,只求吃頓飽飯。

  他們多數都是之前太平道起事的時候受到牽連而失去家園的農民,不得已而流亡到三河之地求一口飯吃,掙扎在生死邊緣,十分悽慘。

  本來沒什麼去處,一聽劉備正在募兵,立刻就趕了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