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朵替陸玉敏做這麼多,倒不是為了討好誰,只是想幫著安氏替陸玉敏減些待嫁的壓力。
只是她有一種預感,就算她和安氏做得再多想得再好,陸玉敏的嫁妝準備得再妥當,這個壓力只怕還是很大,只看楊氏迫不及待地要去樂游山莊可見一斑。
說不定楊氏回城歸府之日就是陸玉敏回城歸府之日,也不知到時三姑娘能否如願留在樂游山莊嬉戲玩耍。
說起三姑娘和四姑娘,蘇雲朵就有些想笑,又有些無奈。
端午之後好不容易讓她他跟著陸名揚和安氏還有其他三個姐妹一同去了樂游山莊,卻並沒能在樂游山莊待多久就被各自的父親接回府。
原因很簡單,陸名揚嫌她們太吵,更嫌她們動不動就鬧點事出來,讓安氏格外操心,也讓他覺得煩心。
當時也是想得太簡單,總覺得姑娘們身邊有侍候的嬤嬤丫環,又有陸玉敏一同跟著照顧,既不會讓安氏太過操心,又能讓安氏享受孫女們繞膝之樂。
只是陸玉敏總歸還是有用些時間來繡她自己的嫁妝,不可能時時陪著她們玩耍。
嬤嬤丫環們生怕小主子出事,只恨不得將她們圈在屋裡,自然不可能放任她們漫山遍野隨性玩耍嬉戲。
只有陸玉敏抽出空來陪她們的時候,才能帶著她們玩得盡興些。
為了讓陸玉敏陪她們玩耍,四個小姑娘背著嬤嬤丫環們嘀咕了一番,將陸玉敏不能陪她們玩耍的原因歸根在繡活上,居然暗戳戳地壞了陸玉敏的繡了小半的一幅枕巾,讓陸玉敏又氣又急,也讓安氏頗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後接連又出了幾個小狀況,在兒子們趁著休沐去趟樂游山莊探視的時候,陸名揚直接開口讓陸瞳和陸飛將各自的女兒帶回府,當然帶著回府的也只有三姑娘和四姑娘。
據說當時三姑娘、四姑娘都傻了,自是苦苦哀求,再三保證只要讓她們留下來一定乖乖聽話再不會鬧事,可是陸名揚實在怕了幾個小姑娘在一起的破壞力,比起小子也不妄多讓,他既已鐵了心要將她們送回府,哪裡是兩個小姑娘哭上幾聲求上幾句就能鬆口的?
於是兩小姑娘只在樂游山莊玩了不足十日,就被各自的父親帶回了府,且因為她們犯了錯,就算天再熱,還是將她們送去了閨學。
兩小姑娘雖說極為傷心,卻也胳臂擰不過大腿,只得哭嘰嘰地重新去閨學應卯。
沒錯,她們去閨學真的只是應卯。
雖說鎮公府給閨學提供了足夠的冰,可是放假前這半個月去閨學的還真沒幾個人。
小姐妹倆去了閨學,時間的安排上幾乎與樂游山莊沒什麼兩樣,不過是半個時辰用來認字描紅,半個時辰心不在焉地用針戳自己的手指,其他的時間全用於玩耍。
只是閨學哪裡有樂游山莊那麼快活,就算在屋外盪鞦韆也並不覺得炎熱,玩熱了還能去特地給小孩子建的溫泉池玩水,而閨學就只能關在屋裡了。
剛回府的兩日,只要小姑娘遇到蘇雲朵,就會嘟著小嘴向蘇雲朵訴說她們的不甘和期待。
蘇雲朵聽了只是忍笑搖頭,雙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總不能告訴她們是因為她們不是大房的姑娘,是因為她們的娘親不像大房的伯母被關在家廟裡出不來,只能勸她們在閨學裡聽先生的話,待閨學放假再說。
前些日子終於等到閨學放假,兩姑娘自然嗷嗷叫著嚷著要去樂游山莊。
好在有了上一次的教訓,兩姑娘回府這大半個月的確懂事了許多,雖說嗷嗷叫著嚷著,卻也不敢太過分。
待她們聽說自家娘親和嬸娘們將輪流去樂游山莊侍候祖父祖母,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這幾日就顯得尤其乖巧。
當然若非幾位嬸娘輪流去樂游山莊,就算蘇雲朵有心,也不好再送兩小姑娘去樂游山莊,畢竟是陸名揚親口讓叔父們將她們帶回府的。
送走楊氏和兩小姑娘,府里頓時顯得清靜了許多。
兩小姑娘跟著楊氏這一走,府里可就沒孩子了,公子們無論大小都只有休沐日才歸府,加之天熱,幾房嬸娘也各自縮在放了冰盆的屋裡懶得動彈,自然安靜得很!
待府里再次熱鬧起來,是七月中旬閨學重新開課,小姑娘們不得不回城歸府。
在此之前楊氏果然如蘇雲朵預計的那般,將陸玉敏從樂游山莊給拎回了府隨她們一同回城的只有安氏和蘇雲朵替陸玉敏準備嫁衣和繡品,以及陸玉敏自己做的針線。
陸玉敏被楊氏帶回府之後,每日都被楊氏關在屋裡繼續她苦逼的待嫁生活,繡嫁妝做針線倒是其次,捂白她的皮膚才是重點。
在樂游山莊待了一個多月,陸玉敏的皮膚早就趕超了當初的陸玉樺,令楊氏痛心不已,回府後連陸玉敏要到嘯風苑向蘇雲朵討教都得求上許久。
白葵帶回來這個消息時,蘇雲朵正與紫蘇說著有些「雲裳」的事務,聽了捂皮膚幾個字,頓時笑了起來,爾後趕緊讓白葵往三房送去美白保溫的藥膏。
這款藥膏早在她從樂游山莊歸來就幫陸玉敏調製好了,是特別針對陸玉敏的膚質調配的。
因為這款藥膏才讓楊氏鬆口,允許陸玉敏在早晚太陽不算辣的時候去嘯風苑找蘇雲朵討教針線繡藝,事實上陸玉敏到嘯風苑,討教針線繡藝是假,躲避楊氏的念叨才是真。
「我娘並不想將三妹留在山莊,只是她抓不住三妹,又有祖母開口挽留,還有妹妹們異口同聲的保證,單是看在祖母面上我娘也不好強行將三妹帶回來。我娘啊,唉……」提起留在山莊的妹妹們,陸玉敏是一臉羨慕,提起楊氏,陸玉敏長長地嘆了口氣,滿臉惆悵。
小姑娘們這一留就留到了七月中旬,因為入了秋,雖說正午的天氣還是很有些熱度,早晚卻變得涼爽起來,姐妹們就讀的閨學避暑假結束重新開課,玩瘋了的姑娘們自然得開始收心回城進學。
既然天氣開始涼爽下來,離府已經有兩個多月的安氏就與陸名揚商量著與姑娘們一同回城歸府,畢竟中秋將至,中秋過後又是陸玉敏的婚期。
雖說蘇雲朵能幹,卻也沒有將這麼大的事甩手給成親不到一年的孫媳婦單獨操持的道理。
安氏一心想回城歸府,陸名揚卻找了各種藉口就是不願歸來,連帶著姑娘們也學著老爺子各種藉口不願回城,她們真的很喜歡樂游山莊快活的嬉戲時光。
安氏扭不過陸名揚,卻治得住小姑娘。
一句若是不按時回閨學,以後再不讓她們來樂游山莊玩耍,小姑娘們頓時傻眼了。
左右衡量之下,小姑娘們乖乖地隨著府里派去樂游山莊接她們的人歸府,乖乖地回閨學上點卯識字描紅學做針線。
這次陸玉雅和陸玉嬌也被一同接回府,跟陸玉惠和陸玉琪一起重新回閨學學習。
因為陸名揚沒有歸府,安氏不放心將他獨自留在山莊,自是要繼續留在山莊陪伴陸名揚。
正和堂除了留守的婢子並無主子,讓陸玉嬌和陸玉雅住進正和堂,別說蘇雲朵不放心,留在樂游山莊的安氏更是不放心。
這兩小姑娘都是大房的人,大房的當家主母如今在家廟裡出不來,照顧兩個小姑娘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蘇雲朵這位長嫂身上。
為了讓留在山莊的安氏放心陪伴陸名揚,蘇雲朵本著長嫂如母,硬著頭皮與陸瑾康商量,為此接了陸瑾康數個白眼又不得不心痛割地賠償,終於說服了陸瑾康,將陸玉嬌和陸玉雅接到嘯風苑暫居。
嘯風苑雖說在他們成親的時候圈了塊地進行了一番改造,到底不算寬暢,站在嘯風苑的院子裡吼上一嗓子整個嘯風苑都能聽到,這正是陸瑾康不樂意接兩小姑娘進嘯風苑的原因。
嘯風苑除了蘇雲朵夫妻居住的正房以外,最好的房子就是當初胡嬤嬤帶紅豆住的那個小偏院,雖說只是三間正房左右各兩間廂房的小院子卻也是五臟俱全,給兩小姑娘暫住最是合適不過。
當日將胡嬤嬤和紅豆送走之後,這個小偏院就空了下來,卻也安排了人每日灑掃,故而只需稍稍收拾換些家具擺設就能住人。
蘇雲朵將收拾布置的事交給剛被提成一等丫環的白芍負責,讓她儘量按兩小姑娘在正和堂偏院的房間進行布置,需要的家具、擺設等用品都從她的私庫里出,務必讓兩小姑娘住得舒心。
看著蘇雲朵為了安置兩個小姑娘居然用了自己的嫁妝,陸瑾康的心裡是真的不太開心:「不過只是住上幾日,待祖母回來就讓她們回正和堂,何必如此大動干戈?」
「正因為她們只在這裡住幾日才更要讓她們住得開心,夫君總不希望祖母替她們擔心吧。」蘇雲朵瞪大眼睛嗔了陸瑾康一眼道。
她自是知道陸瑾康與下面的弟弟妹妹都不親,她這樣做不為示好任何人,只為讓安氏放心。
蘇雲朵提到安氏,陸瑾康頓時就閉上了嘴。
雖說大徐氏去世的時候,陸瑾康已經六歲了,可大徐氏身子一向不好,自生了他之後幾乎長年纏綿病榻,故而陸瑾康可以說是安氏一手帶大的,自然不願意看到安氏老大的年齡既要操心老的又要操心小的,最終只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我只是不想看著你操心,這也實在太委屈了你!」
蘇雲朵抿嘴輕笑,不過是讓兩小姑娘在自己面前住上幾日,免得沒有大人在面前,婢子們有所疏忽,又無需她親自照顧,最多就是待她們從閨學回來,問問她們在閨學的情況,再吩咐侍候的人看著些她們,別讓她們碰著磕著,還真談不上什麼操心不操心。
至於委屈。
蘇雲朵自然明白陸瑾康的意思,因為動用了她的嫁妝庫,覺得委屈了她。
事實上,那些從她嫁妝庫里拿出來用的東西,放在庫里不用也只是放著落灰,白白浪費罷了,拿出來用了才是物盡其用,才不算浪費,蘇雲朵真心不覺得有什麼可委屈的。
只是這個時代嫁妝是女人的私產,為了繼妹和庶妹動用妻子的嫁妝,讓陸瑾康覺得很不是滋味,當即又拿了五萬兩銀子交給蘇雲朵。
蘇雲朵知道陸瑾康不缺錢,可她也不差錢,真心覺得有些心累。
陸瑾康有必要為了她嫁妝庫里的幾件家具和一些擺設,就直接甩五萬兩給她嗎?
不過既然陸瑾康要給,就算只是顧全他的面子,蘇雲朵也不會推辭,默默地接過銀票,心裡想著該如何花好筆錢。
正好紫蘇去「雲裳」的時候給蘇雲朵帶回個消息,「雲裳」緊隔壁的店鋪因為種種原因打算出售,只是價格有些高,看鋪子的人多,接手的人卻沒有。
蘇雲朵頓時就有了主意,陸瑾康給她的五萬兩有用武之地了,雖說那鋪子要價高,在蘇雲朵看來卻覺得值得。
陸瑾康給的五萬兩,買下那個店鋪再加上鋪貨綽綽有餘,還能有餘錢周轉。
陸瑾康和蘇雲朵的名下從此又多了一家叫「舒夢軒」的鋪子,主要出售鴨絨被子,兼售棉花胎、蠶絲被、被面被裡、枕巾枕套等床上用品。
蘇雲朵打算將這個鋪子交給紫蘇的新婚夫君王庭進打理。
紫蘇八月初與王庭進成親,蘇雲朵給了他們半個月假期。
待假期過後,紫蘇負責「雲裳」,王庭進負責「舒夢軒」,兩個鋪子緊靠在一起,夫妻倆正好可以同進同出,有什麼事也能互幫互助。
「雲裳」原來的掌柜雖說在做生意上也很有一套將「雲裳」打理得井井有條,只是她更喜歡安靜地坐在繡房裡帶帶徒弟做做繡活。
當初是因為蘇雲朵沒有合適的掌柜才不得不接下「雲裳」的掌柜一職,如今既然紫蘇已經能夠接上手,蘇雲朵就算覺得可惜,也不得不按以前的約定讓她回繡房干回她的老本行。
安氏終於勸得陸名揚回城歸府的時候,已是中秋節前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