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第一個十年結束

  第415章 第一個十年結束

  又到一天中午,徐正在背單詞,他聽見慕正光敲門,並喊道「姐,吃飯了」。

  這個稱呼,似乎有些刺耳?是從什麼時候起,我不喜歡這個稱呼了?又是從什麼時候起,這個稱呼不再名副其實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是他每天忙忙碌碌製作一日三餐。

  在今年以前,我讓他早上早起幾分鐘給他自己煮一碗麵條,他都會找各種藉口百般推遲。

  今年暑假,我沒有要求他煮早餐,但他總是會比我早起一會兒煮麵條、煎蛋。他煎雞蛋的技術一向很差,不是沒熟,就是糊了,又是不知在什麼時候,他已經能嫻熟地掌握這項技能了。

  他每天都很忙。幸虧他不打遊戲,不然他就太忙了。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打遊戲的呢?從大二開始的。2022年11月份,遊戲裡有一次大的更新換代。在那之後,他又玩了近一年,逐漸覺得沒意思,所以就沒玩了。

  也許,他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個小時打遊戲,不會讓他變得更累。就如同我每天和他散步一小時,散完步之後,會輕鬆很多。不知他有沒有找到讓他感到輕鬆的興趣愛好。

  三年過去了,他越來越成熟了,我好像不太成熟,因為我在讓他人為我的選擇付出。這樣的我,還值得他喊我一聲「姐」嗎?

  徐走到客廳。客廳里的餐桌上擺著紅燒肉、清蒸鱸魚、西蘭花炒裡脊肉、裙帶菜湯。餐桌上有一碗飯,是我的。還有一盤飯,是他的。

  他的體重降下來了,但飯量卻沒有增加。他是不是瘦了?最近沒見他稱體重,難道是因為他對體重的變化趨勢太自信了?倘若真是這樣,他的體重應該是在減輕的。

  「如果你比我大兩歲,那就剛剛好了。」

  徐今年20歲,慕正光今年也是20歲。三年前,我們在絲運市里旅遊。我說「再來兩個三年,我能給你明確的答案」,但我發現要給你準確的答案,不需要這麼久,三年就足夠了。

  慕正光不解其意:「為什麼?」

  「也許是因為我想喊你哥哥了,但是你年齡比我小,我喊不出來。」

  「哦。那就小聲地喊,不讓我聽到就好了。」

  原來,這件事還有這樣的解決辦法?不過,我偷偷地喊給自己聽,不符合我的本意。

  「哥。」

  「啊?」慕正光沒想到徐會用他能聽到的聲音喊他「哥」:雖說我們的年齡相差無幾,不容易看出誰年齡大誰年齡小,但是,你比我大三個月,這一事實是不會改變的。你剛才對我使用的稱呼,違背了事實。

  「謝謝。」

  「不用謝。」這時,慕正光已經不想再計較事實與違反事實了:在初中一年級時,你讓我喊你「姐」,那時我明知道你的年齡比我大,但我還是不願意喊,而且我還做了一件很荒謬的事,那就是讓你喊我「哥」。我願意喊你「姐」,不是因為你年齡比我大,而是因為你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時至今日,你喊我「哥」,大概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吧。

  在感動和滿足中,徐忘記了她本來想說的話,「如果你比我大兩歲,我們今年就能領結婚證了」,吃飯吃到一半時,她才想起這句話,卻又說不出口:我好不容易才把「兄弟姐妹」的氣氛烘托起來,在這種時候討論談婚論嫁的事,似乎有些不妥。

  而且,我今年忙於考研,沒有多餘的精力思考婚嫁的事。此外,我說了這句話有什麼作用嗎?我說了這句話,我們結婚的日期也不會提前,我不說這句話,他也知道我們將來會結婚。那就先不說了吧。

  慕正光很佩服徐:從暑假開始到暑假結束,你一直都在刻苦學習,沒有一天的耽擱。過去,我只能在想像中猜測、刻畫你刻苦學習的模樣,我並不了解在每一個夜裡,你做了幾套試卷,是在什麼時間做完這些試卷的,又是在什麼時間入睡的?而如今,我在現實中清晰地看到了你刻苦學習的模樣,也準確地知曉你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希望你的努力能有結果。

  研究生考試是在十二月份。考試結束後,徐心裡沒底,她能估算出分數,但這個分數會帶來怎樣的結果、這個分數能否把她送進985大學,她不確定。

  慕正光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給徐慶祝考試結束。土豆、白菜從餐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些一看就很反季節的食物。

  考試後的緊張和考試前的緊張性質不同,徐的理智足以壓制大部分的考試後的緊張,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她也有辦法解決。

  「這幾天我來做家務吧,你可以休息休息了。」徐打算用勞動轉移注意力,消耗一部分緊張。但是,即便她不緊張,她也會包攬所有的家務。兩個人一起過日子,總不能把活都交給對方干。

  「好。」

  當徐開始做家務時,慕正光發現她把兩人的衣服放在一起洗了。兩人的衣服分開洗、分開晾,這不是規定,而是在原則之中,兩人自覺產生的習慣。但現在,她要拋棄原來的習慣了?

  徐不介意把兩人的衣服放在一起洗,但她以前不太能接受慕正光幫她晾衣服。不過,她幫慕正光晾衣服,這倒沒什麼問題。

  「以後你也可以幫我晾衣服,我們是一家人,沒必要在衣服的事上做明顯的區分。」

  慕正光歡快應道:「好。」

  寒假,慕正光的媽媽仔細詢問兒子暑假及暑假之後發生的事。雖然暑假時發生的事,兒子早就告訴過她,但是有些事得當面才能說清楚。並且,半年過去了,事情是不是又產生了變化?

  慕正光的媽媽得到的答案是「沒有」,這反倒讓她有些不安:三年前,你們十七歲,保持距離是合適的,現在,你們二十歲,保持距離也算是合適吧。那麼,再過三年,你們還是要保持距離嗎?或者,要再等多久才,你們才不會有距離?

  假期,考研分數公布。

  開學,複試結果公布。

  徐考上了聚江市裡的一所985科技大學。

  五月,拍畢業照。

  六月,答辯,領畢業證。

  七月,退房,取回押金,回家,畢業旅行。

  金石市,棲霞山。

  「我們的志願里有兩所相同的大學,白松大學,金石師範大學。假如我們的第一志願不是白松大學,而是金石師範大學,不知會是什麼樣。」

  徐知道倘若兩人的第一志願都是金石師範大學,他們依然會成為同校同學。回看以往為了再次成為同學所付出的努力,仍舊令人感慨萬千,喜不自勝。

  匆匆四年,一晃而過,往事告一段落,結果已定。慕正光抬眼歡笑:「那麼我們今年就不會來這裡了,而是去長白山。」

  慕正光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諸多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無非是今日看的山不同,僅此而已。

  「有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