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返校後各奔東西
6月25日,這一天,慕正光和徐見到了他們的許多同學。
所有人很默契地按照原來的座位坐好,坐在中間的,依然是那些人,坐在兩側的人,也沒有變。
有人把手機拿出來拍照,有人把手機拿出來錄音,也有人把手機放在課桌上。
慕正光在想畢業了就是畢業了,儘管他們來到學校、坐在教室里,但有一部分校規校紀對他們沒有約束力了。
在老師進教室之前,同學們比較分數,商量著報哪所學校。在老師進來之後,在老師開始講話之後,這樣的討論聲沒有停,原先的話題還在繼續。
這是人生之中的倒數第幾次見面呢?倒數第四次?第三次?第二次?甚至是,倒數第一次?也就是最後一次?不知道。
慕正光想起徐說的話,」得到了成長,得到了你的愛」,與這些收穫相比,見面的機會似乎並不是什麼珍貴之物。這麼一想,離別好像不那麼令人難過了。
因為遇到了徐,所以高中三年級不再難熬。
也因為遇到了徐,所以離別的憂傷被沖淡了。
真好啊。
慕正光看著坐在他前面的徐,深感慶幸,也深感欣慰。
老師在講話,同學也在講話,這一站已經到終點,下一站又是以哪裡為起點、以哪裡為終點呢?
該不會是白松大學護理學專業吧?以我的分數,能考上的專業就那麼幾個,護理學,動物科學,植物生產類。如果一定要在三者之中選一個,我更願意選植物生產類。
這幾個錄取分數低的專業都在白松大學前衛南區,假如徐也被這幾個專業之中的一個錄取,那麼大家就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校區了。植物生產就植物生產吧,雖然我不喜歡,但我還是希望我能考上。
老師正在講不服從調劑的後果,旁邊的同學正在探討要不要衝擊985。他們的分數比我高,他們想衝擊的,不是白松大學。
慕正光聽到老師講到了第一志願的報法,可以沖一衝,一是沖985、211,二是沖自己喜歡的學校。別管什麼專業,反正要的就是985、211的頭銜。對於沖自己喜歡的學校,也是一樣的道理,若是衝上了,那皆大歡喜,若是沒衝上,也算盡力了。
慕正光打開手機,又看了一遍分數線。
2021年,白松大學各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從低到高依次是護理學592分、動物科學604分、植物生產類605分、動物醫學612分、地質類613分、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626分……
把分數換算成排名,徐能考上的專業只有前五個。前五個專業全都在前衛南區,第六個專業在南嶺校區。
慕正光對機械專業不感興趣,但他對這個專業的名字的接受程度比另外五個高,他在思考是否可以把機械化作為第一志願的第一專業?
慕正光給徐發了條消息:我想把白松大學裡的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作為第一專業。
徐收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慕正光同學很有膽量嘛。動物、植物、護理類的專業,你果然還是不想去。但是,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的錄取分數線,是不是太高了?
徐查詢電子版招生之友。農業機械化專業在南嶺校區,收費正常。這個專業在去年的錄取分數線她大致是清楚的,因為她本打算衝擊這個專業。
這一專業只錄取四人,慕正光想報這個專業,如果我也報這個專業,競爭就太大了。那就捨棄這個專業,在南嶺校區里再找一個錄取分數線相對低一些的專業吧。
工商管理?交通運輸?工業設計?材料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機械類?自動化類?
這些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對應的排名都不低,不是我想考就能考得上的。那就不考慮分數了,直接根據專業填報志願?不,這麼做就太冒險了。
還得再看看2019年、2020年各專業錄取分數線的情況。像是自動化類,最低錄取分數對應的位次是8730,這種專業報了也考不上,還不如不報。
2020年白松大學工商管理、交通運輸專業對應的位次是11437,農業機械化、工業設計、能源與動力專業的位次都是10506,材料類、仿生科學專業,10081。再往上看,名次的差別也不大,這一年的錄取分數線,好像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2019年也是類似的情況,很多專業之間就是一分之差。而那一年,農業機械化、工業設計、能源與動力專業的位次都是10506。
在2019、2020年,這三個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相同的。在2021年,三者拉開了距離,農業機械化落後了,而工業設計的錄取分數線只比能源動力低了一分。
綜合來看,這三個專業的分數線是很接近的。慕正光敢衝擊農業機械化,那我就可以嘗試衝擊工業設計和能源動力。
徐編輯了一條消息,發出。
「我把第一專業改成能源與動力工程,也在南嶺校區。我的第二專業是工業設計。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都加上植物生產專業。植物生產專業是單列專業,會單獨占用一個志願,我們剛好還剩下一個志願空位。」
「好。」
講台上,老師正在講保底的學校該怎麼選。
慕正光和徐按照老師說的標準衡量所選的學校,得出相同的結論:把皖桐大學和金石師範大學作為保底選項是合適的。
老師走了,同學們也散了,有些人三五成群一起往外走,有些人則是三五成群留在教室里。
天氣很熱,教室里卻有涼意,不是空調溫度太低,而是,分歧?慕正光不由自主地想起上一次見面時,同學之間的氣氛是那樣地融洽,他們是那樣地熱情。但這一次見面,一切,都變了。
今天回到教室里的人,比那天去聚餐的人多,但仍舊不是全部。聽說有同學準備復讀,沒打算報志願,今天的教室里,也不見他的身影。
那位同學,慕正光是知道的。平時能考五百八,高考時考了五百五十多分。復讀一年,能把損失的二十幾分補回來嗎?也許可以吧。
教室里並不安靜,但這些聲音不足以驅散若有若無的冷漠。同學依然是同學,只是不在同一所學校了,朋友依然是朋友,但以後就沒有多少見面的機會了。
我們因分數而相遇,也因分數而分別。不對,不是因為分數。分數只是一個條件。不管了,人們是怎麼相遇、怎麼離別的,糾結這些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只願我和她的分別,不會來得這麼早。
慕正光和徐結伴同行,在校園裡繞了一圈才出校門。
徐對他說:「大家好像都沒有告別的意思,其實,告別的時刻還沒到。當你想見到一個人,卻不知何時才能見到,那才是需要告別的時候。」
「我知道。我要等很久很久才會向你告別。」
「應該是這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