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樂山的工坊內,霍青與工匠們圍繞著剛剛組裝完成的機械裝置原型,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這個原型的誕生,不僅是對傳統榫卯技藝的一次革新,更是對北伐軍事後勤的一次重大突破。
霍青深知,這個原型的成功組裝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與調整,以確保其在實戰中的可靠性與穩定性。他立刻組織工匠們開始對原型進行各種環境下的測試,包括模擬山地、沼澤、沙漠等多種地形的運輸與組裝。
在測試過程中,霍青發現了幾個關鍵問題,如某些模塊在特定環境下的連接強度不足,部分榫卯結構在快速拆裝時的磨損問題等。他立即召集工匠們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尋找解決方案。
針對強度不足的問題,霍青苦思冥想幾日後,突然頓悟到碳化技術,於是詳細詢問了周圍工匠關於木材的碳化處理。一位老工匠說到,這種技術需要控制火候,使木材表面形成一層堅固的碳層,大大增強了木材的硬度和耐久性,同時保持了內部的柔韌性,使得榫卯結構在惡劣環境下也能保持穩定。霍青親自監督這一過程,確保每一塊經過處理的木材都能達到最佳狀態。
對於容易磨損的問題,霍青本想通過在木材外面添加金屬來解決,但是又想到了添加金屬必然會增加重量。於是想起了可能建築會有一些啟發,於是拜訪了一些老工匠,詳細諮詢了蜀中房屋耐磨性的問題。霍青蔥一位年輕工匠那邊聽說他們家世代傳承一種「蝶式榫卯」技術。這種結構在傳統榫卯的基礎上,增加了極少的可調節金屬片,當榫頭插入卯眼時,金屬片會自動展開,形成類似蝴蝶翅膀的形態,既增加了摩擦力,減少了鬆動,又在快速拆裝時保護了木質部件不受損傷。
霍青帶著改進後的機械裝置再次進行了實地測試,儘管新的碳化技術和蝶式榫卯顯著提升了機械的穩定性和耐用度,但他內心深處仍有一絲難以言喻的不適。這種感覺如同一名劍客初次佩帶新劍,劍雖鋒利,卻總覺得與手不合,劍身的重量、平衡乃至劍柄的握感,每一處細節都影響著劍客的發揮。霍青對機械裝置的挑剔,正如同劍客對劍的苛求。
霍青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決定從頭開始,逐一審視改進後的機械裝置。他首先檢查了碳化木材的安裝情況,確保每一處連接都緊密無間,然而在反覆觀察與試用後,他發現雖然碳化技術提升了強度,但木材的顏色變化與質感差異,使得整體裝置看起來有些許不協調,仿佛是舊與新的強行拼接,失去了傳統榫卯那種渾然一體的美感。
隨後,他將注意力轉向蝶式榫卯結構,親自操作快速拆裝,感受其中的微妙變化。霍青發現,雖然蝶式榫卯在理論上減少了磨損,但在實際操作中,金屬片偶爾會在快速移動中發出細微的聲響,這對於需要隱蔽行動的軍事後勤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缺陷。此外,金屬片的存在雖然微小,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榫卯的流暢性,讓整個機械裝置的操作手感略顯生澀。
意識到這些問題後,霍青決定再次召集工匠們進行深入探討。他們圍坐在工坊中央,霍青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觀察和感受,指出機械裝置雖已大幅進步,但仍存在美學和操作手感上的不足。工匠們聽後,紛紛陷入沉思,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嚴肅而專注的氣氛。
一位擅長木雕的老工匠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不破壞碳化木材強度的前提下,利用微雕技術在碳化層上雕刻出與原木材紋理相似的圖案,以此來緩解視覺上的突兀感,讓機械裝置在保持先進性的同時,不失傳統韻味。這個提議立即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霍青也點頭稱許,認為這既能保留碳化技術的優勢,又能兼顧美觀。
至於蝶式榫卯結構的金屬片聲音和手感問題,年輕的工匠提出,可以嘗試將金屬片改用更為輕薄且柔軟的合金材料,並在外層包裹一層薄薄的橡膠,這樣既可以保持原有的耐磨特性,又能有效減少操作時的聲響和改善手感。他還建議在金屬片的設計上加入一些巧妙的彈簧機制,使金屬片在不工作時能更加貼合木材表面,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採納了這些建議後,霍青帶領工匠們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進工作。他們細緻地在碳化木料上雕刻,每一刀都力求精準,力求使人工雕琢與自然紋理渾然一體。而對於蝶式榫卯結構,他們則耐心地調整金屬片的設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找到了最合適的材料組合和結構尺寸,使得機械裝置在操作時既順滑又安靜。
當霍青再次拿起改進後的機械裝置,那種彆扭感已經悄然消失。機械在他手中仿佛活了過來,每一次操作都流暢自然,碳化木的深沉與精細雕紋相得益彰,透露出一種超越時代的韻味。蝶式榫卯結構在無聲中完成了它的使命,金屬與木材之間的和諧共存,讓霍青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