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81章

  而那些政績稍遜一籌的官員,雖然獎金不如前者豐厚,但也能拿到年薪數倍的獎勵。他們同樣感受到了清歌皇帝的恩澤與關懷,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這情形,倒有點像後世某些網際網路大公司,平時的基本工資不高,但年終的獎金和股票分紅才是收入的大頭。這樣的制度,既激發了官員們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國家的穩定與繁榮。

  這樣的豐厚獎賞,讓中央和地方的官員們都振奮起來,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光明前景。以前啊,官員們要想過上優渥的生活,往往得走歪門邪道,貪污受賄。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品嘗著美味佳肴,在鄉親面前炫耀自己的榮耀,但背後卻隱藏著無盡的恐懼與不安。因為貪污又怕被上面查,輕則丟官罷職,身陷囹圄;重則抄家滅族,人頭落地。所以,朝廷一旦有點風吹草動,貪官們就嚇得魂飛魄散,如同驚弓之鳥。

  然而,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清歌皇帝的獎賞制度,讓他們看到了通過正道過上富足生活的希望。他們知道,只要努力工作,為國家做出貢獻,就能得到應有的回報。這種光明正大的獎賞,讓他們感到無比的安心與自豪。

  其實啊,如果能讓官員們通過正道過上富足的生活,他們又何必去巧立名目,盤剝百姓呢?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做個清官,流芳百世的。清朝的世宗皇帝設立養廉銀,就是看到了人性的這一弱點,可惜執行得不夠徹底。而清歌皇帝則不同,她不僅看到了人性的弱點,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她相信,只要給予官員們足夠的激勵與關懷,他們就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清歌自己也明白人性自私,她也不例外。想當年她起兵反清,建立大炎王朝,本可以廢除封建制度,去掉王室,讓國家進入民主平等的新時代。但穿越一遭,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的成功,終究難以割捨個人的私念。她最終選擇了君主立憲制,自己做了女王,還希望子孫後代能繼承王位,讓家族的榮耀永遠延續下去。這種對權力的渴望與對家族的忠誠,讓她在人性與理想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然而,清歌皇帝更清楚的是,人性的自私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約,就會成為貪腐、權錢交易的溫床。她深知,除非人人都能做到無欲無求,成為聖人,否則貪官污吏恐怕永遠都會存在。因此,她決定製定好的政策,提高官員的俸祿,同時用嚴厲的法律來增加貪腐的風險。

  她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對貪污受賄者嚴懲不貸。那些曾經膽敢伸手的貪官污吏,在她的鐵腕治理下紛紛落馬。她讓貪污成為一件高風險低收益的事情,讓官員們明白,只有通過正道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尊嚴。

  雖然她給的獎金比不上貪官們貪污的數額,但畢竟是光明正大得來的,可以安心享用。官員們不再需要提心弔膽地藏著贓物,擔心被人舉報。他們現在可以堂堂正正地享受生活,享受那份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快樂。這種快樂,是任何金錢都無法比擬的。

  新年到來之際,群臣們領到了豐厚的獎賞。他們紛紛外出購物,宴請親朋好友,花錢如流水。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消費熱潮,又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老百姓們一向羨慕官員的生活,覺得他們去的地方都是好地方,買的東西都是好東西。於是,富商巨賈們也趁著新年,大肆消費。酒店、客棧都住滿了人,土特產、手信等商品也被搶購一空。整個國家都沉浸在一片歡樂和喜慶之中。

  而這些消費所增加的稅收,又流入了國庫。粗略估算一下,竟然是清歌發出去獎金的百倍還要多。這樣的結果,讓清歌皇帝感到無比的欣慰與自豪。她知道,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她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大炎王朝將會在她的帶領下,走向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

  錢一回到李清歌手中,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的價值在瞬間如同被魔法觸碰,翻倍似的往上漲。那些原本沉悶的金幣銀幣,在市場的流轉中煥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每一滴都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官員們得了這份實惠,幹勁十足,他們的士氣高漲得如同雨後的彩虹,絢爛而奪目。在朝堂之上,他們討論國事的聲音更加洪亮,臉上的笑容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他們深知,這不僅僅是金錢的回饋,更是君主對他們辛勤付出的認可與嘉獎。

  商人們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那笑容里藏著滿足與自豪。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的街道上便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店鋪燈火通明,商品琳琅滿目,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顧客。商人們站在櫃檯後,熱情地招呼著每一位顧客,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與感激。這份繁榮,不僅讓他們的事業蒸蒸日上,更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雖然普通百姓沒有直接得到大筆錢財,但整個城市變得繁華熱鬧,仿佛一夜之間換上了節日的盛裝。街道兩旁,各式各樣的攤位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小販們高聲叫賣,吸引著顧客的目光。百姓們穿梭在人群中,挑選著自己心儀的商品,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份繁榮,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與希望,他們知道,這片土地正變得越來越有盼頭。

  而且,稅收的一部分還留在了地方上,用來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新的道路在規劃中延伸,橋樑在河流上屹立,學堂在村落間拔地而起。這些變化,讓百姓們的未來生活更加便利,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他們知道,這片土地正在變得更加美好,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金融財政帶來的神奇效果。

  對於君主李清歌來說,金錢嘛,不過就是一串串數字罷了。在她看來,金錢的價值並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所能帶來的改變與希望。如果金錢只是堆在國庫里不動,那跟廢紙也沒啥兩樣;但要是讓它流通起來,參與到生產和生活中去,那就會像活水一樣源源不斷,帶來的好處也是無窮無盡的。她深知,金錢的力量在於它的流動與循環,只有讓金錢在市場中自由流轉,才能激發出經濟的活力與潛力。

  轉眼間,小年就到了。李清歌早早地給官員們放了年假,讓他們能夠回家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同時,她還派人進京去送禮給皇后,表達她對皇后的思念與關懷。這天下午,李清歌站在窗邊賞雪,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如同天空中的精靈在舞蹈。她伸出手去,接住了一片雪花,那雪花在她的掌心中慢慢融化,化作了一滴晶瑩的水珠。

  她轉身走到桌旁,拿起剪刀和紅紙,開始動手剪紅梅。她的手法熟練而靈巧,不一會兒,幾枝栩栩如生的紅梅便出現在了她的手中。她看著這些紅梅,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喜悅與滿足。這些紅梅仿佛是她心中的希望與夢想,正在這寒冷的冬日裡悄然綻放。

  就在這時,門帘被掀開了,劉墉走了進來。他看到李清歌正在剪紅梅,便笑著打趣道:「陛下真是好雅興啊!」李清歌見劉墉來了,也笑著迎了上去:「你怎麼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反而跑到這兒來了?」說完,她還親自給劉墉倒了杯熱騰騰的普洱茶,讓他暖暖身子。

  劉墉接過茶,感受到了李清歌的關懷與溫暖。他坐定後先暖了暖手,然後喝了半盞茶,這才開口說:「臣有個計劃想獻給陛下,為新的一年添點喜氣。」李清歌放下剪刀,挑起眉毛,好奇地看著劉墉,想知道他究竟有何妙計。

  「是什麼重要的事情,還勞煩中書令大人親自跑一趟?」李清歌問道。她的聲音溫和而親切,仿佛是在與一位老友交談。

  劉墉放下茶杯,神色變得嚴肅而認真:「臣核算了今年的稅收情況,發現農業稅收大幅度減少了。不知道陛下對此有何看法?」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國家的憂慮與關心。

  李清歌輕輕撥弄著藍瓷樽里的紅梅,那紅梅在她的指間輕輕搖曳,仿佛也在傾聽著他們的對話。她悠然自得地說:「那你有什麼想法呢?」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期待與鼓勵。

  劉墉想了想,回答道:「陛下當初創立大炎時,曾說過稅收將主要依賴工商,農業會逐漸退居次要地位。現在工商已經興盛起來了,是不是可以考慮減免一些農業稅,來體恤百姓呢?」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百姓的關懷與同情。

  李清歌輕輕點頭,她的目光穿過窗戶,望向了遠處那片銀裝素裹的大地。她知道,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無數的百姓,他們的辛勤耕耘與付出,才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昌盛。她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她想要為這些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這事兒我差點兒給忘了。」李清歌說道,「農業稅現在已經不到十分之一了,既然工商已經這麼發達了,那就全免了吧,就當是給百姓們的新年禮物了。」她的聲音里充滿了堅定與果斷。

  但李清歌心裡也清楚,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農業稅退出歷史舞台是必然的趨勢。未來不僅要免稅,還要反過來補貼農民,激發他們的耕作熱情,保障億萬生民的口糧。她深知,這一步的邁出,將意味著國家將更加注重農業的發展與農民的福祉。

  劉墉聽了李清歌的話很高興,但語氣還是很沉穩:「陛下,國家剛剛建立不久,工商業還不夠穩定。如果突然全免農業稅的話,可能會引起稅收方面的波動。不如先減免一部分吧,等第二、三產業穩固之後再考慮全免。」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國家未來的深思熟慮與謹慎規劃。

  李清歌點頭表示贊同:「你考慮得很周全啊。突然全免確實容易出問題。那就這樣吧,新年過後先減半徵收農業稅,剩下的部分逐年遞減直到最後全免。」她的聲音里充滿了對劉墉的讚賞與肯定。她知道,有劉墉這樣的能臣輔佐自己,國家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隨著他們的對話結束,窗外的雪花也漸漸停歇了。李清歌與劉墉相視一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那片繁榮與昌盛的景象。他們知道,只要他們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夠帶領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陽光透過輕紗窗簾,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給這莊嚴的場合添了幾分柔和。李清歌,這位被萬民敬仰的女王,身著華麗的龍袍,端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她的面容溫婉而堅毅,眉宇間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疾苦,又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劉墉,這位年邁卻精神矍鑠的大臣,連忙彎下腰,他的背脊幾乎與地面平行,恭敬地說:「陛下真是英明無比!我代表天下的老百姓,向陛下表達最深的感激之情!」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那是激動與敬仰交織的情緒。

  清歌稍微思考了一下,她的目光穿過劉墉,似乎在審視著更遠的未來。接著,她輕聲問道:「那麼鹽稅的情況怎麼樣呢?今年咱們國家從鹽稅上收入了多少銀兩?」她的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透露出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劉墉直了直身子,但依舊保持著謙卑的姿態,回答道:「回稟陛下,今年鹽稅總共收入了二百多萬兩白銀,但這部分收入在整個國家財政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一呢。」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遺憾,但又充滿期待,仿佛在等待著女王的下一步決策。

  說到鹽,那確實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水和糧食一樣,默默地維持著人體的電解質平衡,滋養著每一個生命。在過去,賣鹽曾是一個暴利行業,那些鹽商們賺得盆滿缽滿,生活奢靡。學者們曾深入研究過,古時候一斤鹽,換算成現在的錢,其價值竟相當於二百四十到六百多個銅板不等。揚州那些大商人的財富,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兩淮地區鹽務的暴利。

  就像《紅樓夢》中描繪的那樣,賈家之所以能建造起那座金碧輝煌的大觀園,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他們貪占了林家的巨額財富。而林黛玉的父親,那位曾經的巡鹽御史,他的職位便是一個油水十足的肥差。當官的只需坐在那裡,無需開口,賄賂便如流水般自動送上門來,人們爭著搶著要巴結他。

  然而,這一切在清歌女王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大力發展工業,引領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使得鹽能夠大量提純,價格也隨之大幅下降。如今,鹽已經成為了老百姓們都能買得起的日常用品,只需幾塊錢就能買上一斤。這樣一來,鹽稅自然也就大幅度減少了。

  清歌女王聽了劉墉的匯報後,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既有對現狀的滿意,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她說:「二百多萬兩白銀嘛,不算個啥,乾脆也一併免了吧。從此以後啊,老百姓買鹽就再也不用交稅了。」她的聲音溫和而堅定,仿佛是在宣布一個早已註定的決定。

  「遵命!」劉墉一聽這話,心裡頓時樂開了花。要知道,農業稅和鹽稅可是國家財政的兩大支柱啊!歷朝歷代都是靠它們來維持國家的運轉的。如今,這樣的支柱性稅收也能全免了,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老百姓們一聽到這個消息,就像當年土改時一樣激動得不得了。他們紛紛走出家門,聚在一起討論這個喜訊,臉上洋溢著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期待。

  在某個偏遠的地方,一張公告剛剛貼出來沒多久,就有一個大概三十來歲的農夫半信半疑地問旁邊的人:「這上面說的都是真的嗎?女王陛下真的打算分期免除農業稅?三年後我們種田就再也不用交稅了嗎?」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和不安。

  負責宣傳的官吏聽了農夫的話,哈哈一笑說:「那當然是真的了!陛下說出的話那就是金口玉言啊!誰敢隨便亂傳?那不是自找沒趣嗎?」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仿佛是在為女王陛下的決策背書。

  話剛說完,周圍的百姓們就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他們紛紛跪下來磕頭感謝說:「女王陛下萬歲!大炎國萬歲!」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激和敬仰,仿佛是在向整個世界宣告他們的幸福和喜悅。

  自古以來,土地被剝奪一直是老百姓心中永遠的痛;而沉重的稅收則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以前的老百姓啊,常常被各種苛捐雜稅壓得苦不堪言。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有的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放棄田地四處逃亡;有的人則實在忍無可忍,乾脆就揭竿而起了。

  然而,清歌女王上位後,她先是分田地給農民,防止土地被兼併;然後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幫助農民提高產量,比如推廣超級雜交稻等。這些政策如同一股清泉,滋潤了農民們乾涸的心田。雖然這麼多年來,農民們一直被稅收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他們的心裡還是害怕啊!害怕這些政策哪天又變了樣,自己又會重新陷入苦難的境地。

  「農業稅」這三個字,簡直就是農民們的噩夢啊!它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但是現在,清歌女王一紙詔書下來,宣布三年內要徹底免除農業稅!這簡直就像是拔掉了壓在他們身上的大山一樣,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這一消息如同一股春風,吹遍了大炎國的每一個角落。老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歡呼雀躍,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清歌女王的功勞,是她用智慧和勇氣為他們爭取來了這個美好的未來。

  在未來的日子裡,清歌女王將繼續帶領著她的人民走向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她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這個世界書寫下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而老百姓們也將永遠銘記她的恩情,將她視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燈塔和指引。

  在大炎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陽光溫柔地灑落在每一寸角落,春風輕拂,帶著泥土與新芽的芬芳,預示著又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喜悅,這份喜悅,源自一位非凡的君主——李清歌,那位萬民敬仰的女王陛下。她的名字,如同春風一般,吹進了每個人的心田,溫暖而充滿力量。

  李清歌,這位大炎的開國君主,她的形象在民間被賦予了無數美好的想像。雖然大多數人未曾親眼見過她的真容,但傳說中,她擁有一雙睿智而溫柔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疾苦;她的嘴角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種對未來的堅定信念,也是對子民無盡的關愛。每當提起她的名字,人們的心中便會湧起一股莫名的敬意與親切感,仿佛她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更是他們中的一員,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

  按照古時候的規矩,廟號是對一位君主一生功績的最高讚譽。清歌,作為大炎的開國之君,她的廟號自然應當是「太祖」。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號,更是對大炎子孫後代的一種鞭策,提醒他們要時刻銘記祖宗的規矩,那是國家的根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動搖的基石。在李清歌的治理下,大炎的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和平與繁榮之中,她的智慧與勇氣,成為了後世無數帝王學習的楷模。

  當太祖李清歌親自下詔,宣布廢除農業稅的那一刻,整個國家仿佛都為之震顫。這份詔書,如同一股清泉,滋潤了乾涸已久的心田,讓每一個農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與希望。他們知道,這份恩賜,是李清歌用她的智慧與勇氣,為他們爭取來的。即便是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也能從心底感受到女王那顆愛民如子的心。這份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將永遠銘刻在他們的心中。

  消息傳開,全國上下一片歡騰。老人們淚流滿面,他們感慨自己此生何德何能,能夠遇到這樣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女王;孩子們則興奮地跳躍,他們雖然還不完全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但那份由內而外的喜悅,卻讓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與希望。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喜慶的對聯,仿佛是在慶祝一個盛大的節日。而李清歌的名字,也被他們一遍遍地傳頌,成為了這個季節最溫暖的旋律。

  在民間,李清歌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家家戶戶都為她設立了長生牌位,早晚都要上一炷香,祈求老天爺保佑她多福多壽,萬歲永康。雖然大家都沒見過清歌的真面目,但那個青銅面具,卻成了她的象徵,被供上了桌。這個面具,製作精美,線條流暢,仿佛蘊含著某種神秘的力量。每當夜深人靜,月光透過窗欞,照在面具上,那冷冽的金屬光澤,似乎也在訴說著女王的不朽傳奇。

  而製作這個青銅面具的商家,也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他們整天笑得合不攏嘴,感激李清歌給他們帶來了這樣的好運氣。每當有人提起女王,他們總是滿臉自豪,仿佛自己也是這段傳奇故事的一部分。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新年將至。金陵城內,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然而,李清歌卻不是一個能閒得住的人。她總想著為國家,為子民做些什麼。除夕前夜,當聽說金陵的地鐵即將開通的消息時,她立刻決定親自去試乘一番。

  金陵,這座古老而又繁華的都城,在李清歌的治理下,更是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而地鐵,這個現代交通工具的代表,也成為了她心中的一大驕傲。她喜歡地鐵那種藏在地下,不受風雨侵擾的安穩感;喜歡它冬天暖和,夏天涼快的舒適;更喜歡它班次多、準時、票價便宜的便捷。在金陵這樣的大城市裡,地鐵無疑是解決交通擁堵的神器。沒有地鐵,早晚高峰時分的路面交通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而有了地鐵,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人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便捷與高效。

  李清歌在規劃基建方面,總是有著超乎常人的遠見與魄力。地鐵首期就規劃了八條線,二期、三期也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資金充足,工匠們幹勁十足,再加上土改時就已經預留了交通用地,省去了拆遷的麻煩,所以這地鐵建得飛快。不到兩年時間,就已經有四條線正式開通了。

  這四條線在金陵城裡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地下交通網絡。而在這個網絡的中心,就是李清歌住的皇宮。皇宮的四個角上,剛好就是地鐵的換乘站。這樣一來,大炎的皇宮不僅成為了金陵的心臟地帶,還成了全國地鐵換乘最方便的地方。每當有乘客在這些站點換乘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望向皇宮的方向,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敬意與自豪。

  為了表彰李清歌的功績,那些工廠的官員、設計師們特地將這四個站命名為「女王站」。每當列車緩緩駛入「女王站」,車廂內的乘客都會不自覺地挺直腰板,仿佛是在向這位偉大的女王致敬。而李清歌,每當聽到這個名字時,都會露出淡淡的微笑。她知道,這份榮譽,不僅僅是對她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大炎子民共同努力與奮鬥的認可。

  在李清歌的帶領下,大炎正一步步走向更加繁榮與強大的未來。而地鐵的開通,只是這眾多成就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每當夜深人靜,李清歌都會站在皇宮的高處,眺望著這座燈火輝煌的城市。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期待。她知道,只要她與子民們攜手同行,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那份對子民深沉的愛,也將永遠伴隨著她,成為她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在女王東站以一種近乎舞蹈的姿態優雅地交匯,仿佛兩位老友在繁忙的都市中尋覓到片刻的寧靜,彼此致意後又各自奔向前方。緊接著,二號線與三號線在女王西站以一種更為親密的方式手拉手相聚,它們在空中劃出一道流暢的弧線,如同戀人間的纏綿悱惻。而三號線與四號線在女王南站緊緊相擁,它們的交匯點宛如一座橋樑,連接著城市的四面八方。最終,四號線再次與一號線在女王北站重逢,這四個換乘站點,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繁星,錯落有致地守護著宏偉壯麗的大炎皇宮,為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

  李清歌,這位身著淡雅長裙的女子,正悠閒地漫步在北新御苑的雪景之中。雪花如同天空中飄落的羽毛,輕輕拂過她的發梢,落在她的肩頭,為這冬日增添了幾分詩意。她身穿一襲白色狐裘,腳踏繡著金色蓮花圖案的錦靴,每一步都踏出了輕盈與優雅。雪花在空中飛舞,與她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絕美的畫卷。然而,就在這片刻的寧靜之後,她已然站在了女王北站的站台上,仿佛穿越了時空,從靜謐的雪景中瞬間融入了都市的喧囂。

  女王北站,這個一號線與四號線的交匯點,是李清歌最為熟悉的地方。她輕盈地穿過七號入口,那入口處的雕花銅門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暖的光澤,仿佛是在歡迎每一位歸家的旅人。順著樓梯緩緩而下,她來到了一號線的候車大廳。一踏入大廳,眼前豁然開朗,地面光潔如鏡,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倒影。整個大廳以紅色為主調,鮮艷的紅色如同火焰一般,溫暖而熱烈,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節日的喜慶與祥和。李清歌特別喜歡這種顏色,她覺得紅色代表著吉祥和好運,每當看到這片紅色,她的心中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喜悅。

  這候車大廳,真是氣派非凡。高聳的天花板上鑲嵌著金色的浮雕,一盞盞精緻的吊燈如同璀璨的星辰,將大廳照得通明透亮。寬敞的空間裡,既有現代感又不失中式韻味,仿佛是一座地下的宮殿,讓人不禁為之驚嘆。其實,這大廳原本並沒有這麼大,是李清歌在穿越之初,便憑藉著自己對未來的預見,特意要求擴建的。這背後的故事,還得從她前世在羊城的經歷說起。

  那時的李清歌,還是一名普通的都市白領,生活在繁華熱鬧的羊城。她深知羊城的繁華與喧囂,人潮湧動,交通壓力巨大。為了避開人擠人的黃金周,她特意選了個平日去遊玩。然而,即便是平日,羊城的地鐵也是擁擠不堪。她還記得,那天她擠進了三號線的車廂,就像是被擠進了沙丁魚罐頭裡一樣,幾乎無法呼吸。最有趣的是,她親眼目睹了一個瘦弱的男子被擠在了一對情侶中間。男子尷尬地抱著女子,而女子則撞進了男子的懷裡,三個人就這樣緊緊相擁,動彈不得。場面既尷尬又好笑,就像是夾心餅乾一樣。這還只是三號線上一個普通站點的景象,聽說地獄西路那邊更是擠得不可開交,簡直就像是人間的煉獄。

  「死亡三號線」,這個名字在羊城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擁擠程度簡直讓人心驚膽戰,仿佛每一次乘車都是一場生死考驗。事後,李清歌還看了不少吐槽這段地鐵的視頻,大家都說是因為設計不合理,途經的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區,但用的卻是六節編組的B型車,難怪會擠成這樣。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設計者,畢竟當初規劃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這裡會發展成全國最擠的地鐵線路之一。這充分說明了,城市規劃的遠見和前瞻性是多麼的重要。

  作為穿越而來的李清歌,她擁有著前世的記憶和未來的預見。她深知金陵作為都城,人口必將以千萬計,交通壓力可想而知。因此,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地鐵線路必須密集且站點大廳要足夠大,列車編組也要適當增加,這樣才能避免像羊城那樣出現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於是,在她的大力推動下,金陵的地鐵系統得到了全面的升級和擴建。

  望著眼前這寬敞明亮的站廳,李清歌滿意地點了點頭。她的目光在大廳里流轉,欣賞著每一處細節的設計。那高聳的天花板、精緻的吊燈、光潔的地面……每一樣都透露出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她心想:大城市的地鐵就應該像這樣,既大又美,就算人再多也不用擔心擁擠。這樣的地鐵系統,不僅能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還能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廣播聲響起,提醒著乘客們列車即將到站。李清歌微微一笑,轉身走向候車區。她知道,無論未來如何變遷,這座城市的地鐵系統都將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她,也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她深愛的城市。

  看到女王陛下李清歌親自駕臨,站里的人們都愣住了,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凝固。誰也沒想到,平日裡只在宮廷中露面的清歌陛下,竟會親自來視察這個即將通車的地鐵站。大家連忙放下手頭的事情,無論是正在忙碌的工人,還是匆匆趕路的乘客,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禮。

  清歌陛下微笑著擺擺手,那笑容如同春日裡溫暖的陽光,瞬間驅散了冬日的寒意。「不用多禮,我聽說地鐵線快要通車了,現在正試運行,特地過來看看。」她的聲音柔和而堅定,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卻又讓人感到親切。

  站長一聽,心裡又驚又喜,仿佛被巨大的幸福砸中。他連忙恭敬地請女王陛下入內,臉上的笑容幾乎要溢出來。清歌陛下跟著站長走進地鐵站,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每一步都仿佛在訴說著她的尊貴與不凡。

  乘坐電梯下到站台,清歌陛下環顧四周。只見左右兩邊都有列車呼嘯而過,站點信息一目了然,顯示屏上滾動著下一班車的到站時間。站內的燈光明亮而柔和,將整個站台照得如同白晝。

  站內的裝飾以紅色為主調,色彩鮮艷奪目,仿佛是在慶祝這個重要的時刻。清歌陛下輕輕轉身,裙擺隨風飄動,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美得令人窒息。這個站叫「女王北站」,特意以清歌陛下的名字命名,以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愛戴。最顯眼的就是那些金色的鳳凰圖騰,它們栩栩如生,仿佛要衝破天際,充滿了特色與韻味。

  不一會兒,一輛紅色的地鐵緩緩駛來,方向是明孝陵。車門一開,清歌陛下和站長一起上了車。車廂里長長的通道兩旁,是新嶄嶄的座椅,紅色的扶手懸掛在上方,讓人感覺仿佛回到了前世那個繁華的都市。清歌陛下坐在座椅上,她的身影與這紅色的車廂融為一體,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