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海級戰艦
數年過去,人們很明顯看到太空中的建設設施已經翻了一倍,那些往來的格式輔助施工飛船更是密集到了讓人感覺到了什麼是科技的力量,人類所在太空區域,此次已然如同繁華似錦的夜市那般,變得燈火通明。
而那通明的燈火則是一座座新式太空船塢、新戰艦、新居住飛船、新生物圈飛船、新工業飛船
如果讓一個第一次看到這些飛船、戰艦的人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們,那麼他一定會說:龐大!
是的,龐大。
在二級文明的時候,人類有能力製造的最大湖級乃是天琴號,長度大概有五公里,寬、高大概為三公里、二公里。
更大的太空結構,當時的人類也可以造出來,但太大太重就不便於跟著大艦隊一起行動了,所以像太空多點粒子對撞機那樣的大型結構則需要進行模塊化拆分。
戰艦也是一個道理,太大的話以二級文明的推進技術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將其推到最高速。
而現在不一樣了,磁推技術的出現,讓人類有了製造更大戰艦的能力,而磁推裝置的塊頭,也要求人類必須製造更大戰艦。
當第一艘新式戰艦從太空船塢被推出來的時候,便引得人們紛紛側目,一些愛好者甚至在居住飛船,用望遠鏡在舷窗處看著它那龐大的身姿,因為太空船塢附近有來往的其他飛船,所以這些愛好者很容易就直觀感受到新式戰艦大塊頭。
那些飛船在它旁邊,就像黃蜂與黃蜂的窩一樣,這種強烈的對比很是衝擊人的感官。
根據軍方公布的數據,這些常規新式戰艦的長度大概有10公里,寬約6公里,高4.5~5公里。當然,這些數據是以最突出的地方算,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長方體,而更像一個頭小尾部大的傳統布局。
在外形上,與湖級戰艦一脈相承,看起來極具科幻感。
也正因此,設計部門按照人類戰艦級別的劃分,將這種新式戰艦稱之為海級戰艦。
當然,十公里長度的它並沒有如同大海那般廣闊,但卻也比湖級戰艦大了幾乎兩倍布置,再加上各種配套設施技術已經更新換代,因此就不能再以湖級戰艦稱呼了。
而新式戰艦內部布局方面,特別是在居住區和作戰區的設計上,思路也跟湖級戰艦差不多,同樣內置了一個旋轉裝置,用做作息、冬眠區。
沒有人工重力技術的文明也只能通過旋轉方式來產生模擬重力了,同樣的結構的最好表現,還是得看居住型飛船。
之前的居住飛船也算大了,但總體上還是以一個個並不算寬敞的懸掛模塊構成,所以在居住飛船上生活的人們,很容易就能感覺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一個狹窄的艙室,就算做成了街道的模樣,還是直觀感受到,因為每一個懸掛模塊真不算大。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居住飛船的體量幾乎跟戰艦一樣,這讓設計師們可以設計更大的懸掛模塊。得益於此,這一代居住飛船裡面的街道寬度已經達到了十米,兩旁甚至還有空間規劃其他功能性建築。
在居住飛船上開小車、電瓶車之類的已經不成問題。
嗯,也必須有電動車給居住飛船上的人類代步,畢竟新式飛船真的變大了,可能從自己的住所去往其他地方,就得走上幾公里。
經過身體強化後的人類跑步速度很快,但多數人還是喜歡用代步工具。
可以說,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的生活環境是越來越好了,在一些擁有地球情懷的設計師手下,這些好環境被設計成十分具有地球特色的風格,甚至在空間富足的情況下,很多當年在木衛四基地用作食品的植物,現在也被用在部分場景的綠化點綴上。
這些植物算是人類母星為數不多的植物了,雖說它們也是蔬菜食物,但用作點綴,還是讓人有很大親切感的。
居住飛船的結構同樣無法脫離大滾筒形狀,只不過更大了而已。
這也就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即飛船內部的重力效果差異變大,為了解決緩解這個問題,設計師把休息區、住房區都劃分到相對適合的重力環境,而其他的活動區、功能區則放到重力環境跟地球重力差異較大的環上。
經過基因技術改造之後的人類可以適應高G衝擊沒錯,但常年呆在失重環境依舊會有其他方面的影響,科學家們至今還沒有完全找到並消除這些影響。
其實就算找到了這些因素,人類也不敢直接大刀闊斧地對這種數十億年重力適應基因進行改造,之前也說過了,那是會影響到整個人體各個方面發育和機能的因素。
所以截至目前,人類還是將擺脫這種旋轉式居住飛船的願望放在未來科技上,而不是粗暴的改造自身。當然,若是有朝一日能完全搞清楚人體適應重力環境的所有機制,那麼完全生活、生長在失重環境也不是不行,只是到時候在地球重力環境活動就變成一種情懷和愛好、習慣了。
這是生物、生命研究方面的問題。
而今人類的關注點,卻在被冠以海級戰艦之稱的新式戰艦和新式飛船上。
常規的海級戰艦都是在當初的實驗樣品飛船上設計而來的,唯有現在這一艘剛剛開工的飛船,是獨立設計的。
它的大小比常規海級戰艦好大一些,長度達到了14~15公里,高、寬度達到6~8公里。它之所以比常規海級戰艦大,是因為人類要求它擁有更強的裝甲,更加綜合的能力。那比常規海級戰艦要大的部分,大部分空間結構都是複合裝甲,如同某些動物鱗片一樣一層一層疊在那裡。
顯而易見,這艘戰艦就是未來人類的新旗艦,名字依舊沒有變,還是叫天琴號。
由於有偏振護盾和磁場護盾的存在,人類設想三級文明的戰爭必定以動能武器為主,所以想要提高戰艦生存能力,那就只有疊甲一途了。當然也不能盲目疊加,得在保證動力的情況下。
新的天琴號就是在考慮各種因素的情況下,得出的最終設計方案。
按照計劃,天琴號將會在一百年後完工。
不過人類顯然已經不可能在一百年後啟程了,因為還有大量的戰艦需要製造。
人類要在這顆紅矮星系裡完成各種飛船、戰艦的更新換代。至於原先的湖級戰艦,人類也不打算丟,而是造一個運輸平台,將他們一起帶走,雖然這些湖級戰艦已經完全比不上海級戰艦,但未來依舊可以作其他用途。
統帥部還沒有忘記培養狗頭人和坤泰人計劃,他們覺得這些戰艦在未來,有必要的時候或許可以作迷惑敵人之用。
總之只要使用得當,就沒有無用的東西。
淘汰下來的舊居住飛船,也可以改變旋轉速度之後,給狗頭人和坤泰人居住。不過這些飛船跟湖級戰艦一樣,人類得給他們配備專門的磁推運輸平台,否則到時候可就跟不上大部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