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美麗的苗寨:陡寨村

  這是一個以陡峭聞名、因陡峭得名,同時也因陡峭而美麗的苗寨,它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陡寨。

  據說,當年張秀眉領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反抗清朝統治。當起義軍被清軍擊敗後,大部分士兵選擇在這附近的十里八鄉定居下來。在這裡的村莊,如果您能夠聽懂苗族語言,那麼您將會聽到一些懷念英雄的史詩。例如《十八年反政》和《英雄張秀眉》等歌曲仍然在人們中間傳頌著,傳承著那段英勇抗爭的歷史記憶。

  陡寨村位於清水江左岸,背靠著雄偉壯麗的雷公山森林公園。村子面向密翁河畔,村民們的房屋依山勢而建,下一間房屋的屋脊與上一間房屋的柱腳平行排列。整個地區山巒起伏,地勢險峻,溝壑縱橫。

  要到達這個神秘的地方,需要從西江千戶苗寨駕車沿著886線行駛,然後轉至黃烏線,再進入803縣道和845鄉道。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顛簸,才能抵達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裡只有一條崎嶇的道路與外界相通,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與神秘。

  陡寨村隸屬於貴州省雷山縣方祥鄉,全村兩百多戶人家,均為苗族,其自稱為hmub或nes,並均以苗語為母語和通用語言。今年鄉里發生了很嚴重的洪澇災害事件。很多年輕人都到沿海江浙粵地區打工。村里基本上剩餘的都是些留守兒童和老人。

  在村子裡,那些屋頂用杉樹皮和稻草鋪就的房子已經腐朽不堪,仿佛歲月的痕跡深深地刻在了它們身上。這些房屋看上去搖搖欲墜,似乎隨時都會倒塌。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片廢墟之中,依然能夠分辨出哪些房子還有人居住。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有人居住的房子大多是兩層的木質吊腳樓。這些吊腳樓雖然也歷經風雨,但相對來說保存得較好。或許是因為它們的結構更為堅固,或者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們對它們格外珍惜。

  而有些地方則只剩下了石塊壘成的地基,這些地基默默訴說著過去這裡曾經有過一棟房屋。但現在,那座房子早已消失不見,只留下了一片荒蕪。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房屋的毀壞並非是那些離鄉背井的人故意為之。相反,正是那些殘留在村裡的人將它們拆除,然後當作柴火來燒。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下,生存成為了首要任務,他們不得不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維持生活。這種無奈之舉讓人感到心酸,同時也反映了這個村莊所面臨的困境。

  眼前的斜坡上滿是一級級的梯田,可惜大部分都是荒蕪著的。只有少部分留在這裡的老人為了餬口,才勉強種點蔬菜和紅薯之類的作物。那些還有力氣種地的老人已經算幸運的了,因為鄉里偶爾會派些義工或護工來照顧一下孤寡老人。但在這個偏遠的深山冷坳里,怎麼可能會有熱心人願意長期來照顧這些瀕臨死亡邊緣的老人呢?負責這片區域的鄉領導實在看不過眼,曾試圖將一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送去老人福利院,但每次都遭到老人們的堅決反對。他們對這片祖傳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捨不得離開。

  「即使去了福利院,我們的壽命也不會延長多久。與其到那裡丟臉地過日子,不如就在這裡度過餘生。」老人們總是這麼說,他們寧願堅守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