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可是黔中路途遙遠,屬下還聽說黔中地勢複雜,大山連綿,恩公去黔中的話,屬下怕……」
「不還有大山你麼,有你跟著,我怕什麼?」祝修遠笑著拍了拍言大山那厚實的肩膀。
言大山一愣。
心裡好開心是怎麼回事?
祝修遠一笑:「快去找輛馬車吧,我要立即入宮,求見陛下。」
「哦!」
祝修遠和言大山跟著小環來此,只有他們兩個人,自然沒有帶馬車,不過好在,城中頗多車馬行,租借馬車十分方便。
言大山記得,琵琶巷隔壁的烏衣巷,緊挨著烏衣巷的烏衣廣場中,就有一家車馬行……
「哎喲,我的侯爺誒,可算是找到您了誒……」
祝修遠和言大山剛走到烏衣廣場的車馬行門前,身後忽然傳來一個尖細的聲音。
聽著耳熟。
祝修遠駐足回頭看去,果然是內庫監的甲午甲公公。
甲午正從一輛馬車上跳下來。
腳步飛快跑到祝修遠身前,一臉神秘。
「甲公公?」
「侯爺……侯爺,咱家有一件很嚴重的事,事關精鹽之策,想請教侯爺。」甲午隱晦的東張西望了一下。
祝修遠一見他這個動作,心裡立即就明白了。
甲午要和他聊一些隱秘的事。
可能與尤貴妃有關。
自祝修遠與尤貴妃親密過後,他們之間,幾乎就算是無話不談了,有關甲午之事,尤貴妃也給他說過。
甲午和小翠一樣,都是他們親密之事的知情人。
尤貴妃也動用手段將甲午牢牢控制住了。
於是,祝修遠與甲午的關係也跟著親近了一些。
面對甲午,祝修遠略有遲疑,因為他急於解決寇婉婉的事……
「侯爺,此事真的十分重要,請侯爺上車,容咱家細說……此事事關黔中!」甲午神神秘秘的說。
「哦?」祝修遠一愣,「黔中?」
「不錯!」
「那好吧。」
於是兩人上車。
甲午將馬車的帘子壓得緊緊實實。
「侯爺,咱家今天上午入宮,偶然聽到陛下和貴妃娘娘在商議黔中內亂之事……似乎是有人送來了奏摺,並說黔中局勢即將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高原上的大蕃,竟攪入了黔中內亂!」甲午小聲且神秘的說道。
「大蕃!」祝修遠適時的「驚訝」了一下。
「不錯,就是大蕃。大蕃攪入黔中內亂之後,局勢便危急起來,若長此以往,黔中勢必落入大蕃之手!」
「大蕃的國力,雖不比梁國,但卻勝過燕國一籌,若黔中落入大蕃之手,我大陳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強鄰,陛下和貴妃娘娘都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陛下和貴妃娘娘商議,要派人深入黔中,雖不能收回黔中,但也最好能阻擊大蕃……」
祝修遠靜靜的聽著,心道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來。
「侯爺您猜陛下和貴妃娘娘選中的人是誰?」甲午忽然笑道,臉上皺紋如花。
「不會是本官吧?」
「侯爺猜對了,就是侯爺!」
「……」
祝修遠正好借甲午的馬車來到了皇城。
憑藉「外庭行走」腰牌入了承天門,來到午門外,請守門的金吾衛代為通傳。
等了一會兒,一個小太監跑來,將祝修遠領入午門,但卻沒去欽安殿,而是來到了謹身殿。
謹身殿是朝議的地方。
祝修遠疑問。
那小太監說陳皇剛好召集了文武百官議事,所以直接就帶他來到了謹身殿。
原來如此。
祝修遠來到太早了,大殿中除了伺候的宮女太監外,就只有他一個臣子。
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祝修遠南征東南五州大勝而回之後,陳皇就變得更加勤政了,類似於這種召集文武百官的朝會,隔三差五的就要進行一次。
陳皇不喜歡早朝。
因為他起不來。
陳皇還是喜歡有事的時候隨時召集大臣議事。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大殿中的大臣逐漸多了起來。
文武官吏都有。
他們三兩人聚在一起小聲交流,大殿中不再安靜。
但幾乎是不約而同,文武官吏們都不來找祝修遠聊天,祝修遠站在右側第一位武官的位置,老神神在,閉目養神。
祝修遠也不屑於他們的小圈子。
沒有人來打擾,他還樂得清靜。
「祝侯!」
可是忽然,身後竟傳來一個壓抑著興奮的聲音,粗聲粗氣,有些大大咧咧。
祝修遠回頭一看,原來是震澤王,沒想到他竟然入京了。
「王爺!王爺請。」
祝修遠主動讓出了武官第一的位置。
因為震澤王是王爵,而他是侯爵,差了一級,再者,從年齡大小方面來看,也是震澤王排在前面。
震澤王沒有客氣,直接走到了祝修遠前面,然後又轉身面朝祝修遠,因為震澤王擁有一個很大的將軍肚,導致兩人的臉,竟隔開了兩尺的距離……
「王爺幾時入的京?」
「剛到,還沒進府,就被陛下召集入宮……哈哈,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了,本王在那太湖邊上,每日吹著涼爽的湖風,但還是覺得熱,於是就入京……還是祝侯的烏衣廣場裡面涼快!」
「劉兄也入京了嗎?」
「那小兔崽子……」
一提到劉文彩,震澤王臉色就不高興。
「他倒也想跟著本王入京的,但本王命他去常州挖紫砂礦去了……哈哈哈!」
閒聊一陣,大殿中的人已經很多了。
熙熙攘攘,文武百官都已到齊。
韓清山也到了,站在了祝修遠身後,不過韓清山並未與祝修遠說話。
「陛下駕到,貴妃娘娘駕到!」
陳皇和尤貴妃終於來了。
君臣見禮。
緊接著,陳皇便公布了黔中之事——
認為黔中一旦落入大蕃之手,對大陳必然是一個威脅。
然後詢問群臣的看法。
文武百官都踴躍發言。
最後君臣意見達成一致——
都認為應該派出一得力之人,遠赴黔中,紓解黔中之困。
不過,在選派誰去黔中的一事上,眾臣的分歧就比較大。
鄱陽王、臨海王,還有黔中周邊幾個州駐守的王侯等,都被群臣們推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