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兩相鬥法

  「無咎老弟,老夫聽說,令尊親自出手,治好了一個已經斷氣的病患?嗯,老弟你的家傳醫術,果然高明。」

  進入正題之前的寒暄,剛剛開始,范質的切入點,就令李中易品味出,一絲難以明言的怪味。

  自從李中易歸順了大周之後,他的父親李達和,因為不想耽誤兒子的前程,也就一直沒有入仕。

  不管,李中易是征高麗,還是拓西北,乃至當上開封知府事,李達和一直按照他自己的本心,在自家開辦的醫館內懸壺濟世。

  靠真本事吃飯的人,自然也很容易贏得外人的尊重,而且,李達和的收費也異常之合理。

  所以,李家醫館內,經常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慕名而來的患者,多如牛毛。

  只是,區區小事,竟然從首相的嘴裡說出,就由不得李中易不深思。

  李中易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范質的意圖:堂堂朝廷副相的親身老父,竟然拋頭露面,從事僅高於賤業的醫道,成何體統?

  儒家思想,固然有許多閃光點,可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推崇以官為師的倫理,的確是糟粕中的糟粕!

  儒門弟子,一脈相承的重農抑商,輕視專業技術人員的思想邏輯。一直是無法根除的頑疾。

  李中易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在他看來。父親李達和靠自己辛勤的雙手,行醫救生。既賺了良心錢,又打發了無聊的養老生活,可謂是一舉數得的大好事。

  「范公,家父為了在下這個不孝之子,舍了入仕的機會,父恩難報吶。」李中易說到這裡,話鋒一轉,「百善孝為先,家父既然願為天下庶民做點力所能及的善行。在下也不敢不順著他老人家的心意啊。」

  一直肅立一旁的楊炯,聽了李中易的詭辯之詞,心裡很不爽!

  范質借著宰臣的尊貴體面說事,李中易端出來的卻是孝道,孰輕孰重,一時間,楊炯自己都難以分辨的清楚明白。

  范質仿佛早就料到李中易會有此反應一般,他撫須輕聲笑道:「無咎老弟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孝子,老夫佩服之極。近日。陛下已經應允,新設廣濟局,主持向民間發放成藥之事務,以老夫觀之。令尊倒是合適的廣濟令人選。」

  李中易的眼眸微微一閃,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此前從未聽說過。朝廷要增設所謂廣濟局的事情。

  由此可見,這個說法應該是范質針對李中易的推托之詞。臨時起意的結果。

  范質是柴榮的心腹,又是當朝首相。以他的身份,向柴榮建議新設立一個花錢不多,名聲還很好,又無關權力分配的醫療機構,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話雖如此,李中易卻也感受到了,來自於范質的善意。

  在哪個山頭,就必須唱哪支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李中易如今的身份,已是響噹噹的朝廷執政(參知政事的另一通俗說法),老父親卻在外面行醫賺錢,傳將出去,確實會對李中易在儒門士林之中的風評,大有損害!

  就本質而言,范質的提點,以及體貼的安排,確實是一番好意。

  面對范質的好意,和隱約的拉攏,李中易不需要太多的權衡,很多就給出了答案,「在下替家父多謝范相成全。」起身拱手為禮。

  經過五代的戰亂和動盪,有能力一直讀書的人家,確實少之又少。

  知識就是力量!物以稀為貴!

  俗話說得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指的就是通讀史籍和名人遊記之後,讀書人的眼界,也就隨之高出不少。

  讀書人要想改變命運,只能靠做官,千里做官有三個目的,一是做更大的官,二是撈錢撈田,在上述基礎之上,如果能夠為老百姓做點實事,那麼,宦海生涯也就算是完滿了。

  基於現實社會的群眾基礎,同樣是行醫,李達和如果就任朝廷的廣濟令,其性質則和在民間做郎中,迥然不同,有如天壤之別。

  李中易剛進政事堂,就遇上了范質的下馬威,以及遞過來的香甜糖果,此公深得大棒捏在手,說話要客氣的精髓,不愧是本朝的一代名相。

  解決了李達和的問題之後,范質笑眯眯的望著李中易,忽然問他:「無咎老弟,你如今已是朝廷副相,卻尚未大婚,只怕是家裡的門坎都要被人踏破了吧?」

  范質不是一般人,就算是有八卦之心,也不至於在政事堂內,公然調侃他的副手。

  所以,李中易當即提高了警惕,小心謹慎的回答說:「不瞞范相公,在下的老父親,早年替在下定了一門親事,只等女方及竿之後,就娶之過門。」

  「哦,可是南唐司徒周宗之次女?」范質居然知道得如此清楚,李中易越發不敢大意。

  李中易淡淡的說:「南唐李氏昏弱,豈能與我大周英主相提並論?天授南唐與我大周,待到時機成熟之後,陛下必定揮師南下,率領我等,一統萬里河山。」

  伺候在一旁的楊炯,用力的眨了眨眼,他心想,好一個刁滑的李無咎啊!

  范質的意思其實已經若隱若現,提出的是代表朝廷的擔憂,李中易則把時間放得更長,明白告訴范質:他李某人既是周臣,自以國事為重,願為統一南唐的先鋒官。

  楊炯偷眼看了看不慌不忙的李中易,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心情不由轉為沉重。

  那一日,范質和楊炯商量事務過晚,就留他在家裡吃飯。席間,范質喝到微熏的時候,忽然嘆息說:「假以時日,李某人必是霍光。」

  楊炯太過於熟悉范質的脾氣,他當時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范質指的應該是李中易。

  霍光先後輔佐了好幾個小皇帝,權勢極大,卻一直沒有篡位。

  只是,范質拿李中易和霍光相比,究竟是褒獎呢,還是貶抑,楊炯至今一直沒有想明白。

  范質聽了李中易的辯解,笑了笑,微微搖頭說:「無咎老弟不愧是國之干臣,陛下沒有看錯人。」

  李中易心頭猛的一凜,范質的這番話,看似的平淡無奇,實際上,內涵之豐富,訊息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