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 授勳

  第二日,第一鎮和第二鎮的全體官兵,集結於大教練場上。閱讀М

  頭戴大檐帽,身穿灰綠色筆挺軍服,要掛銀白色佩劍的李中易,騎著汗血寶馬,出現了大教練場上。

  今天的這次集會,李中易將親自給獲得了一等功的勇士們,頒發一級鐵十字勳章。

  按照勳章條令,鐵十章勳章,僅限於軍事人員獲得,無戰功者一律不予授予。

  李中易親手設計定型的鐵十字勳章,是由黑色內盤加白色邊緣形成的類似十字架形獎章,綬帶以黑為基色輔以兩條窄小的白色。

  第三帝國的鐵十字勳章,還分為騎士鐵十字勳章,太過於複雜了,李中易索性給予了簡化。

  李漢帝國的鐵十字勳章,共分為八級,其中一級鐵十字勳章極為難得。一般情況下,不殉職是很難拿到的。

  然而,冬季反擊契丹的作戰中,居然一次性有五個隊長、排長或棚長,率領戰士們深入敵後,搗毀了至少五百餘座契丹人的帳篷。

  按照勳章條令的規定,獲得一級鐵十字勳章的猛士,由帝國皇帝親自幫他們掛上至高無上的榮譽。

  沒有榮譽感的軍隊,是很難打勝仗的。

  如今的帝國軍隊,已經逐漸由舊式禁軍,過渡到了新式陸軍,比以前更加強調軍人的榮譽感。

  當李中易勒馬於三軍之前時,第一鎮和第二鎮的鎮統,一起縱馬奔馳到皇帝的駕前,撇刀行禮。

  知軍法司事的李浩東,接了皇帝的眼色,便主動拍馬上前,大聲宣讀了授勳的命令。

  不大的工夫,五名獲勛的勇士,傲然立於六萬將士之前,一起向皇帝敬禮。

  李中易莊重回禮,然後接過一枚勳章,親手掛到了第一名勇士的胸前。

  「我的勇士,希望你再接再厲,勇立新功。」李中易看著硬朗的勇士,由衷的喜歡他,情不自禁的替他正了正軍帽,用力抱住他的胳膊,使勁的搖晃了幾下。

  「皇上,臣願為您,願為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勇士激動的流下了熱淚。

  李中易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肅容道:「我希望你能一直活下去,親眼目睹帝國的軍威,無遠弗屆。」

  「另外,我還要恭喜你,將來服役期滿轉職的時候,帝國所有的衙門,包括緹騎司、警政寺在內,都將任你挑選。」

  李中易的一席話,令五位勇士們,個個都喜笑顏開。

  如果不是立下了一等軍功,警政寺和緹騎司這種頂頂有實權的衙門,怎麼可能任由他們這些草根出身的軍官們自由挑選呢?

  「臣誓死效忠皇上。」勇士鏗鏹有力的大聲宣誓。

  如今,隨著帝國基層官職基本填滿了,軍官服役期滿後,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轉職的。

  有資格轉職的軍官,採取的是服役期滿二十年後的評分制。

  比如說,駐紮於大城市的,一律不加分。駐紮於邊防哨所的,一年加100分。立下一等功的,再加兩百分。

  各級鎮部、協部、標部、營部、隊部的軍官,一律不予加分。

  李中易原本就是草根出身的皇帝,他自然非常清楚了,有本事留在鎮部、協部和標部的軍官,都不可能是一般人。

  採取評分制,就相對公平多了。不至於出現,靠著裙帶關係,在大城市裡過好日子的軍官,轉職的時候,居然還是占據著最好的職位。

  長期不公下去,軍心肯定不穩,那還怎麼讓將士們效死力?

  不管是百姓,還是軍隊裡,都是不患寡,只患不均。

  面對第二名一等功獲得者時,李中易的心情就變得格外的複雜了。

  尼瑪,李繼孝這個混球,居然捨生忘死的撈到了一等軍功,皇帝親爹是該高興呢,還是該後怕?

  「恭喜你,我的勇士。」李中易親手替兒子掛上了一級鐵十字勳章,不由自主的撫摸上了他還稍顯稚嫩的面龐。

  「臣爭取再立新功,早日掛上大鐵十字勳章。」李繼孝的豪言壯語,令李中易百味雜陳,心裡頭也不知道是個啥滋味了。

  二等功勳章,由鎮統們親手頒發。三等功勳章,由協統們頒發。

  李中易肅立於大操場的中央,視線卻時不時的瞟向李繼孝的身上。

  到目前,李中易共有七個兒子,除了大周氏所生的小七郎完全沒有皇位繼承權之外,其餘的六個皇子都屬於考察接班的人選。

  若是李繼孝出了意外,李中易選擇帝國接班人的餘地,也就跟著窄了許多。

  李繼孝這個混球,實在是太混帳了。

  繼續把李繼孝放到戰爭的第一線去,李中易有種預感,很可能白髮人送黑髮人,讓親痛仇快。

  明知道李繼孝很可能不樂意,但是,李中易更輸不起。所以,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李繼孝撤出一線部隊。

  人群之中的李繼易,望著英姿勃發的二弟,他的心裡也是百味雜陳。

  李繼孝出生入死的立下了赫赫戰功,在父皇的跟前大大的露了臉,將來的皇位之爭,肯定變得更加的複雜了。

  古諺語說,娘親舅大,爹親叔大。

  實際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娘家的親戚之中,舅舅和外甥並無任何的利益衝突,舅甥之間的關係,自然就親密了許多。

  但是,叔叔和侄兒之間的關係,就要複雜多了。

  爺爺傳下來的家業,如是不多,父親和叔叔還有可能和平協商。

  據後世的經驗,凡是遺產超過千萬級別的人家,兄弟姊妹之間基本都會上演爭家產的大戲。

  因為啥呢?涉及到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十分之一的遺產,就有一百萬之巨,誰不爭,誰才是傻瓜。

  父親和叔叔鬧得翻了臉,叔叔和侄兒之間的關係,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會老死不相往來,甚至是反目成仇了。

  這還是平民之家的爭奪家產。

  李中易打下了偌大的萬里河山,兄弟之間,父子之間,不舉刀相殘,已經算是萬幸了。

  皇權專制時代,帝國的繼承人之爭,才是最要命的鬥爭!

  授勳儀式完畢之後,總後勤部高級將領們,當眾發放北伐的軍功賞賜。

  一等軍功,賞錢一萬貫。服役期滿轉職時,任選衙門和地點安置。

  二等軍功,賞錢五百貫。兩次二等功,服役期滿轉職時,次優先安置。

  三等軍功,賞錢一百貫。只在轉職時有加分,沒有別的優惠。

  當眾發放賞賜,童叟無欺,公平公正公開,誰都說不出啥來。

  不管是舊禁軍之中,還是新軍之中,指揮官們都不負責管錢和管物。軍餉、物資及賞賜,都由後勤部的軍官,當眾發放。

  軍隊將領,一旦掌握了錢,吃拿卡要,剋扣軍餉,挪用公款的現象,就肯定無法避免。

  散會後,第一鎮和第二鎮的官兵們,開始輪流放假。

  之所以需要輪流放假,主要是上次的教訓。

  幾萬有錢人,突然湧入京城的大街小巷。好傢夥,市面上物價水平,陡然翻了好幾倍。

  幾家歡喜幾家愁。

  李繼易和李繼孝兄弟倆,幾乎同時收到了調令,命令上寫得很清楚,他們將調任總山長室,任參謀。

  「父皇,兒臣不想離開作戰部隊。」李繼孝忍了又忍,實在是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出來。

  李中易早就想好了對策,便擺了擺手說:「我兒子,不僅僅是身經百戰的勇士,還需要精通政務。所以,這次調你們回來,並不是讓你們留在京城裡享福,而是會送你們去西部的小縣城裡去,擔任知縣一職。」

  李家兄弟倆不約而同的楞住了,知縣,不是需要參加新式科舉之後,才有資格擔任麼?

  李中易看出兩兄弟的疑惑,不由笑道:「檔案資料,我都替你們編好了,天衣無縫,你們只管去赴任好了。」

  「記住了,宰輔必起於州縣。縣官才是撫民之官,不當縣官,怎麼徹底的了解民情呢?不了解民情,朝廷發布政令,王國發布訓令,都很可能最終傷民。」李中易豎起三根手指頭,語重心長的說,「給你們三年的時間。三年無法大治一縣,就只能回來給我當參謀了。」

  沒有競爭,哪來的優勝劣汰?

  按照李中易的培養流程,他所有的兒子,都會走一遍整個流程。

  先入軍隊的基層鍛鍊,了解普通戰士之苦,掌握軍方之弊。

  再轉任知縣,振興商業,發展教育,維護治安,學習撫民之要。

  此所謂,上馬管軍,下馬撫民,才是完整的帝王教育。

  實際上,兒子們當過知縣,有了政績之後,就都會被分封到南洋的菲律賓去。

  各封一城,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就看誰最有本事了。

  客觀的說,歷史上的皇子教育,還真就是韃清做得最到位了。

  只不過,韃清的皇子教育,依然被束縛於農業文明的儒家經典之中,沒有融入先進的工業文明,導致落後挨打的悲慘局面。

  兩個年紀最長的孫子,悄悄的離開了京城,趕赴各自的縣城。

  薛太后知道後,除了拍桌子打椅子的找碴之外,也只能無可奈何。

  畢竟,皇帝這是在培養帝國的接班人呢,怎麼可能不慎重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