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初步的統計,吳越國的十大鹽商,其總資產竟然超過了四千萬貫。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整個強漢朝一年的各種稅賦總收入,匯總到一塊兒,也不過才三千多萬貫而已。所以,鹽商跌倒,無咎吃飽,就成了本年度強漢朝最大的大事。
自從,強漢朝的禁軍,打進了杭州城後,搜捕鹽商的重任就交到了李浩東之手。
如今,在李浩東的主持下,十大鹽商一共抓到了八個,還剩下兩個未曾到案,成果可謂是異常之豐碩了。
「繼續抓捕,不能有絲毫的放鬆。」李中易刻意加重語氣,提醒李浩東,鹽商們的身上擁有極大的利益。
「臣一定儘快將他們都抓捕到手。」李浩東心頭猛的一凜,趕忙下拜行禮,並大表決心。
吳越國的官員們逃走的也有不少,李中易顯得很不在乎,但是,李中易對鹽商的關注度,卻不是一般的高。
打仗,打的就是錢和糧。吳越國的鹽商們,個個該殺,個個可殺,李中易的想法很簡單,務必把他們抓到手,然後榨乾他們的家產。
至於,那些提前逃跑了的吳越國官員們,李中易還真沒所謂。跑了就跑了吧,等到土改工作組下鄉的時候,那些人跑得了和尚,還跑得出廟麼?
如今的強漢朝禁軍,經過多年的抄家實戰之後,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抄家經驗。
每打下一座城市,即使李中易沒有吩咐下來,軍法司的人也知道該怎麼去做。
首先,城市裡的糧商、鹽商和綢緞商人,都必須登記在冊。其中,大糧商、大鹽商和大綢緞商人,屬於軍法司審查的重中之重。
在這個年月,凡是能夠把生意做的特別大的商人,背後都必然有官方的背景,無一例外!
軍法司有針對性的抓捕和打擊大鹽商、大糧商和大綢緞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等於是一次商業環境和社會基礎的大洗牌,同時也是根本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手段。
打擊大商人,對於李家軍而言,首要的利益便是軍費支出的有益補充。其次,對於國營李家商號在本地的生根發芽以及逐步擴張,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嚴厲的打擊了大商人,等於是變相削弱了本地大士紳們的經濟根基。
本地的大士紳們,不僅失去了權勢,更失去了控制本地經濟的資本,其為惡鄉里的本錢,也必然跟著大打折扣。
當然了,李中易從來都不是蠻幹者,他對吳越國的士紳階層,採取的是分化瓦解的策略。
公開考試,選拔新朝的官員,這就是最典型的分化瓦解,也是權力圈的一次大洗牌。
畢竟,吳越國已經滅亡了,新選拔出來的官員,都只能是州縣級別的官員。
按照選拔官員的規律,越是基層的官員,也就是牧民之官,其實越接地氣。
反而是,那些專門監督和管理官員們的權貴,所謂的牧官之官,反而是官僚主義體系之中,最擅長撈錢撈官,而且腐爛最快的階層。
所以,李中易打進杭州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公開性質的考試,來考核吳越國的官員。
所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李中易一邊公開選拔州縣官員,一邊狠狠打擊大商人階層,可謂是雙管齊下的妙招。
兩天後,考試的試卷,李中易全部批閱完畢。有考試,就必須有名次,在李中易擬定的初步選拔名單里,大多數的州縣官員都出身於寒門。
之所以選拔寒門子弟出來做官,最核心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沒有硬靠山,必須依賴於李中易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本地的達官豪門對於政治的邏輯和利益分配,有著天然的優勢。
說白了,即使李中易選拔了他們出來主持吳越十三州的政局,他們也不會對李中易有太多的感激。
與他們相反,那些寒門讀書人以及沒有大靠山的低級官員們,一旦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肯定不樂意被替換下來。
這麼一來,他們只能跟著李中易走下去,哪怕前路再艱險,也必須一直追隨下去。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李中易的用人原則一向是唯親,也只有他深入了解過的人,才會獲得足夠多的信任。
在李中易的書案上,有好十個裝訂好的厚本子,分別記錄他比較熟悉的各級軍政官員的動態表現。
說白了,這就是李中易私下記錄的官員人事檔案。檔案里包羅萬象,從官員們的治政表現,一直到誠信記錄,無所不有。
俗話說的好,走的路,說過的話,只要做了必定會留下痕跡。把這些痕跡記錄在案之後,李中易的用人,可以更加的有針對性,可謂是善莫大焉!
三天後,考試的名次,正式張榜公布於眾。
按照事前制度的規則,本次考試合格的官員們,還需要參加李中易親自主持的考試,才能按照各自的能力和水平,被分配為各級官員。
張本年,原是杭州府衙的推官,自從李中易打進杭州城之後,張本年就失業了,回家閉門讀書。
原本,張本年以為再無出頭之日,萬念俱灰之際,甚至有過索性從商的打算。
然而,形勢變化之快,完全出乎於張本年的意料之外。
李中易進杭州之後,沒過兩天,就宣布了原任各級官員參加全新考試的政令。
張本年原本不想參加這種莫名其妙的考試,但是,他做官多年,對於經商卻是不怎麼精通,左思右想之下,最終還是決定參加此次考試。
畢竟,榜文里有句話特別容易打動人心: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貴賤,識字即可應試!
客觀的說,以張本年作官的資歷,早就提拔成為朱紫重臣了。然而,沒有硬扎靠山的張本年,此前只能混跡於中下層官員的行列之中,始終無法獲得晉升。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張本年叮囑管家,讓他去張榜的宮門口,去看一看考試的名次。
可是,張本年在家裡左等右等,始終沒見管家回來報訊,他心裡一急,索性換了身不由己起的眼便裝,親自出門來看榜。
宮門前,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比任何時候都熱鬧。
張本年好不容易擠到了前排,迎面卻見他的名字,居然排在了第一的位置上,他立時呆住了,簡直不相信他自己的眼睛,怎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