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招聘

  撥通了電話,陸野交代康健去找批發市場裡,那個倒賣盜版磁帶的南方人。Google搜索

  那人說著一口粵語,要不是陸野前世,經常跟那邊的人有生意往來,他還真聽不懂。

  第二天,康健過去找那個南方人的時候,就面臨了這個狀況。

  「磁帶啊,我來進貨啊。」康健急赤白臉的說道。

  他是真聽不懂對方說的什麼。

  「要100箱!」

  連說帶比劃的,總算是讓那個南方人明白了。

  陸野也沒閒著,第二天跑去信用社,給康健匯款。

  然後,就開始琢磨著招聘的事。

  現在攤子鋪的越來越大,各個地方嚴重缺人,可是一些重要的位置上,陸野還不放心交給不託底的人。

  而且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專業的人才,比如會計、出納,這些一般人是上不了手的。

  陸野手上沒有這些資源,於是就跑了的市裡的下崗就業培訓基地,這裡是政府專門為了解決大量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特意開辦的。

  在這裡有專人教授一些技能,例如:廚師、電焊等等。

  這群下崗的職工之中,可不僅僅只有一線的生產人員,而是全方位的各崗位的都有。

  以前廠子都是國家的,每一名職工都是有編制的,就連廠長通常情況下都沒有權利開除任何一名職工,哪怕他是一名門衛都不行。

  大鍋飯的生產模式,導致了各大工廠里的人員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大。

  毫不誇張的說,一個財務辦公室,裡面就塞了十幾名會計,就連門衛裡面都有七八個人。

  下崗浪潮開啟後,各個工廠都開始給自身減重,一大批有技術的專業人才,都被迫離開了公工廠,失去了鐵飯碗,開始自力更生。

  陸野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在這些人中,搜羅一批人品不錯的人員。

  陸野買了一張大紅紙,用毛筆沾著墨汁,寫了一個招聘告示。

  上面寫著,萬通貨運公司招聘會計、倉庫管理員,省城外派員等等,林林總總的寫了好幾個崗位。

  留下聯繫電話,和地址,最後再加上,一切職務待遇從優的字樣,就這麼明晃晃的貼在了培訓基地外的,告示板上。

  儘管沒有寫具體的薪資待遇,可還是有很多人打電話諮詢,甚至還有不少人,特地找到貨運站去了,陸野見狀,則是定了一個時間,專門用來面試。

  陸野也小心,前世的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這些下崗職工中,也有不少在原單位就是混飯吃的,沒什麼真本事,看似工齡很長,經驗豐富,其實都是紙上談兵的高手。

  上班就是一手報紙,一手茶杯的,踩點來,卡點去。

  陸野在貨站裡面擺了張桌子,就在東屋子裡面,一個一個的面試。

  反覆對比了一下,最後選了一個原國營麵粉廠的會計:劉有福,今年已經38歲了,三個月以前下崗的。

  陸野跟他聊了很久,劉有福這人不太善於交際,從兩人交流的談吐上,陸野能夠感覺到。

  為了剔除那些濫竽充數的,陸野將于洋做的那份帳本和貨物進出登記表都拿了出來。

  放在桌子上,讓面試者看,並且要求面試者能夠找出其中的錯誤。

  而之所以選他,陸野最看重的就是劉有福做帳的能力,劉有福是唯一個帶著空帳本來的。

  當著陸野的面,對照著陸野提供的貨站這段時間的自己記錄的帳本和清單等材料,劉有福當場就給陸野做了一本新帳,一筆筆記錄的十分清楚。

  整整一天的時間,陸野挨個見了排隊找工作的人,挑著不錯的,陸野第一批招了十多個人。

  之所以招這麼多人,陸野有著自己的考量。

  現在貨運公司開始起步了,但是業務太過單一,而且太過依賴運輸隊那邊,只能是送從省城往欒城運輸,這樣就很難將公司業務擴大。

  要想發展壯大,就要提升運輸能力,將業務擴大到別的城市中去,這不僅僅需要車輛,還需要人。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陸野才多招了一些人,留作儲備。

  從這些人中,挑選了三個年輕人,陸野給他們買好了硬臥車票,送他們上了火車,去往省城。

  這三人是陸野安排給康健的,跟著康健干一段時間,再從中選優,挑一個人出來頂替康健。

  至於磁帶銷售這邊,陸野已經交給于洋打理了,劉有福不僅僅要做貨運公司的帳,還要兼顧給于洋做銷售的帳。

  每個月,工資700塊錢,外加獎金。

  這是陸野給劉有福的待遇,遠遠超過他在工廠時的工資。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