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品牌名字的確立,修理廠完整的晉升機制
年後開始,於大為再次投入到工作當中,汽配城的事情還沒有消息,便趁著這個空隙組織年後的所有核心成員開個會。
包括凡凡修理廠的總負責人老紀,配件部錢印,呂永正,會計部的楊會計以及他的助理,負責養車相關的姚金斧,孫順利,唐朝,運輸車的張彪,爪子,野外救援部門和大客戶服務經理馬濤,賁軍,老趙。
以及油城分部修理廠負責人老朱,被外派到地方的張良等一眾核心骨幹。
不過像油城加油站和大為修理鋪這兩個地方的負責人,於大為沒有把他們叫過來,第一事情跟他們關聯性不大,第二雖然都是在一起管理做帳,但加油站和大為修理鋪屬於獨立運營的兩條線。
賠了賺了都不影響他自己這邊的事情。
會議室內,氣氛有些歡快,又是一年過去了,大家的生活肉眼可見的變好。
之前在廠子裡以及幹活的時候,大家都在忙也沒有太在意,但回到各自老屯以後,跟朋友親戚們聊天接觸才發現,他們已經在自己圈子裡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了。
回到廠子裡的時候自然十分開心,畢竟過年期間被各種親戚朋友羨慕誇讚。
「今天把大家叫過來,主要有以下三個事兒,今年要落實一下,跟去年年底開會的計劃有所不同,算是做了一個微調。」
於大為坐在會議室長條桌的頂頭位置,紅木長條桌子看著有些老舊,是段大海買二手的時候看見倆一模一樣的,便給於大為也弄了一個。
二三十個人的小型會議是足夠用的,再多的話就得在後面擺一些椅子了。
「大家安靜一下。領導,您說。」老紀見領導要開口講話了,趕緊起身組織一下會場紀律。
於大為見氣氛安靜下來,便把年前跟老紀等人商量的事情重新跟大家講述了一遍。
講完以後,由楊會計,老紀,錢印三人各自分組,進行一個短暫的討論,也是通過這種小組討論,讓三個人給大家解釋清楚三件事情的脈絡。
差不多之後,於大為再次跟眾人一起討論。
關於汽配城的事情,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包括姚金斧在內,還是希望於大為能慎重考慮一下,因為從楊會計的粗略算計之下,前期的投入資金至少六千到八千萬,算是迄今為止凡凡修理廠做的最大的一筆投資。
於大為也針對汽配城的創建初衷,以及未來的戰略布局詳細的解釋了一下,大家也才明白原來老闆在下一盤大棋。
之後對於遷移修理廠,還有品牌化的這個事情,大家都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唯一要做的就是給連鎖品牌起名字的事情。
畢竟好的名字能讓人記憶深刻,但於大為屬於起名廢,其他人也不遑多讓。
一群人圍繞著連鎖維修店鋪的名字,討論了半個多小時。
最後在所有亂七八糟的名字里,於大為挑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有意思的詞,凡荒。
起這個名字的人是目前修理廠的總講師兼連鎖店的市場部副經理,張良。
按照他的說法,凡荒代表的意思很多。
「表面意思是凡和荒兩個毫不相關的字湊到一起。」張良站起來詳細解釋這個詞,「凡單指嫂子,畢竟凡凡修理廠一路走到現在掐頭去尾也有八年的完整時間,修理廠能發展的這麼好,嫂子雖然不在,但她的名字絕對功不可沒,我們不能忘記,所以我建議留下一個『凡』字。」
「啪啪啪……」在場所有人都激動的鼓起掌,甚至還有扯開嗓子喊「好」的,搞的於大為一臉的無可奈何。
修理廠這些個核心骨幹哪都好,就是這阿諛奉承的風氣從老紀開始到現在就一直不見好轉。
於大為一手扶額,簡直沒眼看,有心想管管吧,人家都說是發自肺腑的,搞得現在進場的一堂必修課都不是維修手冊上的基礎知識了,而是語言的藝術技巧學習。
「其次這個荒是指北大荒,大家小時候都聽老一輩的人說咱們住的這片地方,以前叫北大荒,是經歷一代又一代人辛苦開墾,才把這大片大片的北大荒變成了千萬畝良田。」張良言辭懇切,眼睛裡也有幾分對過去的緬懷。
「這個荒字,也算是我的一個私心,去年我爺爺過世了,我爺爺的爺爺就是第一批來開荒的人,他口中一輩子都把黑省這個地方叫北大荒,荒字用來紀念我爺爺也是紀念曾經開荒的先輩們。」
「當年他們靠著雙手,而今咱們靠著更為先進的機械,繼續在這片大地上開墾美好的未來。」
「啪啪啪!」會議室里再次掌聲雷動,這次大家表情都有些動容,畢竟在這邊生活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多少代以前有逃難來的,有被欲望支配來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家的祖先們,都曾經在這片大地流汗流血。
張良說的光表層意思,就已經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而在他的描述中,凡荒還有另一層深意。
裡層的意思是希望平凡的人在荒蕪中,依舊能逆境成長,把華夏人喜歡逆風翻盤的精髓刻在這兩個字里。
最後「凡荒」成了連鎖品牌的名字,並且於大為腦子裡已經有了全新工作服的雛形。
連鎖店想要品牌化,不論是從門店的裝修風格,還是服務內容,亦或者是維修養護人員的穿著,都必須得是制式統一的。
在這個會議中,於大為加深了對「凡荒」品牌化的深度探討。
比方說裝修風格,因為涉及到維修養護,本身修車就不是什麼乾淨的事兒,會議上大多數人就想把裝修風格偏暗一些,這樣能保證看上去不那麼髒!
最後拍板裝修風格以黑紅為主色調,牌匾也是黑色背景白色字體,最後把「凡荒」做成紅色的LOGO。
大家起初對LOGO還有些不解,經過於大為的解釋,服裝上眾人也有了新思路。
依舊是黑色為主體,耐穿耐髒,然後背後用一個紅色的「荒」字作為衣服的圖畫,而「凡荒」的LOGO弄成白色小字,放到胸前某處。
雖然於大為在腦子裡構想的時候,怎麼想怎麼覺得這衣服丑爆了,但看大家興致勃勃的樣子,他也不好打消大家的積極性。
反正衣服未來會有好多批次,就好像未來智能機系統更新似的,如果真醜到無法去看,也可以換成其他的第二版,第三版啥的。
最後眾人經過一個上午的討論,養護維修連鎖店的品牌化更加細緻,之後就可以按照眾人的設想開始進行裝修,趕工,實施了。
接下來的日子,於大為帶領核心成員開始大力整頓黑省內的各個分店,將一些個工作當中多年吃回扣的「爛根」全部拔掉,重啟凡凡修理廠裡面剛晉升到初級修理師的新員工。
這些成為正式員工的修理師們,於大為考慮到有些人只是為了謀生,不是真的很愛鑽車底,爬上爬下的修車,就想方設法的讓這些年輕人多一些選擇。
如果想做銷售,那就平移到配件部,如果想開車就平移到運輸隊,如果想當工程車的師傅,就平移到養車部門當中。
因為於大為曾經幹過很多跟修車毫不相關的事情,方向不明確,也沒有說多愛修車,最後干其他的行當就總是以失敗收場。
總結了上輩子的教訓,於大為想明白了一個事兒,就是當初自己沒得選,只能靠修車養活一家子,後來家裡條件稍微好點了,曾經不甘的心思就活絡了。
所以給廠子裡年輕人選擇多一些不是壞事,在於大為能做主的範圍之內,至少讓他們幹這行然後愛上這行。
至於為什麼是初級修理師,還是因為剛入門的關係。
凡凡修理廠的晉升制度是,開始進來的學徒,然後是正式入職的初級修理師,中級修理師,高級修理師,最後是特級修理師。
凡凡修理廠的特級修理師,真說起來只有兩個半,一個是已經離開的徐老,曾經的徐老連坦克都修過,各種工程機械就沒有沒碰到的,當然一些後期出現的進口牌子,確實也接觸的不多。
但戰績可查,各種修理師行業的相關證書一張接著一張,還有表揚過的證書也有,這些於大為曾經去徐老家裡都被他拿出來炫耀過。
他也是個實打實熱愛修理的,退休後拿著勞保還不消停,去了齊市曾廣志老闆的修理廠,後來又被於大為請到了凡凡修理廠開心的度過了幾年。
除了徐老之外,於大為也算一個特級修理師。
畢竟兩世為人,很多先進的維修技術早已經超越了現在已有的時代,各種安裝的小技巧,都是後世人們開發出來的。
不過雖然他能達到特級修理師的水平,但卻是個野路子,跟徐老這種被國家承認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屬於野戰派特級修理師吧。
最後半個給了老紀和自家老爺子,兩個人分開就是一人四分之一個特級修理師。
老爺子是修了大半輩子的大馬力農機,進口的非進口的都弄過,但工程設備這塊接觸的少之又少。
後期的時候在修理廠當中待了一大段時間,也增長了很多工程機械維修的經驗。
而老紀則是國產設備接觸的多,進口設備也有,但總而言之這麼多年接觸到的工程車車型,甚至沒有在凡凡修理廠這幾年接觸的多。
水平肯定超過了高級維修師,但達到各種疑難雜症都能處理的很到位,還是做不到太全面。
綜上所述,兩個人從能力上來說都摸到了特級修理師的層級,但又多少缺點什麼。
但對於傳授新人知識,領新人入門絕對是夠用的。
凡凡修理廠這套晉升機制,每一級要修什麼破損程度的車都不一樣,待遇也有些不同,並且評級也不是隨便靠著一張嘴就評的。
是按照這些年老紀寫的那麼多《大隊長維修手冊》,參考裡面的實際案例然後出題,理論答完了後,還要進行實戰,綜合考量再進行評級。
每年有兩次評級機會,除學徒工以外都可以報名,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審核。
學徒工的試卷是三個月的統一試卷,每年年初上班之後,由張良跟老紀,濤子等人聯合出題,這一年就按照這個出題試捲去考。
當然為了避免考過的同學透題,採用歷年學徒入職試卷加新一年試卷這麼考。
主要的目的還是看這些新人掌握的基礎知識和維修時候的安全要點。
題本身很簡單,對於入行的人來說。
這套晉升機制凡凡修理廠已經沿用了四年,當然了,這套評級只適用於他們廠內部,跟外面說的大師傅啥的評級還有所不同。
但就目前來看,從人員的管理和晉升上看,凡凡修理廠沒有太大問題。
唯一比較美中不足的就是《大隊長修理手冊》,根本做不到人手一本,原版手寫的更是被於大為霸占私藏了。
用他自己的話講,這些東西都是凡凡修理廠存在過的證明,是有歷史意義的,後期會專門放到一個裝有展櫃的屋子裡。
老紀知道這事兒以後,高興的不得了,屁顛屁顛的給自家老闆送上一波彩虹屁。
大誇「領導英明!」,「領導威武!」。
時間很快來到了三月初,距離農曆二月二還剩下不到五天。
汽配城的事情年後一直沒什麼消息,於大為去麵粉廠的時候,聽段大海說上面有人故意壓著不同意這事兒,似乎不想這塊肥肉落到蘆河鎮上。
但具體情況郭老也沒說,於大為也不著急,反正他心中已經有了兩個方案,成與不成都影響不大,或者說批地申請成了的話,反而會讓於大為感到一些壓力吧。
段大海這邊已經準備去齊市那邊了,不過相關設備和人員短期肯定沒辦法動,畢竟齊市那邊的廠子還需要建設。
而且根據段大海的規劃,占地面積不會太小,齊市那邊的領導們也不允許他把廠子開的太小。
小打小鬧的話也不需要他們如此大費周章,甚至各種補貼優惠政策。
所以段大海這些日子壓力也不小,錢他倒是不缺,齊市給扶持了一大部分,加上這麼多年攢下來的足夠用了。
他難的是盤子大了,不知道能不能駕馭得了這麼大的盤子。
以前手裡面最多就是四五百人,而到了齊市後,員工人數後期達到四五千人都不止,至少是按照大型糧廠的規模去建的。
所以於大為最近去麵粉廠找他的時候,總是能看到茶杯里的茶不翼而飛,裡面全都是高度的白酒。
壓力責任都太大,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