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有人不要臉了

  臨近年關,京城飄雪了!

  除了耐寒的菘菜,鮮少瓜果蔬菜。閱讀

  京城望月樓推出一道如意菜,吃起來脆脆爽爽,清甜解膩,姜皎的外甥李林甫在望月樓吃過一回,念念不忘。

  他近來能新遷太子渝德一職,都是託了他舅父姜皎與源家是姻親的緣故,善於逢迎的他,馬上花大價錢買了一籃子如意菜,讓他舅父拎進宮送給皇上嘗鮮。

  因為張說總算在飄雪前,奉旨入京接任兵部尚書一職,玄宗心頭大悅,召了幾位常出入御書房的重臣,在興慶殿暖閣賞梅,烹茶煮酒。

  「前些天陰沉沉的,看著要下雪的樣子,但天公作美,這兩日才飄起了雪沫子,可見張愛卿回京接任兵部尚書一職,是天意如此!」

  楊公公指揮著小太監將煮好的酒端到各位大人面前,一杯暖酒下肚,玄宗意味深長環視了眾人一圈。

  「張說入京,朕身邊又添了一位賢臣。」

  張說是入京後才知道,此次他能調職回京,竟跟十公主有關。

  聽說是張嘉貞栽在了那位小公主身上,陛下這才起意調他回京入職,與張嘉貞分庭抗禮。

  不等張嘉貞表態,張說謙卑的端起酒杯:「以後還要多多仰仗張大人,下官敬大人一杯。」

  「都是替聖上辦差,何來仰仗一說?」

  被玄宗勒令養病了一段時日,張嘉貞識趣多了。

  他舉起酒杯回敬:「賢弟太客氣了!」

  源乾曜觀察著暖閣內暗流涌動,二張無形之中推盞過招。

  善於察言觀色的姜皎,則端起酒杯活躍氣氛。

  「二位大人真是一見如故啊,都是朝堂的肱股之臣,以後齊心協力替聖上分憂,定然能傳為一段佳話。」

  賞著暖閣外幽幽初綻的梅花,姜皎討巧道:「恭喜聖上又添了一位賢臣,這樣的好日子,該添樣別致的小菜下酒。」

  玄宗也算了解姜皎此人,他這麼說,一定又搜羅到了什麼新奇的好東西。

  他看著姜皎,姜皎也不賣關子了。

  跑出暖閣,將寄存在偏殿的籃子拎進來,一臉喜氣道:「下雪天沒什麼蔬菜瓜果,這道菜清甜解膩,脆脆爽爽,只有京城的大酒樓能吃到,是臣好不容易弄來了這麼一籃子。」

  姜皎將籃子揭開,白白嫩嫩芽尖帶綠的一籃子菜,在剛回京城的張說看來,的確極為養眼。

  但站在玄宗身側的楊公公,卻鄙夷的勾了勾唇角。

  入冬以來陛下進食了很多鹿肉,從上陽宮種植出如意菜後,小公主早獻來興慶殿,讓御膳房變著花樣做給皇上嘗鮮。

  御膳房都能變換如意菜的十來種做法了,姜皎竟獻寶似的拎了這麼一籃子進宮?

  見玄宗沒有揭破的意思,楊公公知道自家主子念在姜皎一片熱心,不打算拆他的台,所以也就不動聲色的站在玄宗身側。

  偏姜皎對風靡宮內的如意菜並不知情,還將白白嫩嫩冒綠尖的一團菜揀出來,擱進茶盤旁的空碟子裡。

  他邀功道:「此菜根莖似羊脂白玉,芽尖冒綠,色如翡翠,取名如意菜。」

  姜皎以為如意菜的名字很是吉利,繼續滔滔不絕說下去。

  「臣問過望月樓的廚子,如意菜的做法不少,與雞絲一起入菜,既有肉香味兒又有爽脆的口感,還能與菠菜一起炒,白綠相間色澤極為養眼,如意菜粉條,如意菜雞蛋,涼拌此菜入味也甚好。」

  李絲絮拎了個小籃子站在暖閣門口的屏風後,聽到姜皎口若懸河介紹如意菜的種種好處,說得天上有地下無,不禁悄悄兒抿嘴笑了。

  她只提供了一個名字,這個王元寶竟將普通的豆芽,弄出如此多花樣和說法,連楚國公姜皎也將這菜當成了稀罕的寶貝。

  那她籃子裡這些?

  說實在的,李絲絮跟姜皎過招了幾次,每次都將他氣得夠嗆。

  姜皎除了執意逢迎太子哥哥,好像也沒有幹過什麼太缺德的壞事兒,李絲絮站在屏風後,想著要不要給他留幾分面子呢?

  聽完姜皎滔滔不絕的介紹,源乾曜發話了:「望月樓的廚子刨制菜品一絕,下回沐休約幾位大人也去嘗嘗這道如意菜。」

  誰能知道,風靡京城的如意菜,其實出自上陽宮呢?

  小公主常讓楊青送如意菜來興慶殿,守門的小太監跟楊青混熟了,連他也嘗過鮮。

  這會兒聽到裡邊的動靜,忍不住憋著笑。

  當然也是因為玄宗說過,李絲絮來興慶殿不用通傳,又加上今日不是聖上在御書房議朝事,而是約了幾位大人賞酒烹茶,小太監才會放李絲絮進暖閣。

  小公公憋笑,李絲絮頓時朝他擠眉弄眼,意思是不能讓裡邊的人知道他們在笑姜皎獻如意菜的事兒。

  算了!

  還是給姜皎幾分顏面吧!

  李絲絮想了想,拎著籃子打算退回暖閣外。

  屋內,姜皎接了源乾曜的話:「望月樓的菜做得好,還是京城消息最靈通的地方,臣聽說前些日子,寧王府那位小縣主在望月樓暈厥過去。」

  玄宗有勒令吉安好好在寧王府養病,也就不計較身為朝廷重臣的姜皎突然嘴碎,聽到這事兒不由得蹙眉。

  「哦,吉安怎麼暈過去了?」

  「臣也不太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姜皎欲言又止:「聽臣的孫女兒說,好像是望月樓的說書先生講了一個話本子,像是在含沙射影寧王府,因此惹得出門散心的縣主氣怒攻心,當場暈厥了過去。」

  說書的講話本子在含沙射影針對皇親國戚,此事可大可小,當今皇上與寧王兄弟和睦,傳到他這兒算是大事了。

  知道其實是寧王府先挑的頭,將軍府只是在反擊,源乾曜看向說話說一半的姜皎,不由得有些失望了。

  當初就是看姜皎此人,雖無大智慧,卻也甚得聖心,楚國公府算是安穩富貴之家。

  他才會願意跟姜家結親的。

  可楚國公非要跟九玄宮那位小公主過不去。

  變著法子替寧王府說話,這是近來與寧王暗中有往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