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大臣們記得皇家別院縱火案時,是叫王元寶的商富上朝作證,縱火謀害十公主的牛仙童這才認罪伏法。
關中賑災一事朝臣們束手無策!
一個商人能有什麼賑災良策?
朝臣們以為三皇子也太胡來了!
奈何陛下親自讓傳王元寶上殿,大臣們苦於無賑災良策,一時也不敢說什麼。
玄宗讓楊公公通傳,很快王元寶搖著圓胖的身子進了金鑾殿,手上還拎著一個很大的藤編籃子,走到大殿中央時氣吁喘喘,一副累壞的樣子。
朝臣們紛紛猜測他拎的是什麼重物時,王元寶將藤編籃子擱在地上,跪下朝玄宗見禮。
「草民王元寶,見過陛下!」
「免禮!」
玄宗目光凝在殿中的藤編籃子上,開口問:「朕的皇兒說你有賑災良策?」
「是,草民的確有賑災良策!」
王元寶起身後將手擱在籃子上:「草民獻給陛下的賑災良策已經帶來了朝堂,都擱在了籃子裡。」
什麼?
賑災良策擱在了籃子裡?
朝臣們上奏的賑災策略,都是寫到奏摺里呈上。
是什麼樣的賑災良策,會讓這個叫王元寶的富商氣喘吁吁拎上殿?
滿殿朝臣的好奇心到了極致,所有的目光全匯集在了王元寶面前的籃子裡。
甚至有人覺得這個富商譁眾取寵,在故弄玄虛。
然而王元寶始終不慌不忙,被滿殿朝臣打量揣測依然氣定神閒,也沒有揭開籃子的意思。
直到玄宗開口:「既如此,朕看看你的賑災良策。」
「草民遵旨!」
王元寶這才揭開籃子,從籃子裡捧出一個魚缸。
椰圓的魚缸晶瑩剔透,裡面裝著半缸水,水上擱著片一葉蓮,蓮葉碧翠如玉,像霧般朦朧的花朵白得聖潔,蓮葉下還有兩條小金魚在遊玩嬉戲。
有游魚和一葉蓮的魚缸看著說不出的生動成趣,還隱隱透著一股禪意,與王元寶圓胖的身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朝臣們看著王元寶雙手小心翼翼捧著魚缸,在短暫的沉寂後終於驚嘆失聲。
「如此剔瑩剔透,究竟是何物?」
「此物比羊脂白玉更剔透,波斯商人帶來京城的琉璃都不及它的成色。」
「看著像是琉璃材質,但世間怎麼有如此晶瑩剔透的琉璃?」
「……」
王元寶見達到了他要的效果,在朝臣們議論紛紛時,他開口道:「諸位大人以為,這件琉璃魚缸價值幾何?」
「無價之寶!」
「若拿到珍寶閣售賣,定能價值千金。」
有喜好收集琉璃癖好的朝臣,欣賞琉璃魚缸時已經感嘆失聲。
眾人驚嘆世間有如此晶瑩剔透的琉璃,一時大開眼界,甚至忘了王元寶一開始拎著藤條籃子進殿,是為了獻賑災良策。
打鐵要趁熱!
王元寶將琉璃魚缸遞給楊公公派來的小太監,然後將手伸進了藤條籃子中,掏出了一個琉璃花瓶。
與先前的魚缸一樣,這個琉璃花瓶也是晶瑩剔透。
瓶中還插著幾枝新剪的薔薇花枝,含苞初綻的花朵上沾著露珠,花枝的葉子和枝幹清晰可見,離他近的人,甚至能透過琉璃看清楚花枝上的刺。
這樣的琉璃花瓶,若用來插花別有一番風味,花瓶與魚缸一樣,同樣是無價之寶。
朝臣們以為王元寶的籃子裡滿是玄機,很好奇他還拎來了什麼?
有個心急的催促道:「藤條籃子裡還有什麼?」
「還有一套茶具!」
在眾人的注視下,王元寶雙手伸進籃子裡,端出一個檀木托盤,托盤上赫然是一套晶瑩剔透的琉璃杯。
六隻小巧的琉璃杯,環繞著中間一個琉璃茶壺。
因為茶壺晶瑩剔透,他將托盤端在手上時,能清晰的看到芽葉在壺內舒展開來,嫩綠純淨,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
小太監過來幫他端著托盤,王元寶執起茶壺往琉璃杯內斟茶,隨著茶湯緩緩流進杯中,滿殿一時茶香四溢。
落進琉璃杯內的茶湯嫩綠,清澈明亮。
王元寶出聲道:「草民沖泡的茶,出自荊州玉泉寺。」
「玉泉寺傍山依溪,水邊茗草羅生,此茶葉子狀如人手,色同碧玉,寺僧常採制成茶,招待達官名士。」
王元寶笑吟吟道:「鄙人有幸得了這麼一小撮,有哪位大人願意品茗?」
仙人掌茶價值千金,只聞此茶,卻從來不曾品嘗過。
在朝堂上議了半日政事,早已口渴難耐,不等愛茶之口開口,端坐在御椅上的玄宗道:「讓朕嘗嘗琉璃杯沏的仙人掌茶。」
「草民遵旨!」
王元寶忙將茶擱在琉璃杯內,讓小太監奉上。
楊公公要替玄宗先嘗毒,玄宗做了一個揮手的動作,執起琉璃杯輕啜品嘗溫熱的茶湯,一杯茶喝下,只覺得通體舒泰。
「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茶味醇厚,香氣彌留在齒頰間久久不散,以琉璃杯佐之,甚妙!」
玄宗擱下茶杯,龍顏大悅道:「如此好茶,給姚愛卿也斟一杯!」
晶瑩剔透的琉璃讓人驚嘆!
真是寶物迷人眼。
王元寶先後拿出琉璃魚缸、花瓶,還有一整套琉璃茶具,清廉如姚崇也有片刻的恍然。
直到王元寶斟上茶湯,雙手恭敬的捧著奉上。
姚崇記起一開始陛下傳召王元寶進殿,是要獻賑災良策。
為何變成了寶物展示和品茶?
姚崇不去接王元寶遞上的茶,沉聲道:「陛下,此茶雖好,臣難以下咽!」
「若是朕告訴愛卿,今日朝堂上見到的琉璃器皿,是小十為了研製瘧疾藥,讓王員外燒制出來的,愛卿可品得下這碗茶?」
什麼?
琉璃器是十公主燒制出來的?
姚崇隱約感覺獻琉璃器一事,或許跟賑災有關,想到十公主一片仁義之心,他以為王元寶在朝堂上展示琉璃器必有深意。
見王元寶神色恭敬彎著腰,執意請他品茶,姚崇終於將琉璃杯沏的茶接到了手中。
一杯茶飲下,通體舒爽!
姚崇急道:「老臣已經飲下茶湯,陛下可否告訴老臣,賑災良策跟琉璃器有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