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改革

  第708章 改革

  興奮過後,雷二和鄒大河兩人很快冷靜下來。👻♕ ➅❾𝓼ħⓤ𝕏.ᑕⓄm 👺♥

  兩人相視一眼,欲言又止。

  「殿下,這些日子帝國連年征戰,傷退老兵數量可不少……」

  如果這項法令得以執行,對帝國的財政恐怕是個不小的負擔。

  「這個本王清楚。」任寧點頭,「戰爭素來勞民傷財百姓流離失所,因此能不打就不能,能少打就少打。」

  「但是……」

  說到這,他抬起頭殺氣騰騰地往西北方向望去,語氣更是陡然變得冷凜無比。

  「如果真有必要或者敵人已經殺到了眼前,那不管他們是誰,對方有多麼強大,都給本王通通往死里打,不死不休。」

  「讓那些蠻夷知道誰才是這天下的主人。」

  雷二兩人一聽,渾身熱血沸騰。

  「殿下英明!」

  任寧點頭,語氣重新緩和下來。

  「至於銀子,那是本王和錢尚書擔憂的事。你們只需和兵部仔細研討傷退老兵補助的各項條款就行,其他不用理。」

  當然,制訂好法令不代表立即能執行,還要通過五大軍團長、十大郡尉以及任寧的認可。

  「明白!」雷二兩人滿口應下。

  ————

  第二天一大早,任寧帶著妻子去了趟鎮公國府。

  回來後夫婦倆都有些沉默。

  「王爺,外祖母年事已高,身子……」盈盼輕嘆了口氣,「大不如前了。」

  兩年多前,他們一家人住永安胡同時,盈盼還常常到隔壁的鎮國公府與夷光公主一起騎馬射箭淡笑風生來著。

  然而現在的夷光公主明明剛剛還和他們開心地聊著天,轉眼都可能睡著。

  「是啊。」任寧微微嘆了口氣。

  夷光公主是長興帝的姑母,年紀也比老皇帝都大了十幾歲,如今長興帝已經進了皇陵高枕,夷光公主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你一會兒進宮,去把母妃接出來吧。」任寧說。

  讓夷光公主和晴貴妃母女倆好好相處這最後的一段時光。

  「好。」盈盼開心地點頭。

  說完,她忍不住抬頭朝西邊望去。

  那是岩陲要塞和西涼大草原的方向。

  往年西疆戰事緊急,無論是守塞大將霍凌還是其他霍氏一族的子孫都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了。

  然而後宮不得干政,盈盼張了張嘴,便沒有說出話來。

  不過任寧了解她。

  他伸手攬住妻子的細腰,「我明白你的意思。」

  「國家國家,都說國在前家在後,必要時舍小家為大國,但還有句話叫子欲養親不待。「

  「鎮國公府世代鎮守岩陲要塞,以往國有難家不回。現在西邊相對安寧,要塞周邊不大可能有戰事,也該讓他們回家探探親。」

  「一會兒我會去和霍慶商量,制定一個規程,以後讓包括守塞守關大將在內,所有鎮守邊疆的將士兄弟都有機會回來探親。」

  盈盼鬆了口氣,笑道:「王爺是一家之主,以後還是一國之君。萬事自己拿主意就行,幹嘛要告訴我。」

  「當然需要。」任寧嘿嘿地香了懷中人一口。

  「都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既然老天讓我們結髮,那無論在外是什麼身份,家裡事事都該有商有量才是。」

  「嗯。」盈盼輕輕點了點頭。

  任寧又朝西邊望了一眼,「雖然你不說,但我也知道你想娘家和鐵勒了。」

  「只不過現在國事繁重、西涼那邊連綿內戰,還不是抽身回去的時候。等以後各項事務安置妥當,我陪你和孩子一起去趟開倫部族吧,讓戰兒見見那片生他母妃養他母妃的大草原。」

  說到這,他在心底算了算。

  「時間不會太長,應該也就這一兩年內吧。」

  「那敢情好。」盈盼開心地點了點頭,「我就等著那一天了。只要一想到以後咱們能帶著兒子在大草原上賽馬射箭,那光景該多美好。」

  「是啊。」任寧笑。

  前提是他們得先努力把那片草原徹底打服,收歸旗下。

  沒多久,正廳大門響起。

  「殿下,辰時已到,太師還有六部尚書求見。」

  任寧瞄了眼沙漏,讓盈盼離開才點頭道:「讓他們進來。」

  因為登基吉時未到,任寧這會還沒坐上龍椅,暫時只能以攝政王的身份對外處理國是。

  但對整個朝廷來說,已算是正式開朝。

  而按照以往的規矩,上朝時間應該在五更,也就是卯時。

  至於大臣們更是寅時就得早早在午門外等候。

  然而任寧一聽,直接揮手。

  「這時間也太早了,大家還沒睡醒呢。」

  「這樣吧,以後延後一個時辰上朝,至於眾卿家只需卯時趕到就行。」

  禮部尚書範文一聽,就習慣性站出來大搖其頭。

  「殿下萬萬不可,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

  咳。

  任寧毫不客氣打斷了他的話,「范尚書言之有理。」

  他抬眼看了看窗外。

  「現在已是秋天,晚上氣溫開始有點涼,不過想必各位還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寒冬臘月呢,各位真的喜歡四更天就從被窩裡爬起來,半夜三更冒著大風大雪就在午門外等候?」

  錢良幾人臉皮都情不自禁抖了抖,然而個個鞠躬朗聲。

  「殿下,為國為民,臣等本份。吾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何況天寒乎?」

  任寧哈哈一笑。

  「你們願意,本王還不願意呢。」

  「就這麼吧,」他也不說再說什麼理由,直接一錘定音,「以後如果不是戰事或萬分急事,一律辰時上朝。各位晚上好好休息,早上及時趕到打卡就成……」

  ————

  錢良一行人進了正廳,神情都有些異樣。

  外面早已陽光明媚,他們這會才開始見君,一個個都有些不習慣。

  很快他們放下心思,回歸正常操作。

  其實也沒有什麼要事需要任寧一直盯著。

  他不像長興帝,並不準備把所有權力都緊緊抓在自己手裡。

  內政上,任寧只管盯著六部和太師以及各郡郡守。

  軍事上,就只管五大軍團長及十個郡尉。

  其他都儘可能放權給六部去處理。

  而錢良這些長官能留下來也絕不是什麼酒囊飯袋,除了些需要經皇帝親自過目的,絕大多事務他們都可以自己內部處置。

  因此真正需要任寧處理的事情不多。

  他咣咣咣一頓蓋印。

  正廳里很快安靜下來。

  「還有什麼事嗎?」任寧問。

  沒事就趕緊散人。

  「殿下……」

  這時,錢良這帝國的錢袋子站了出來。

  他手裡捧著厚厚的摺子。

  「這是您之前寫的關於地方糧稅改革的試點工作。老臣有些疑慮,不知該不該說。」

  「錢尚書直說無妨。」任寧微微一笑。

  他記得錢良手上的東西。

  經過這次華陽郡之亂,包括任寧在內的整個朝廷才知道民間大戶存了巨量的糧食。

  然而在此之前,無論是上等郡還是下等郡,朝廷收上來的糧稅始終寥寥。

  並不是郡里無糧可收,而是地方大戶用正當的手段規避了田稅。

  比如龍子龍孫無需納稅,文武官眷無需納稅,舉子親眷無需納稅等等……

  特別是舉人……

  雲垂會試三年一次,因此每隔三年,帝國就會多一批舉子。

  雖然每次中舉的人數有限,但累積下來數量絕對可觀。

  而有些地方豪紳十分樂意捐助地方寒門學子。

  他們並不是出於善意,而是等捐助的學子中舉,就把家族的土地掛靠到舉子名下,從而規避田稅。

  自古以來哪個地方舉子最多?

  正是東部富庶的沿海各郡。

  那可都是上等郡,然而每年收上來的田稅往往還比不上一個中等郡,甚至還不時會鬧出現大量的流民。

  其中的意味不免讓人深思。

  而任寧的意思大抵是在帝國境內先找幾個郡,拿這些人開刀,試點改革糧稅。

  如果效果還好,可以有效增加國庫收入,再在整個帝國大力推行。

  咳。

  錢良清了清嗓子。

  「從摺子里,老臣看得出和以往所有議案一樣,殿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說到這,他感概而欣慰地看了前邊年輕得過份的主子一眼。

  雲垂有此主,帝國未來有望啊。

  「在議案里,殿下提出了穩定、改革和發展三步走。其中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穩定則是前提,三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不可分割。」

  「老臣對此深為然。」

  「只是這糧稅改革,恐怕殿下想得過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