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入住條件

  第266章 入住條件

  抓鬮開始了。

  早就被編好號的百姓,只需要根據編號順序,五十戶一組,一家派一人抓一個房號就完了。

  戶型也就那麼兩種,十二人口人以上的抓大戶型,十二口以下的抓小戶型。

  不外乎就是位置不同而已,房屋結構全都修得一個樣。

  抓鬮後,他們還要在京兆府簽一份廉租協議,承諾賀青天剛才講的那些條件。

  並簽字畫押,不識字的,全家都來按手印。

  只要完成這道手續,就能去領到新房的鑰匙了,然後就可自行擇日搬家啦。

  這夜,領到新房鑰匙的百姓們,沒有幾人能睡得著覺的。

  收拾家當的有之,全家開會的也不少。

  「勞資不管你以前怎麼混帳,眼下,咱家可得了三間青磚大瓦房!

  這是咱家幾代人都沒能置下的產業,如果因為你這混帳而被取消了資格,那就別怪勞資不認你這兒子了!」

  四十出頭的漢子,以往最慣大兒子的可不就是他這老子麼?

  出了名的蠻橫不講理,兒子也是有樣學樣,都成了這片街的街霸了。

  「大孫啊,不是奶敲打你,奶這輩子也沒住過這麼好的房子啊!咱家八口人,你這二十一歲了,都沒說上親,不就因為咱家沒房嘛,眼下,可能給你隔出一間出來做新房了,咱們可不能再糊裡糊塗的過了啊!」

  豈止是沒房子,這家的脾氣秉性都臭大街了,說不到媳婦才是正常滴。

  「大哥,咱家這新屋,一年租金還不到二兩銀,這可是占了大便宜的,這好事可千萬不能搞砸了!」

  看著家裡人各種不信任的眼神,小混混都自閉了。

  這以往,家裡誰不以他為榮啊,他坑蒙拐騙回來的那些吃食,他們可一個比一個吃得都多。

  可眼下,全家都要求他做良民了,真的是,除了忍,沒奈何啊!

  這樣的對話和叮囑,從這夜開始。

  許多人家都恨不得,日日給不孝子孫們念上幾遍緊箍咒。

  有那些膽小的,還讓識字的把大夏律法給大伙兒念了又念,他們可不想因為不懂法不小心就犯事了。

  本來只是一群生活在最底層,最沒道德底線的人,可生生被眼前這廉租房的好處給約束到了。

  從第二日開始,大多數百姓開始往城外搬家,還帶上了自己三代人都捨不得丟的破家當。

  大夥的心思就是:早搬家,早安心!

  「哇喔!這是就是咱們以後的新家了嗎?爹,快看!每間房裡居然都有炕呢!聽說這個冬日可暖和了,再也不怕挨凍了!」

  「嗯嗯,咱明兒就去山上砍柴火,把這灶房堆得滿滿的,冬日我兒就能在炕上玩耍了,兒啊,你們真是趕上好日子了!」

  「爹,我和大姐開春就去摘野菜,找幾個大瓮養地龍吧,咱家的人口還能領八隻雞回來養呢,豬圈可不能閒著。」

  「對對對,二丫,以後咱家就在豬圈裡面養雞仔,這活就交給你們姐妹了!爹這就去買大瓮,地龍你們等我回來再去挖。」

  「嘿嘿,好噠。爹,我們好好養雞,雞長大了就能下蛋了,雞蛋好好次啊。」

  這是對熱炕和豬圈茅房歡喜的。

  大多做飯的媳婦子,看著寬敞明亮的灶房高興:「灶房這般大!擺上一張桌,做了飯咱家還能就在灶房裡吃哩!」

  灶房、飯廳、茅房都解決了。

  剩下的三間或四間房,全都能做臥室用。

  還能把一間屋隔成幾間小房來,說實話,還真是住得比以前寬敞多了。

  一口氣搬走了五千戶人,京城裡的百姓們,感覺城裡頭都安靜了許多。

  以往經常出來混吃混喝的那些潑皮無賴,也消失了不少。

  大夥忍不住誇讚,陛下這廉租房建的可真好。

  上冬月底,廉租房全部滿員。

  新家新氣象,住戶們忙著砍柴火、養地龍、養雞鴨。

  鎮上的街道上,也熱鬧了起來。

  雜貨鋪三家,糧鋪有五家,布行五家,大酒樓三座,小飯館十多家,客棧八個,醫館兩家。

  還有一條菜籃子街道,兩旁可給附近的村民擺攤賣自家種的菜蔬。

  固定的肉鋪也有六個(雞、鴨、鵝、魚、羊、豬)都有得賣。

  住這裡的百姓們,基本日常所需在鎮上均能滿足,而且價格比京城裡至少要便宜四成。

  讓他們最驚喜的還有新修的學堂了,學堂里的教書先生們最差也是秀才,而且收費也不高。

  只要家裡的娃有讀書天賦的,他們拼了老命也要把孩子送進去的。

  在大夥為過冬準備柴火之際,嶺南的雙季稻可以收割了。

  塗司農從領旨出京後,在嶺南從育苗至今都沒離開過。

  每日都是在各地的稻田裡轉悠,記錄做了十大本,臉都曬得脫皮了,不僅黑還瘦了一大圈兒。

  這些良田在栽秧苗前,都上了厚厚的底肥,眼下,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地方官們早就在田坎上等著了,他們在等塗司農的開刀令,上百個農人鐮刀磨得鋒利得不能再鋒利了,割稻他們不怕累。

  「大人,已經過稱了,開鐮的這十畝,畝產三石!其餘的不比這差。」

  「大人,往年頭茬也就這麼多,二茬居然不比頭茬產量低吶!咱們這是成功了!」

  「好!好!好!等把這季晚稻收割了,本官要要上報,為你們請功!」

  「多謝司農大人,還是司農大人這等技術高,誰敢想咱們這些水田還能種兩季喲,多出來的糧食咱們可以支援其他地方的百姓呢。」

  地方官員心比蜜甜,他們這裡要得到全大夏的矚目了。

  還能在皇帝陛下那兒記上大功勞一筆,當官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圖個升官麼。

  有了塗司農的這等許諾,從官員到下面的人打了雞血一般。

  不過半月就把嶺南的水稻顆粒歸倉了,嶺南的百姓,今年的糧食不但夠吃,富餘的還不少!

  加急快報,不到七日便到了京城,夏洪棣次日便在大朝會上與群臣分享了該好消息。

  「陛下,天佑我大夏,此法至少能讓大夏五分之一的百姓有飯吃啊!」

  「陛下,塗司農這次可立下大功,臣提議當賞!」

  「臣附議!」

  「臣附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