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張孺人

  第261章 張孺人

  忠勤伯對皇帝陛下不解的每樣物品,都做了詳細的作用描述。

  聽得夏洪棣連連點頭:

  「這清單上的,朕都准了,愛卿看著採買吧,這些救生衣多做一些,人手兩件,那些商戶有興趣的,還能讓他們採購一批!」

  商戶這些大肥羊,夏洪棣都忍不住隨時都想薅上一把。

  於是,不用刁爺他們特意打聽。

  朝廷很是貼心的把他們準備的物資清單贈送了一份,特意提到了救生衣。

  朝廷的面子必須要給啊!

  況且他們在大梨村看到這些軟木救生衣後,覺得確實不錯。

  讓人在最深的河流里試用後,每家都給自己出行的管事和家丁採購了兩件。

  除了這些,最主要的五成商品作價的護航費糧食,他們非常積極的繳納了。

  魏尚書舒了一口氣。

  這下,遠航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齊全了。

  趁著朝廷出海的這波熱度,百姓們對府衙的消息打探積極之時。

  人工孵化雞鴨和地龍養殖法、地龍養殖雞鴨法,被朝廷典牧署的官員們在全國推廣開來了。

  各府各縣的告示里寫得明明白白:

  朝廷出錢,先給各府各縣建孵小雞鴨的火炕,還有教授大伙兒搭建地龍養殖池,歡迎百姓們前來學技。

  沒有水泥鋪地的,挖的泥坑底下多用大錘子捶捶,等它夯得結結實實的,地龍也跑不出去。

  牛糞不多,樹林底下的腐土還能找不來?

  就是要讓大伙兒先把地龍池修起來。

  等地龍養活後,今年凡是不逃荒做流民的百姓,就可憑藉戶籍,一人免費領一隻小雞或小鴨。

  順帶的還可以領到夠小雞小鴨十日吃的米糠。

  大梨村的村民們,比起很多莊戶的日子都過得強。

  因為在京城附近,也算得上領到這個福利的第一撥人。

  他們得的消息快,加上去圍觀過胡老爹的地龍池,一家只用三五日就能刨一個大坑出來。

  而且他們所在縣,建的孵化坊,就放在大梨村,主管張氏,皇帝親敕的七品孺人。

  張氏帶著三兒媳婦錢阿蘭,把孵化的活兒張羅得明明白白,孵化率吊打所有人。

  這日,大梨村村長正組織本村村民排隊,他的聲音洪亮,底氣十足:

  「我說,大伙兒不要一窩蜂的推攘,這小雞小鴨崽又跑不掉,拿好你們的戶籍和籮筐,皇恩浩蕩,人人有份。」

  「村長啊,當真還給咱米糠啊?」小老百姓,只要是免費的,半分的好處都不想放過,況且這可是米糠呢。

  「當然給啊,不過,只夠吃雞鴨崽吃個十日左右的,你們可別拿回去自個兒煮著吃了啊!雞鴨太小,還吃不了地龍,得養幾日才行!」

  村長的擔憂不是沒道理的,全村這麼大,總有些好吃懶做的,他都怕這些不要臉的,小雞仔都給吃咯。

  他那會檢查村民們修的地龍池的時候,有好幾家搞得很是敷衍,他都把這些懶傢伙給大罵了一頓,真不知好歹。

  「放心吧,放心吧,村長!咱們村兒真還沒到那地步,肯定會把雞鴨崽養好的,這養大後吃蛋它不香嗎?」

  再三確定有這等白給的好事,村民們這才踏實下來了。

  之前好多嫌棄兒媳生一堆丫頭片子的婆婆,這會也不嫌棄了,人口多的人家,能領到十來只雞鴨。

  能不費自家糧食,這養地龍也好,煮熟地龍也罷,不過就是費點工夫罷了。

  而且這活兒,丫頭片子做起來可比小子強多了。

  要是真能用地龍順順噹噹的養活這些家禽,她們都樂意自己搭炕再多孵化一些出來。

  張孺人都願意手把手教他們孵小雞崽了,她們還能放過這等好事?

  除了免費送雞鴨崽,聽說朝廷不久後還會發放救濟糧,百姓們心安了不少。

  感覺日子似乎沒有那麼絕望,風風火火搞起了養殖來。

  大梨村這裡不過是一個縮影,全大夏還有千千萬這樣的村莊,無一不被照顧到。

  百姓們感念朝廷的同時,也各種傳頌發明此法的張孺人,恨不得給她在家立長生牌。

  他們除了費工夫,半點銀錢都不花。

  尤其聽說,這地龍吃了糞土後,再排泄出來的糞便,可是優質的肥料。

  雞鴨的糞便收集起來肥力也很好,要是明年蝗蟲不折騰,這莊稼肯定能多收不少。

  想到這些,百姓們的念想更大了。

  看著毛絨絨的小雞崽們都能樂上半天,伺候得很是精心。

  在養殖大法順利推廣,並取得良好的反饋之際,遠在嶺南的塗司農給夏洪棣發來捷報。

  「陛下,嶺南來消息了。」成大總管跑得很急促,他知道自己主子等這消息,可等了不少時日了,剛一收到就趕來報信兒了。

  夏洪棣剛看完雞鴨推廣的奏報,又看到了這份雙季稻試驗成功的奏報,大熱天,不喝冰水都覺得解暑。

  「這個塗司農還是太謹慎了,這雙季稻都長到一尺才來匯報。」嘴裡說著怪罪的話,嘴角眉梢都揚了起來。

  「陛下,這是雙喜臨門吶!」成總管適時的給夏洪棣捧場。

  「朕總算能睡個好覺了!」皇帝高興,大夥的日子才好過。

  最近後宮,除了坤寧宮,皇帝可哪兒都不樂意去呢。

  「陛下,今晚,您」成總管摸了摸袖子裡被塞的大紅包,還得幫忙遞話。

  「這樣的好消息,朕當然要說與皇后聽了,你把今兒挑出來最好看的那對粉彩梅瓶給朕裝上,皇后最稀罕這樣的。」

  成總管趕緊閉嘴,心裡忍不住的嘀咕。

  這心情不好,找皇后開解,這心情好,找皇后慶賀,難不成,這後宮得寵第一人,還是這年過三旬的皇后娘娘?

  哎喲喂,以後這等紅包他還是少收為妙,收了人家的好處,事辦不成可就不好了。

  高皇后不知道總管太監的腹誹,這會和狗男人一樣高興。

  她的蚝油坊捐贈的海貨,已經陸續發往各府一段時日了。

  地方官員不但免費發放海產品,還有各種海產品的食譜推廣,務必要教會百姓們這些海產品的花樣吃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