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朝廷戰事捷報還是黨仁弘平羅竇反獠,高昌的捷報用最快的速度傳回來,讓李二陛下大為快慰,迫不及待地召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他們入宮分享這個好消息。
雖說平高昌的過程順遂了些,可拿下高昌總是樁大喜事,這是個重要的運輸關口,按照李二陛下的意思當然是直接把高昌收為所有,設為隴右道,置安西都護府轄之。如此一來,大唐的疆域便往西延伸了一大截。
李二陛下與房玄齡他們商量完,高興了一宿。眼下侯君集他們還沒回京,這消息也只能讓大家歡喜一下,還沒到慶功和設府的時候,第二日上朝時李二陛下沒立刻拿出來與百官同樂。
由於心情好,這天朝會進行得頗為順利,許多事務都是稍一討論便過去了。
許多人都能看出李二陛下心情挺不錯,通常來說,每到這種時刻就該魏徵出來潑冷水了。然而沒等魏徵醞釀出勸諫的話來,後面的班次竟有人搶先手執笏板高高舉起,表示自己有本要奏。
李泰不由往開口之人看了一眼。
上回他暗中著人去散布太子驕奢淫逸之事,不少人都上了套,齊齊站出來彈劾太子。這次他故技重施叫人出去暗暗挑引幾句,成效卻不怎麼好,畢竟李元嬰是滿朝皆知的渾人,惹急了他能給你耍賴打滾的那種,等閒不會有人願意沾惹。
李元嬰只是讓人賣個茶,又沒做什麼特別出格的事。能到朝會上來的這些大臣裡頭,哪個家裡沒幾樁生意?頂多只是交給下人或者遠親打理而已。
所以,眼下站出來的不過是個想要借李元嬰揚名的言官。
上有所好,下必甚至,李二陛下立起了魏徵這面鏡子,大肆鼓勵百官暢所欲言,底下的人自然也絞盡腦汁發表自己的各種看法、提出自己的各種建議。有的人是有真本事的,沒蹉跎多久就步步高升;有的人是繡花枕頭,讀了滿肚子墨水,要他辦事和提建議時兩眼抓瞎,李二陛下自然不可能重用。
眼前這人就是這樣的繡花枕頭,擱在平時李泰肯定看不上眼,但現在李泰心裡特別期待他開口。就李元嬰做的那些破事,寫個一天准能寫出封夠他喝上一壺的彈劾摺子!
李二陛下不知道這事是李泰私底下攛掇的,聽到有人說有本要奏自是允對方開口。
這言官得了李二陛下許可,當即洋洋灑灑地念起自己精心炮製的彈劾摺子來。
此人文采出眾,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囉嗦!頭一段無關要旨的開頭便有幾百字,他聲音又屬於平板無波的那種,若不是還記得不能殿前失儀,一些武官都想倚在憑几上呼呼大睡了。
切入主題後,這人囉嗦的毛病變得更加嚴重,洋洋灑灑千來字念下來,表達的只有一個意思:「區區一斤茶葉居然賣出八百貫錢,滕王身為陛下的親弟弟,怎麼能做出這種事?」
接著他還用洋洋灑灑幾千字敘述起李元嬰過去乾的壞事,直接從李元嬰五歲那年以雪埋人寫起!可惜的是,他才提到「貞觀七年」,李二陛下已經擺擺手表示自己知道了,這都不只是陳年舊帳了,簡直是爛帳!
眾人都在心裡大喊「陛下英明」,再叫這人說下去,這場朝會不知要什麼時候才能開完!
李元嬰又不是太子,好財也沒礙著誰,李二陛下自己親自出手幫他打GG了,別人能說什麼?真要噴的話,也要噴李二陛下才是,可惜這人沒魏徵的能耐,不敢直接將矛頭對準李二陛下!
李泰暗恨在心,怎地只有這麼個蠢貨肯站出來不痛不癢地彈劾幾句?就他這種彈劾法,李元嬰會有事才怪!
李泰在心裡憤懣不已,坐在他前頭的李承乾卻有了動作。
李承乾執起象笏開口道:「兒臣有事要奏。」
李承乾鮮少在朝會上說話,不缺席就不錯了,難得李承乾主動開口,李二陛下自然欣然頷首,示意他儘管說。
李承乾取出一份文稿讓人呈給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打開那捲文稿一看,上頭的字有點熟悉,寫得和千金茶盒子上頭的「借問好茶何處有?千金堂內千金茶」一個樣,顯見是他那么弟寫的。
李承乾道:「這是滕王昨日給我看的,他才剛學寫文章不久,昨日寫好這篇文章覺得心裡沒底,拿來給兒臣讓兒臣幫他看看,讓我先幫他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回頭他再呈給父皇。」李承乾頓了頓,看了眼剛才說話的言官,「若非剛才有人彈劾滕王,我不會在沒經滕王允許前就拿出來。」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看見了對方眼底的好奇:那混世小魔王寫了什麼文章,居然能讓李承乾拿到朝會上來說?
李二陛下把那稍顯稚氣的文章看完,掩卷讓人把它拿回給李承乾,吩咐道:「承乾,你給大家念一念,讓大家都聽聽這個被罵作胡作非為的傢伙是怎麼想的。」
李承乾依言取回文稿,不疾不徐地給文武百官念出李元嬰這篇文章。
論文采李元嬰和剛才那位文官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他倒是一點都不囉嗦,開頭就把賣茶獲利幾何的事都列了出來,不過三四百斤茶葉,賣出的價錢可以換回無數石米糧,這個利潤是非常驚人的!
這麼一大筆錢,李元嬰一點折扣都沒打就在文章里寫了出來。
李元嬰還在文章里寫,他與蕭德言談論賦稅,知曉為了鼓勵南北貨易,各種買賣都是不收稅的,但是他認為茶利甚巨,若不收的話可能會導致百姓紛紛不種糧食種茶葉。
李元嬰提出,為了大唐社稷長治久安,往後茶葉買賣按照漢時的商稅來收,直接來個十稅一!
李元嬰還進一步提議,往後已有的、必須的行當還按照以前的慣例來,若是有個什麼新事物、新買賣,那必須經由朝廷來判定需不需要納稅。
更多的東西,李元嬰沒在文章里寫,他只寫他現在能想到的。既然蕭德言說已有的不能隨便改,李元嬰覺得現在北邊又沒幾個人賣茶,像千金堂這樣賣茶葉是個全新的行當,那這一行總是能改的!
至於其他人要不要繼續跟風賣茶、要不要再南下買茶山買茶園,那就看他們願不願意跟著納稅了。
反正,李元嬰是不差這幾個錢的,只要大唐江山穩固,他就能沒心沒肺地繼續當他的小王爺。
李元嬰琢磨出這文章,自覺還挺不錯,昨晚便溜去東宮讓李承乾抽空看看,回頭告訴他有沒有要改的地方。
李承乾昨晚還有要事要處理,原以為李元嬰只是寫了篇普通意義上的詩文,便叫李元嬰先放下,他回頭再看看。
結果等李承乾忙完後拿起來看完,他又有些睡不著了,一整晚都在想著這事:他們么叔才十歲,不過跟著蕭德言學了幾天,跟著孫思邈看了看宮外的世界,想的做的便與旁人不同了。
相比之下,他這個太子倒是從來沒靜下心來想過這些問題。
今天來上朝李承乾還揣著李元嬰的文章,本來是想朝會之後給孔穎達他們看看,沒想到居然有言官攻訐李元嬰高價賣茶之事。
李承乾想都沒想,李二陛下喊停那位言官之後馬上把李元嬰的文章拿了出來。
這篇無論文采還是技巧都非常稚嫩的文章,又一次讓整個朝會沉默下來。
大唐立國已有二十餘年,從最初的紛亂不堪到貞觀的百廢俱興,耗盡了朝中所有人的心血。
現在,天下安定了,仗打得少,還基本都是勝仗,他們原本應該可以暫且鬆一口氣才是,可隨著新舊世家紛紛結為姻親、互相勾連,各地的豪強富戶逐漸冒頭,更多的問題也漸漸來到眼前。
雖然眼下還沒出什麼亂子,看起來一切都和和美美,好得不得了,可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蕭德言能看出來的事,別人也不是看不出來的!
房玄齡首先反應過來,開口直接誇了李元嬰一通,表示滕王此心可嘉,可以依言照辦。
房玄齡一開腔,其他人自然也跟上。
朝會結束後,百官都去外頭吃工作餐。這工作餐又叫「廊下食」,是上朝之後給百官安排的食物,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免得百官一天下來餓得不行!
文武百官依次往外退,三三兩兩地聚到一起邊用飯邊討論剛才的朝會,進行亘古不變的飯桌交際。
李二陛下把李承乾叫了過去,把李元嬰那篇文章要了過去。
父子兩人分坐兩處,沒聊政務也沒聊別的,倒是就著李元嬰聊了起來。
李承乾老實地說他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李元嬰寫的是這樣的文章,如果知道的話,他一定會直接留下李元嬰徹夜深談。
李二陛下已經看了一遍又聽了一遍,取過文章之後又細細地重讀一番,越讀越覺得心中歡喜。他這個么弟終於不再整日胡搞瞎玩了,還懂得為朝廷出主意。
這種主意換了別人肯定是不會提出來的,誰樂意費心費力開拓出一個新行當給朝廷納稅?只有瞧不上那幾個稅錢的李元嬰,才會敢想又敢說!
李二陛下歡喜完了,又繃起一張臉,拿著李元嬰那篇文章教育起李承乾來:「你比你么叔虛長十歲,這些年卻沒怎麼給朝廷提過什麼有用的意見,往後得多和你么叔學學。」說罷他便命人將李元嬰那篇文章張貼到身後的屏風上,上頭貼著的有魏徵他們的《十思疏》、《十漸不克終疏》等等。
換了平時,李承乾肯定不愛聽這種話,不過這次他倒是不覺得不高興了。他信步回了東宮,才剛走入庭中,便看到李元嬰在那逗李象玩。
李元嬰見李承乾回來了,牽著李象跑到李承乾面前,問道:「承乾,你幫我看過文章了嗎?」
李承乾道:「看過了,不過文章已經沒了。」
李元嬰一聽,不高興地說:「你不喜歡也不能把它扔了啊,你不喜歡的話我找別人看去!」
李承乾見李元嬰有些生氣,便拉著他進屋坐下,一邊把兒子抱到膝上哄,一邊與李元嬰說起朝會上發生的事。
李元嬰很快從李承乾口裡得知朝會上已經針對他的文章討論了一輪,房玄齡他們都只夸不罵的!後頭李二陛下還把那文章討了去,貼到了他議事之地的屏風上,聽說那上面貼的都是他會經常回看的奏疏!
李元嬰聽得眼睛都睜大了,吃驚得不得了:「皇兄他覺得我寫得這麼好嗎?」
李承乾便把李二陛下最後那句「往後得多和你么叔學學」轉述給李元嬰聽。
這下好了,李元嬰尾巴簡直要翹上天了。他有模有樣地學著李二陛下板起臉的樣子去逗李象:「聽到沒有,要多和麼麼學學。」
李象很配合,馬上乖乖點頭:「和麼麼學!」
作者有話要說:
大侄子:不知道為什麼,一點都不妒忌你。
小王爺:因為我超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