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用於修補的納米機器人,把裂縫填充完畢以後,就會徹底死掉,死去的屍體,會很快固化,變成裂縫的一部分。
就跟3D列印一樣,納米機器人的屍骸,就是增材,只不過有了靈氣的參與,這些增材的機械性能,並不會比鈦合金差。
如果有了足夠多的納米機器人,那麼一艘宇宙飛船,就可以直接使用列印的方式,進行加工,那時候建造飛船的時間甚至可以縮短到幾天之內。
不過這種納米機器人,雖然沒有人體用的醫療納米機器人貴,但是造價是普通鈦合金幾百倍還是能夠做到的。
其實在基地有了足夠的能源,還有足夠的原料以後,造價高昂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可是納米機器人的生產,也是極慢,比起隨便就能軋制的鈦合金板材,完全沒有可比性。
月神二號純粹是個特例,它本來就在楊青的計劃裡面,絕大多數的零部件,包括用作外殼的鈦合金板材在內,都已經在藍星上加工完畢了,他們在月球上面,進行的其實就只是一個組裝的過程。
僅僅只是這一個組裝,都要消耗十幾天的時間。
要知道月宮基地裡面,那些身手靈巧,力氣又大的機器人,數量已經到了一萬以上,即使如此,時間也沒有因此縮短。
關鍵還是符文的刻畫上面,雖然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可以由小嬡控制,機器人代勞,可還有許多,需要楊青親自動手,激活的時候,也只能由他親自激活。
或許這就是洪荒世界,單純科技也已經無比先進,可卻依然離不了煉器師手工打造的原因吧。
所以哪怕一切都準備好,在月球上建立了各種配套的生產工廠,能夠生產各種鈦合金板材之後,建造一艘宇宙飛船的時間,也不會低於三個月。
並且跟工業化大生產不同的是,隨著飛船數量的增加,這個加工速度並不會變快,反而要慢下來。
除非有一天,楊青能夠培養出足夠多的練氣人才,可以進行符陣的勾勒,不然這種情況完全沒有辦法解決。
不過已經有了新的月神二號,並且即將會有數以千計的人,來到月宮。
在靈氣環境中,那些常年生活在絕靈環境中的人,進入到靈氣環境中,體內的靈性,會在幾天直到幾個月的時間內,逐步覺醒。
其他的人到也未必不能覺醒,只不過用了更長的時間,靈性基本就差到難以修煉的程度了,這樣的條件,就算是在洪荒,也是沒有修煉資格的,不能進入宗門,最多只能充當散修。
一想起只需要一個月以後,自己就可能會有很多進入鍊氣期的助手,楊青就止不住地高興。
哪怕這些人加在一起,刻畫符文的工作效率,也及不上他的萬分之一。
但是這就意味著,來自洪荒的符靈宗,在屬於藍星的這個宇宙,終於有了傳承。
作為人類,沒有強壯的肌肉,沒有鋒利的爪牙,甚至沒有可以抵禦傷害的皮毛,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徹頭徹尾的弱者。
然而有了聰慧的大腦,再加上來自祖輩的傳承,讓人類在原始社會,就逐步確立了自己在自然界的統治地位。
從那以後,在自然界沒有對手的人類,征服了大片的土地,直到宜居的土地,都被占據完畢,才開始了人類內鬥的生涯。
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內鬥的歷史,這種內鬥,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我們不過都是鬥爭的工具,只不過隨著傳承下來的只是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學習的傳承也越來越多罷了。
拿世界上最高等的大學學府,和非洲部落里的野人相比,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遠比人和豬的差距更大。
匆匆忙忙完成了內部的裝飾,內飾材料,完全採用的是高溫高壓下,有機物聚合的辦法生產出來的。
不像塑料這種簡單分子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有機物分子不僅分子量大得多,聚合起來,效果也沒有塑料那種廉價的質感,觸感更像是高支數的棉布,或是高檔的絲綢,卻完全沒有因為紡織棉紗產生的經緯,根本就是整體的一塊。
按照編制好的模板生產出來的面料,完全沒有任何的接縫,古代人嚮往的天衣無縫的裁剪工藝,到這一刻才算徹底完成。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全新的技術,三十多年前,就有實驗室掌握了這種大分子聚合物生產的辦法,只不過因為造價昂貴,效果跟市面上的布匹也相差無幾,才會停止了繼續研發,被鎖在硬碟裡面。
這些本來應該沉睡的技術,被又閒,又精力充沛的小嬡找了出來,瞬間就成了未來月宮基地的紡織品來源。
對於月宮基地這樣的地方,能量是無限的,缺乏的卻是類似棉花蠶繭這樣的紡織原料,而養殖種植基地,偏偏還有著大量的植物秸稈之類的有機物。
就算當初月宮設計的時候,也不可能帶上這些極為占據空間的東西,就連布匹之類的,也只帶了很少一部分。
那時候在計劃中,他們已經往返藍星數次了,雖然月神一號的載重量偏低,可是五千噸級別的載重,足以滿足月宮的要求了,畢竟來到月球以後,就不可能再從藍星運輸各種鋼鐵之類的工業品,需要運輸的,也就是那些農副產品,來滿足月宮裡面人的生活需要。
月神二號比月神一號的載重量,提高了一倍,達到了一萬噸。
這個質量雖然不能與月宮上天時候,三百萬噸的載重相提並論,但以不到兩千噸的船體質量,超過五倍的載重量,也足以讓人驚嘆了。
時間並不寬裕,所以在上層的生活艙,還在進行最後的裝修的時候,下面的貨倉,已經開始了貨物的裝運。
這次攜帶的貨物並不多,在協議中,答應交付華國的聚變反應堆一座,包括了主反應堆,還有磁流體發電的發電設備在內,一共有五噸。
主要考慮到華國的專家接受程度,才不得不把反應堆的鋼板之類的東西,統統加厚加粗,不然按照小嬡現在的設計,這個質量,絕對不會超過一噸。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