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聲音當然是宋青書的!
陳上知道自己那個荒誕的猜測可能是真的,自己的仙韻道兵黃金劍所化的金色劍海消失了!
雖說這黃金劍並不是當年黃金家族那柄縱橫仙界的神劍,可是這柄劍也是霸道無方的!
陳上的野心極大,本身具有六重天修為的他將黃金劍化成劍海就是在為將來的仙君修為鋪路。
突破仙君之路本就是一條不可言說的漫漫長路,陳上無疑是為自己找了一條捷徑。
可是現在這個捷徑極有可能被人打爛了,而且還是那個討人厭的宋青書。
「黃金劍海,聽我號令!」
陳上口中咒語吐出,可是卻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結果。
「黃金劍!」
陳上大吼,不敢相信自己道兵丟失的事實。
仿佛是為了嘲諷陳上一般,虛空中盪起一縷若有若無的波動,黃金劍終究是不見蹤跡。
結束他繼續召喚黃金劍的行為的是黑洞的碎裂,一個黑髮青年顯現而出。
「別叫了!」
宋青書感受著體內金行大道的完滿,自從接受元解三千法則的饋贈之後,宋青書很久沒有這種滿足的感覺了。
本來陳上的黃金劍是以攻擊見長,宋青書想要吞噬的話有著本質上的困難。
可是之後陳上為了全方位地攻擊宋青書,他讓黃金劍千道萬化變成了黃金劍海。
這樣一來,陳上以為宋青書必然會死無全屍。可沒想到他卻是徒作嫁衣,給宋青書成就了好事。
當時宋青書讓系統使用太極圖對黃金劍海進行吞噬,正分心之際被使用了血煉大法的陳上給攻擊了個正著。
一時間宋青書沒有了還手之力,再加上當時陳上已經躋身七重天境界,斷然不會想到宋青書是因為分心才被自己打傷的。
所以外人看起來宋青書當時被打地體無完膚,甚至灰飛煙滅,不過宋青書自己倒是高興地緊。
自從元解那兒得到三千法則之後,宋青書的根基一直不夠敦厚。
對戰魔君梵天之時就已經暴露出來了這一點,當時兩千人的合擊讓宋青書的身體不堪重負。
所以宋青書用法則化劍抵抗魔君梵天,這才讓三千法則進一步夯實了一點,不過也只是一點而已。
如果不是魔君梵天進入到太極圖中的話,宋青書必定無法取得勝利。
接下來對戰陳上,宋青書將三千法則化成拳迎擊對方的黃金劍雨,三千法則得到進一步消化。
可是!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三千法則在宋青書的體內並沒有夯實。
本來一般來講,修士進入仙境境界之後,應該是先將法則數量堆積起來。
三千大道圓滿之後,再進行具體的體悟和感應,此時就可以將本源大道進行深化。
,
元解選擇空間法則是如此,而陳上選擇黃金劍也是如此。
可是宋青書的三千大道幾乎都是來自於別人的饋贈,他自己雖然知道標準的修煉過程,奈何他是被一路揠苗助長過來的。
可是現在太極圖吞噬吸收了黃金劍海之後,宋青書的金行大道已然完滿。
→
由此開始,宋青書便脫離了原來的層次太低的問題。
之前的宋青書,頂天了也只不過是一個四重天的修士罷了。可是,吸收了黃金劍海導致金行大道完滿之後,宋青書已然進入了五重天。
感受了一番宋青書的氣機,陳上有些詫異。對方明明只是區區一個五重天的修士,可是之前給他的感覺怎麼那般恐怖?!
隨著黑洞的漸漸散去,宋青書露出了身形,竟然連一點受傷的跡象都沒有。
陳上眼睛眯了起來,很明顯這黑洞就是宋青書沒有受傷的原因。
「怎麼?!聽起來我的道兵消失跟你有關係?!」
陳上厲聲問道。
「倒不是說跟我有關係,只不過是現在它屬於我了!」宋青書右手翻覆,一柄金色長劍赫然出現。
「你找死!」
宋青書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在羞辱他,一時間,陳上已經來不及去想自己的仙韻道兵為什麼會易主,決然出手!
就算他宋青書能收了黃金劍又如何?!
七重天滅殺五重天不就是跟大人打小孩一樣,陳上頓了頓,情緒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宋青書將黃金劍收入太極圖中,手提滅仙魔劍迎上。
「手持魔劍,宋青書你還不快點認罪?!」
「魔劍又如何?!你且來讓我認罪試試!」
宋青書沒有否認這些,他對於所謂的仙界本就沒有什麼歸屬感。非要說的話,他根本就不是這一方世界的人!
所以對他而言,只要是能獲得勝利,即便使用的是魔劍,宋青書心中也沒什麼負擔。
「自甘墮落!」
說話間,陳上又是一拳轟出,拳罡上赤紅色的法則字符飄動。
宋青書大方地承認,那他就可以就坡下驢將宋青書列入魔界細作的名單之上。
「血煉大法!凝血天擊!」
陳上的拳罡溝動虛空中的莫名攻擊,自然沒有讓宋青書活命的打算。
「哈哈哈!魔劍乃是我的戰利品,豈容你這種人出口詆毀?!」
「既然如此,那就讓你見識見識魔劍滅仙的強大!」
宋青書將魔劍滅仙的身份道破,眾人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就算沒機會見到,可是魔劍滅仙的大名對於在場的人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
「什麼?!那柄劍就是魔劍滅仙?!」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宋青書滅殺了魔君梵天的事兒就坐實了!」
稍微知道一點仙魔大戰中的秘辛的人都知道,魔劍滅仙是魔君梵天的佩劍,那柄劍之下無數仙界強者飲恨。
之前對宋青書這事兒還所懷疑的幾位執法者此刻都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極有可能是在幫助陳上謀殺一位擁有巨大潛力的抗魔英雄。
場中鏖戰還在繼續,可是氣氛已經開始變化了。
首先,是剩下的一千多修士知道陳上準備讓他們死地不明不白之後漸漸地倒向了宋青書這邊或者保持中立。
緊跟著執法者的其他八個人也開始懷疑陳上做法的得失比較,到底哪個益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