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遣宋使

  第660章 遣宋使

  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寬敞筆直的大道,行人們有條不序的行走在上面。兩側的商鋪里,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商品。有售賣布匹的,有售賣糕點、有糧油鋪也有酒樓與餐館,還有的店鋪專門兜售海外的商品。

  來自歐洲的橄欖油,葡萄酒,來自北非以及東南亞,南亞次大陸上的香料,蜂蜜,地毯,皮革等商品。豐富的商品,乃至於多元化的商人,充斥著繁華的街道。令這裡有種『萬國來朝』的氣象,過往的唐人昂首挺胸,峨冠大袖,器宇不凡。無論男女老幼,腰間皆有佩劍,尚武之風,深入這個民族的骨子裡。他們時刻遵守著『聖訓』不忘當年開拓之難。

  光是從畫面上來看,一股濃濃的『盛唐之風』撲面而來,這令當年家中有先輩去過盛唐的外國商人頗為感慨。唐朝的後裔,遠在異域再度開國稱霸,雄霸一方,無人小覷。自然,他們的後裔也承繼了唐朝當年海納百川的氣魄與心胸。

  對待外國人來到他們的國土定居經商,唐人們並未覺得有什麼,反而覺得正是因為這些商人的到來,證明了他們自身的強大。無論是遠在中亞的商人,或者說是歐羅巴大陸上的白人,就連曾經敵對的大食人也有商人不遠千里而來。將產自他們國土上的商品,乃至上好的戰馬拉來唐人的國土進行售賣。更有商人,將異域大陸的各種特產,包括牲畜,野獸在內的東西,也一股腦的拉來唐人的土地售賣。因此,這裡給予外界的印象就是,處處都是機遇與商機。

  而海貿的大肆興盛,令唐人的經濟實力以及整體的國力,每日裡一點一滴的不斷上升。他們的國稅非常的豐富,而豐富的國稅上來後,有政府組織的專門商隊,到外國收購糧食與鐵,銅等物資。一部分進行儲藏,一部分放到市面上。

  大概是源自於當年為奴的境況,每日裡吃不飽穿不暖,而再次建國以後,唐人的憂患意識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即便他們每年糧食收穫非常豐富,但政府依然進行糧食上的儲備。實在是吃不完的,就拿來大肆的豢養牲畜,人人吃飽,人人穿暖,人人有肉吃,早就已經實現。

  而生活上的富足,也令唐人們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因此,文學之風盛行。尤其是這幾十年裡,唐人之中湧出了大批的詩人,文學家以及書畫大家。他們的作品,慷概激昂,豪氣沖宵。他們的大量出現,帶動了一系列的文化產業鏈,各種戲曲,歌劇,藝術表演大量湧現。豐富了唐人們的精神娛樂,而整個社會不僅沒有陷入紙醉金迷,反而越發顯得活力充足。

  對外,他們雄霸一方,罕無敵手。對內,他們謙和有度,有禮有節,當年丟失的禮儀經過近乎百餘年的承平發展,再度拾起,又與中原不同。這源自於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地理有關係,而且不僅於此,這幾十年來唐人們更曾組織過一次訪問使團重返中原。可惜,他們沒有見到再度一統的華夏大地,而是正處於紛亂之中的五代十國。

  唐人們雖然對此大失所望,但是紛亂之中的中原對於當年盛唐安西軍的後裔卻是興趣十足。紛紛對滯留在中原,迷茫無比的唐人使團發出邀請。詢問他們異域的情況,以及詢問盛唐滅亡幾百年的時間裡,他們的境況等等。唐人一五一十的進行回答,當說到自己為奴幾百年時,每一位割據君主義憤填膺。但是除此之外,並無其它的表示。而聽到他們由一位英明神武,遠邁秦皇漢武的領袖解救,繼而橫掃大食,遠赴萬里建國的時候,所有人表示非常的驚訝。並且為一人有如此膽魄,繼而打敗大食人脊梁骨的領袖無比的好奇。

  而唐人使團們,談起他們的建國君主,自然是大力的吹捧。直吹的猶如天帝臨凡,謫仙托世,令中原對唐人口中的君主產生了無比濃重的好奇心。並且,對待唐人也保持著相當程度的警惕,生怕這些流落異域的唐人再度返回中原,那將是又一強大的敵人。因此,有著濃郁『上國情懷』的割據勢力,紛紛對唐人進行大肆的分封,以此表示自己的『上國氣度』又大肆的犒賞許多金錢布匹玉器等物,以此劃清界限。唐人們自然很清楚,中原王朝的這個調調,也對故土家人的疏離感到悲哀。

  在中原滯留了一段日子後,唐人使團便開始往返,在隨後的日子裡,唐人們從大食人那裡得知,中原再度一統,一個叫做『宋』的國家建立。對於紛亂的故土再度一統,唐人自然是欣喜欲狂,於是,在當代君主的批准下,又一批龐大規模的使團建立,從大食人控制下的埃及出發,靠著本國的巫師協助,通過魔法將海船運至紅海。之後,龐大的使節團隊乘船沿著紅海前進,經南亞大陸線前進,越馬六甲海峽,最終從中國的南部港口登陸。

  上岸以後,告知當地的官員來意。而當地慫朝的官員得知,眼前這批規模龐大的使節團,是當年曾經來到中原的唐人遺民時,倍感驚訝。隨後,一股天朝上國的優越感頓時升起,進而膨脹。不過,官員們對待首次來訪的外國使節還是很客氣的,以『八百里加急』的心態將唐人使團的消息告知朝廷。之後,唐人沿著大陸線航行,於『Su州』登陸,進而來到慫朝的首都開封,受到趙光義的熱烈歡迎。

  而唐人對於中原王朝的冊封自然是不在意的,他們的實力不差,是地區一霸,即便是放在廣闊的世界範圍之內也是數得上的強國。因此,唐人使團向趙光義表示來自唐人君主的熱情問候,祝賀他們再度一統,並且遞交了國書與國禮。國書上寫著當代的君主,對於中原朝廷的祝賀與問候。而隨贈的國禮中,裝著載有唐人這些年遠在異域建國的歷史,人文,傳統、詩歌戲曲、鍛造的武器盔甲以及許許多多的方面。目的,自然是為了向中原朝廷表明他們無意回中原爭奪統治權,另一個目的就是表示,我們的小日子過的比你們還好,用不著警惕我們。

  中原朝廷在得知他們棲身的土地,如此之小時心中滿是輕蔑。而當他們知道唐人的國力時,心中卻是無比的驚訝。尤其是唐人發展的結果,經過比對,即便有些地方不如他們,但是在某些地方卻遠遠的超過了他們。尤其是,這個國家的軍備非常強大,頗有當年盛唐之遺風。另外一方面,就是這個國家不缺好馬,可謂遍地都是好馬,國民豢養牲畜戰馬的風氣之濃盛,簡直如同吃飯喝水一樣。而養馬要花費的代價就很大了,也由此可以窺探一國的國力。

  而對他們來講,一個國土面積如此狹隘的島國,竟能豢養如此之多的良馬,維持數萬人的常備軍。這非常令他們感到動容,而當他們知道他們擁有近千萬的人口,國民人人都能夠識文斷字,念一篇文章時更是驚訝的目瞪狗呆。

  聖人所說的大同社會,無外乎如此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