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因罹患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於9月15日夜間逝世,享年72歲。

  國家天文臺近日發布訃告說,遵其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領軍「中國天眼」

  「我們也要造一個」

  1968年,南仁東自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真空機超高頻技術專業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回到吉林省通化市無線電廠工作。

  十年後的1978年,他進入中科院研究生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他留在當時的中科院北京天文臺(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工作。1992年,他晉升中科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並任博士生導師。

  在南仁東的學生和同事們看來,他20多年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設具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在東京召開,與會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就向同事提出:「我們也要建設一個。」

  當時,南仁東回國三年。此前,他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一天的薪水相當於國內一年。))

  從300多個候選窪地裡選址

  FAST的選址要求特別嚴格,要找到一個能放下超大反射面的天然大坑,還要符合FAST建設的諸多要求。建設這個射電望遠鏡的地方,需要有一個數百米大的被四面山體圍繞的山谷,而且山體還要擋住外面的電磁波。

  爲了找到能滿足建設條件的位置,從1994年開始,國家天文臺專家就利用遙感等技術在全國範圍內海選合適的區域,並多次到西南等地區現場考察。南仁東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幾乎踏遍了西南山區所有窪地,有些荒山野嶺連條小路都沒有。

  最終,南仁東選擇了貴州省平塘縣金科村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這個窪地剛好能盛起差不多30個足球場面積的FAST巨型反射面。這附近5公里半徑之內沒有一個鄉鎮,距平塘縣城約85公里,距羅甸縣城約45公里,適合FAST需要的無線電環境。

  南仁東曾告訴到訪FAST建設基地的人員,這是從300多個候選窪地裡選出來的,從窪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多方面滿足了考慮。在他看來,這裡是地球上獨一無二、最適合FAST建設的臺址。

  因FAST成果入選中科院院士候選人

  「FAST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拼搏」

  研究員陳學雷說,有一年國家天文臺開全體大會,他正好坐在南仁東旁邊。臺領導在上面宣布當年獲獎情況。南仁東突然告訴陳學雷,他從未得過獎,連先進工作者之類的都沒得過。那時,南仁東已過了退休年齡。

  陳學雷認爲:「我想他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慨,所謂的獎勵、榮譽,他未必看重。只是,他追求的人生獎勵還沒有實現,FAST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拼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FAST預研究作爲中科院首批「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立項。

  2007年7月,國家發改委批覆了FAST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建議書。FAST工程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2008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覆了FAST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FAST工程進入初步設計階段。

  2011年3月,FAST工程正式動工建設,到2016年9月25日FAST建成啓用,歷時5年。

  中科院年齡最大的院士候選人

  FAST被譽爲「中國天眼」,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人類有望觀測脈衝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

  正因爲在FAST建設方面的貢獻,南仁東進入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在2017年8月1日中科院公布共157人的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中,年齡最大的就是72歲的南仁東。

  根據《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最多推薦3名候選人,被推薦的候選人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不超過65歲的候選人需要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該候選人被推薦的學部相同方爲有效。

  對於65週歲以上的院士候選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該候選人被推薦的學部相同方爲有效。作爲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在72歲進入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這也是對他在天體物理領域科研工作的莫大認可。

  這是南仁東先生的事蹟,我也是偶然發現,有感而發。

  這幾天網上天天都是什麼薛之謙的撕比,然而這位爲國奉獻一生的老人死亡卻沒一個人知道,正應了那句話,將軍孤墳無人知,戲子家事天下知。

  一個戲子關心那麼多有什麼用?

  今天我發這個讓大家看到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位老人而已。

  沒辦法,作者我太耿直了,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