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也是耗資最巨大的,而且往往花費調製已有形態數倍的投入,得到的卻可能只是一種新型獸化兵,並且還停留在實驗體階段,稱不上成熟型。
說這麼多,是因為第三研究所就是具有資格研究和調製全新型生體兵器資格的地方。
既然要襲擊,第一次進行時,對方是最不可能想到的,所以最容易成功,那麼最好第一次襲擊成果要最大化。
相比另外幾個目標,第三研究所就有價值得多了,這裡不光有一些成熟型生體兵器的資料,還有在研究階段的全新型獸化兵(這個全新型是相對,僅指沒有獸神將可循,不代表會超出『歷史』)
因為要研究新型生體兵器,所以需要大量素體。
原本用正常人進行實驗是最理想的,但是聯邦法律不允許這樣做,於是生物技術公司麾下的生體調製實驗室只能採用兩類。
一類是重刑犯,二十年以上刑期或死刑犯,如果在調製中成功,便可以減刑,並『交由軍方管理』,這類通常用於與軍方合作的項目,因為只有以軍方的名義才能合法的與這些重刑犯簽定協議,讓他們接受實驗,而不至於被人彈劾,這是聯邦成立時軍方得到的特權。
或是在另一類實驗中已取得進展,需要以正常人素體進行二期調製的,同樣,如果調製成功,軍方的項目會交由軍方,如果是生物技術公司自己的項目,就要看公司能不能拿出讓軍方動心的資源,讓他們願意花費自己每年的名額,像前面所說的一樣撈人出來。如果撈得出來,就會轉為公司麾下的特殊職員,如果不能撈出來,通常公司會持續以參予研究為名,將該名調製成功的重刑犯滯留在實驗室內,實際卻招募為內部管理人員,不能公開露面(未解除刑期,名義上仍須服刑,只是以軍方同意調取,犯人也自願參予實驗為名滯留),變相的淪為實驗室中的打手。
第二類就是用複製人,在每一種新型生體兵器的研究方向初始階段,大量的探索性實驗中充當素體。
根據以前的理論和基礎,複製人進行調製的成功率是低於正常人的,原因在於調製過程中需要擁有堅強的意志,意志越堅強,調製的成功率會增大,反之即使生理上調製成功,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失控。
而複製人由於出廠時就被限制,情緒控制和洗腦,使得複製人的心志是不正常的,所以連作為普通士兵在戰場上使用都不方便,需要解除限制才可以。
同樣,在生體兵器調製中,以複製人作為素體,成功率偏低,所以有的實驗室為了追求成功率,甚至會偷偷嘗試解除部份複製人的限制,再進行調製實驗,當初田中良樹就是這樣覺醒並逃走的,他之後救走的複製人調製者,也有相當部份是在接受實驗時已經解除了一些限制,產生一定自我意識,加上外力解救(田中良樹和解放陣線),才能逃掉的。
基於這樣的原因,複製人的調製往往是追求調製步驟和生理上的成功,對失敗和失控(生理上調製成功,但淪為不分敵我的類野獸怪物)的生體兵器,只能銷毀,或是對有研究價值的進一步解析。
這樣並不是沒用的,失敗是成功的媽媽,而且追求步驟和生理上的調製成功,只是因為複製人的心志不健全而失敗,同樣的步驟可以積累足夠的經驗,再應用於前面所說的重刑犯進行調製,便是其價值所在,稱之為初始調製實驗。
在重刑犯上也取得成功的調製,特別是新型生體兵器類型,價值就高了,軍方必然會收納,且正式收錄在生體兵器調製系譜中。
運輸車駛近第三研究所,在門衛核對過運輸車和司機資料,並以電子掃描了車內呆呆端坐著的複製人素體後,巨大的金屬閘門緩緩打開,容許進入。
車內的複製人素體來自奧納西斯另一家專門生產複製人的工廠,那裡的複製人生產實現了流水化,可以大量的製造複製人,同時也允許富豪們訂製自己喜歡的類型,但礙於聯邦的複製人管理條例,選定類型後的具體只能由那家工廠敲定。聯邦複製人的原型是以罪犯服刑期在十年以上,且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允許各工廠克隆,這是法律允許的。但實際上還包括另一類,即來自於非法渠道的,比如殖民星系上沒有聯邦公民身份的黑戶口,逃犯、海盜,甚至殖民開拓者與行星上的類人生命體的後裔。
聯邦法律上不允許將輕罪刑徒用於克隆,並且即使是重罪刑徒也要對方自願,才能以作為克隆素體提供者和更進一步參加調製實驗換取減刑(甚至變相釋放,轉為軍隊特殊人員),算是在明面上劃了一道紅線,如果沒有這道紅線,克隆、調製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將嚴重衝擊社會倫理和秩序。
康明內森對王動所說,主神空間利用空間戰場引導其他任務世界進入銀河世界,其實是在使這個世界走向毀滅,是有一定道理的。
即使銀河世界本身擁有文明,有一定警惕,所以在法律上加以界限,但非法渠道足以證明,仍然造成了腐蝕,並且還在擴大化。
這種趨勢幾乎無法扭轉,原住民的上層為了自身的階層利益,使階層晉升接近固化,必須對中下層進行愚民治理,中下層對晉升失望,加上被上層有意引導,沉迷於不良嗜好中,整個社會也就失去了活力,越來越掌握在少數精英手中。
中下層的淪落,造成的勞動力缺失,使上層為了彌補,同時也緩和矛盾,只能依靠克隆技術硬生生再造一個毫無權利的工具型階層,複製人。
一切似乎也都解決了,但空間戰場的開啟又重新打破一切,為了應付戰場,聯邦將自己去打開潘多拉之盒。
而此時,王動他們僅僅是想為自己謀一點福利。
目標,勃良寧第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