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秋收與稅收

  由於多年來的乾旱,村里人並不覺得他們這個地方還會下雨,冰雹這種幾十年都不見一次的災禍,應該不會再發生了,所以對於提前收割稻子一事,有一半的村民持反對態度。👮🔥 ❻➈ˢ𝐇ùЖ.𝔠𝐎爪 🎁🐊

  「那些愚昧無知的村民簡直說不通!」姜未一口氣喝完杯子裡的水,面上猶帶了些怒氣,「里正索性讓願意提前收割稻子的村民回家做準備,明天就開始收割,至於那些不願意的人家,就不管了,隨他們去了。」

  姜曉曉聽著,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昨天剛下了一場暴雨,夜間稍微還有些冷,但到了今天,太陽一升起來,就變得跟以往一樣炎熱,村民們肯定是覺得後面不會再下雨了,至於下冰雹的事,更是不會信。

  不過,想必這次冰雹的受災範圍應該不止玉河村,如果那些村莊也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就糟了……

  經過里正的努力勸說,玉河村最後還是有一大半的人家願意提前收割稻子。

  這幾天,一大半玉河村的人日夜不停地忙碌,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連七旬老人都一起出動了,花了五六天時間才將田裡的稻子收回來。

  秋蓮娘家也是支持提前收割稻子的那一批,趙有才和劉大剛都回家收稻子,就連負責幫她家趕馬車送貨的趙老頭也回家收稻子了。

  這個時代,田地是農民的根本,就算再貧窮的人家都有幾畝田地,說起來,整個村子裡,如今沒有田地的就只有兩家。

  姜家,以及剛和離分出來過的趙大嫂。

  這個時代的一些禮法並不像她所在的那個世界,一般來說,女人跟丈夫和離後,理應回娘家的,但這個時代沒有這種硬性要求,出嫁的女子可以選擇出來自立門戶,獨自生活。

  院子裡,姜曉曉靠在樹蔭下,查閱著製作肥皂的相關書籍,看了半響後起身活動一下,她一轉頭,就能看見在院外看候窯爐的趙大嫂,她時不時地往裡面添加燃料。

  她家娘親交待過窯爐的溫度要保持在一個標準,不然裡面的石灰石燒制不充分,趙大嫂絲毫不敢放鬆,時時刻刻盯著窯爐。

  這幾天趙老頭請假回家收稻子,鎮上的貨便由她家娘親去送了。

  姜曉曉忍不住想,等賣肥皂賺到了錢,她家要不也買幾畝良田,種些水稻、麥子啥的,也總不能天天吃她家娘親空間裡的糧食,雖然不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但作為一個農民,家裡有幾畝良田是必須的。

  她在家裡待不住,索性去村里逛一圈。

  走在村裡的土路上,她能看見還有少數幾家的稻子沒收割完,大部分是收割完了,正在家裡的院子晾曬。

  男人們哼哧哼哧地打著稻穗,將上面的稻粒打下來,女人們拿著草叉將脫粒後的稻杆挑到一邊晾曬,等幹了以後捆起來堆成草垛子。

  這些干稻子留到冬天有大用,可以引火,還能鋪在床上,也能塞進被套里禦寒。

  這個時代已經有棉花了,但畢竟不是能吃的糧食,種植的人少,產量也少,棉絮的價格不便宜,村里人一般買不起,冬天禦寒的衣物和被褥通常是用稻草或者蘆絮作填充物。

  秋收是莊戶人家最忙的時候,姜曉曉逛了一圈下來,都沒有人發覺她,大家都在埋頭幹活。

  姜曉曉走著走著,突然走到了里正家。

  <center>

  </center>

  里正家院門大大的敞開,全家老小都在晾曬稻子。

  「大剛哥!」姜曉曉喊了一聲,抬步走了進去。

  劉大剛正在用干稻草捆著稻草,聞聲朝她看了來,咧嘴笑道:「曉曉咋來了?」

  姜曉曉掃視一圈院子,里正老伴正在用草叉扒拉著稻杆,旁邊還有一個膀大腰圓的婦人正在脫稻粒,累得滿頭大汗。

  這人姜曉曉有印象,是劉大剛的大嫂,劉大剛上頭還有一個大哥,不過常年不回家,在鎮上做帳房先生。

  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應該是里正的親娘,正在細心地撿著地上散落的稻粒。

  姜曉曉看了一圈院子,便見里正獨自坐在台階上,愁眉苦臉地看著手裡的一份冊子。

  她忍不住走過去,定眼一看,這冊子上面寫滿了玉河村的每戶人家,後面詳細地標註著每戶人家家裡有幾畝田地。

  「劉伯,這是啥?」姜曉曉忍不住發問。

  「唉,曉曉,你來了,這是咱們村的稅收名冊。」里正捧著冊子,深深嘆了口氣,「今年的土地稅和人頭稅下來了,咱們永安縣的村莊每家每戶都要上繳百分之十五的糧食……」

  「百分之十五?!」姜曉曉倒吸一口涼氣,「要這麼多?!」

  里正卻嘆了口氣道:「今年還算少的,幾年前邊疆區域戰亂頻發,徵得稅更多,一年要上繳百分之三十的糧食,除了這個,每個村裡的每戶人家至少要出一個滿十六歲的男丁服徭役。」

  這件事姜曉曉知道,她這具身體的親爹就是在五年前被李家人推出去服徭役的。

  但現在邊疆區域的戰事也不像往年那般頻發,竟然還要交這麼高的稅!

  今年因為乾旱和冰雹,地里的收成原本就不怎麼好,往年一畝田能收一百五斤糧食,今年一畝能收一百斤糧食都算頂天了,一百斤的糧食要上繳15%,那就只剩八十多斤了。

  怪不得這村裡的人每家至少有二三十畝的田地,一年辛苦忙活下來到手的糧食卻不多。

  就按正常的一個八口之家來說,家裡最多的田裡也不超過三十畝,有些人家更少,只有十多畝,一年秋收下來的糧食,交完稅,勉強夠吃。

  百分之十五的稅收對於姜曉曉來說,簡直是駭人聽聞,但對於里正來說,確實是算少的,他現在煩惱的是這個新下來的人頭稅。

  往年的人頭稅,成年人從十五歲開始到五十六歲,要交八百文的人頭稅,孩子從七歲到十四歲,要交兩百文的人頭稅。

  但到了今年,孩子的起徵稅竟然提到了六歲!